ELID磨削铝基复合材料专用磨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9118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0224804.2

    申请日:2019-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ELID磨削铝基复合材料专用磨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精密超精密在线电解修整磨削领域。磨削液的组成成分为:机油、斯盘、聚苯胺、偏硅酸钠、四乙氧基硅烷、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水溶性有机硅氧烷、油酸三乙醇胺、氯化脂肪酸、含氮硼酸酯、石油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异噻唑啉酮、硫酸钠、磷酸钠、自来水配制而成。该磨削液既能使金属结合结砂轮中的金属和粘附在砂轮表面的铝基磨屑电解去除,达到修锐砂轮的作用,又能与砂轮表面露出的金属结合剂和已加工表面露出来的铝基体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一层针对砂轮表面金属结合剂和铝基体的抗腐蚀氧化膜。

    一种抑制非均质材料激光加工损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01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342524.9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抑制非均质材料激光加工损伤方法,包括:将被加工材料浸没于辅助液体中,使得被加工材料在被加工部位被辅助液体充分浸润,其中,被加工材料为固态非均质材料,在所用激光中心波长下,被加工材料室温复折射率为n1,辅助液体在工作温度下的有效复折射率为n2,n1和n2满足匹配条件;对被加工材料进行激光减材加工,加工完毕后清理残留的辅助液体。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辅助液体并施加与之配合的光参数,将激光与非均质材料的二元相互作用转变成激光、非均质材料、辅助液体三者相互作用,实现杂散光抑制、激光诱导空泡引发的热损伤区微剥离效果、液冷抑制热影响区等综合效果,实现非均质材料加工质量的明显提升。

    一种利用轨迹非均匀填充抑制加工锥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06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17082.X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一种利用轨迹非均匀填充抑制加工锥角的方法,步骤1:利用高斯激光源对加工试片进行扫描刻蚀,在加工试片上测定材料脉冲蚀除阈值能量Fth(N)与原位等效入射脉冲数N的变化关系,并记录材料蚀除阈值能量Fth(1)以及饱和材料蚀除阈值能量Fth(N0);步骤2:设定激光入射材料表面的脉冲能量密度;步骤3:考虑材料待去除区域的轮廓特征,根据阈值孵化效应,设置加工参数和规划非均匀填充轨迹,使得边界控形处的原位等效入射脉冲数N1大于其他填充区域的原位等效入射脉冲数N2;步骤4:加工试片,测试加工截面锥度,若不满足,跳转至步骤2,重新设置光参数或规划非均匀填充轨迹,直到截面锥度满足需求,并将输出结果用于正式工件的制造。

    一种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小孔螺纹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3721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175911.7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发明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小孔螺纹的制备方法,步骤为1)加工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零件至单边2mm余量;2)在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材料上加工塞孔;3)在钛柱表面加工螺旋线;4)对孔内表面进行观察;5)对复合材料底孔预涂覆钎料;6)酒精清洗钛合金表面,钛柱表面涂覆钎料;7)对钛柱和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进行钎焊;8)焊接后进行去应力热处理;9)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复合材料与钛合金柱的钎焊完成后,将端面加工至最终尺寸;10)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复合材料与钛合金柱的钎焊后,对焊缝表观用50倍视频显微镜和X射线对焊缝进行检测是否合格;11)在焊接后的钛柱上加工相应规格的螺纹孔底孔并进行攻丝。

    一种空间机构用驱动机构刚度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7128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19230.1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一种空间机构用驱动机构刚度测试系统及方法,属于空间用谐波减速器驱动机构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六维力传感器与激光跟踪仪的测量方式,与一般砝码重物与光电码盘组合形式相比,所采集的末端载荷及末端变形量具有较高的精度,且操作简便。本发明通过对多组驱动机构末端所受载荷及变形量的采集,可不必拆卸试验测试硬件,即可获取驱动机构六自由度的拉压刚度、扭转刚度,测量效率高。激光靶球点位在力矩传感器及驱动机构末端,且考虑力传感器与被测驱动机构位姿转换,可排除工装及测试台的刚度变形,测量结果更为准确。此外本发明测试对象为谐波减速器与输出轴系组合体的驱动机构的刚度指标,测试结果更贴近空间机构用驱动机构产品的实际刚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