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D磨削铝基复合材料专用磨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9118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0224804.2

    申请日:2019-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ELID磨削铝基复合材料专用磨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精密超精密在线电解修整磨削领域。磨削液的组成成分为:机油、斯盘、聚苯胺、偏硅酸钠、四乙氧基硅烷、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水溶性有机硅氧烷、油酸三乙醇胺、氯化脂肪酸、含氮硼酸酯、石油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异噻唑啉酮、硫酸钠、磷酸钠、自来水配制而成。该磨削液既能使金属结合结砂轮中的金属和粘附在砂轮表面的铝基磨屑电解去除,达到修锐砂轮的作用,又能与砂轮表面露出的金属结合剂和已加工表面露出来的铝基体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一层针对砂轮表面金属结合剂和铝基体的抗腐蚀氧化膜。

    一种空间机械臂低应力装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322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09427.1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空间机械臂低应力装配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装配平台、肩部关节支撑装置、左臂杆支撑装置、肘部关节支撑装置、右臂杆支撑装置和腕部关节支撑装置;装配平台上放置肩部关节支撑装置、左臂杆支撑装置、肘部关节支撑装置、右臂杆支撑装置和腕部关节支撑装置;肩部关节支撑装置放置安装肩部关节,用于卸载肩部关节的重力;左臂杆支撑装置有两个,其上面放置左臂杆,用于卸载左臂杆的重力;肘部关节支撑装置上面放置肘部关节,用于卸载肘部关节的重力;右臂杆支撑装置有两个,其上面放置右臂杆,用于卸载右臂杆的重力;腕部关节支撑装置上面放置腕部关节,用于卸载腕部关节的重力。

    一种利用可控加工损伤测算复合材料本征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869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221443.X

    申请日:2021-10-20

    Abstract: 一种利用可控加工损伤测算复合材料本征强度的方法,步骤为:(1)根据加载力F的相对不确定度εF,确定试片宽度边缘损伤层厚的最小值xmin;(2)通过控制脉冲激光的光场和轨迹参数,按力学性能测试标准中的试片规格切割出若干组边缘损伤程度具有明显区分度的试片,试片宽度方向单边热损伤层均厚为x;(3)按照相应的力学试验标准,测试各组试片对应的力学指标F;(4)拟合力学指标F与损伤层均厚x的关系,得到拟合直线的斜率均值k及不确定度、截距均值b及不确定度,并依据误差传递原理计算斜率与截距比值r的取值范围[r1,r2];(5)确认斜率与截距比值的理论值‑2/w位于[r1,r2]区间之内,并通过k=‑2×h×σ0计算以强度形式体现的材料本征力学指标σ0。

    ELID磨削铝基复合材料专用磨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911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224804.2

    申请日:2019-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ELID磨削铝基复合材料专用磨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精密超精密在线电解修整磨削领域。磨削液的组成成分为:机油、斯盘、聚苯胺、偏硅酸钠、四乙氧基硅烷、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水溶性有机硅氧烷、油酸三乙醇胺、氯化脂肪酸、含氮硼酸酯、石油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异噻唑啉酮、硫酸钠、磷酸钠、自来水配制而成。该磨削液既能使金属结合结砂轮中的金属和粘附在砂轮表面的铝基磨屑电解去除,达到修锐砂轮的作用,又能与砂轮表面露出的金属结合剂和已加工表面露出来的铝基体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一层针对砂轮表面金属结合剂和铝基体的抗腐蚀氧化膜。

    一种抑制非均质材料激光加工损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01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342524.9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抑制非均质材料激光加工损伤方法,包括:将被加工材料浸没于辅助液体中,使得被加工材料在被加工部位被辅助液体充分浸润,其中,被加工材料为固态非均质材料,在所用激光中心波长下,被加工材料室温复折射率为n1,辅助液体在工作温度下的有效复折射率为n2,n1和n2满足匹配条件;对被加工材料进行激光减材加工,加工完毕后清理残留的辅助液体。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辅助液体并施加与之配合的光参数,将激光与非均质材料的二元相互作用转变成激光、非均质材料、辅助液体三者相互作用,实现杂散光抑制、激光诱导空泡引发的热损伤区微剥离效果、液冷抑制热影响区等综合效果,实现非均质材料加工质量的明显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