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7903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096926.5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明洞结构。所述隧道明洞结构包括围护桩组、冠梁、承载拱和第一侧墙。所述围护桩组包括多个,每个围护桩组包括两个围护桩和一个横向的预应力梁,每个围护桩组的两个围护桩分别设置在隧道的两侧;所述冠梁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隧道两侧的围护桩上,并与围护桩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拱设置于冠梁上方,且承载拱为弧形,承载拱的两端分别与隧道两端的冠梁相连。所述第一侧墙的底部分别与所述仰拱的两端相连。本发明利用承载拱将明洞上方土体荷载向下传至围护桩,围护桩与预应力梁及冠梁共同承载。实现永临结合,优化明洞结构型式,尤其是大跨度明洞结构型式,节约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335687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55801.1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友 , 吕刚 , 赵勇 , 岳岭 , 刘方 , 蒋小锐 , 于晨昀 , 陈丹 , 彭斌 , 王杨 , 胡晶 , 答子虔 , 王婷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张鹏 , 谭富圣 , 王德福 , 马福东 , 王瑾 , 曲强 , 徐治中 , 陈五二 , 祝安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应力流守恒原理及地下洞室群布置设计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洞室群中岩墙的厚度;根据所述洞室群中岩墙的厚度确定设置在所述中岩墙上的锚杆;获取所述锚杆的前期设计参数,基于所述锚杆的前期设计参数,计算得到所述中岩墙的安全系数;判断所述中岩墙的安全系数是否符合标准,若符合标准则将所述锚杆的前期设计参数作为所述洞室群中所述锚杆的设计参数。本发明基于受力平衡的思想提出了应力流守恒原理,采用应力流守恒原理可以方便快速地计算所述洞室群中所述锚杆的设计参数,确保群洞的稳定;同时采用这种方式对锚杆的参数进行设计可以降低计算的经济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7978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81496.9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瑞威世纪铁道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压循环注浆方法,包括:(1)、于待注浆区域设定并标示出若干个注浆孔的孔位,调整钻机至设计角度钻孔至设计深度;(2)、将钢套管的外部缠绕麻丝,在注浆孔的孔口处进行固定,然后安装至注浆孔内的注浆深度;(3)、待固结钢套管后,将循环回流注浆塞安装至钢套管的末端,使用打压泵起涨循环回流注浆塞,封堵注浆孔的孔口;(4)、将注浆系统的注浆软管与环回流注浆塞的注浆管接头相连接,将注浆系统的回浆软管与环回流注浆塞的回浆管接头相连接,进行注浆;以及(5)、待注浆软管的注浆量与回浆软管的回流量保持一致时,说明地层吸浆量已经达到设计要求,停止注浆。
-
公开(公告)号:CN111118977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21496.0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武农 , 吕刚 , 蒋小锐 , 陈志广 , 刘建友 , 雷慧锋 , 吴麦奎 , 李汶京 , 曹永刚 , 汪胜 , 周江天 , 陈学峰 , 马福东 , 赵巧兰 , 宋月光 , 仲崇海 , 王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脚趾形轨道梁及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其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梁体;第一翼缘板,其连接所述梁体底部一侧;第二翼缘板,其连接所述梁体底部另一侧;连接位,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翼缘板和/或第二翼缘板上,用于连接轨道枕块。本发明无需在隧道内设置支座、锚箱等结构,既可大幅度缩小隧道断面,降低工程造价,又可避免所有荷载集中作用于隧道底部,有效均匀分散隧底受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818996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08271.0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8 , B28B1/045 , B28B1/523 , C04B14/06 , C04B14/48 , C04B18/12 , C04B18/14 , C04B28/04 , E21D11/0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仰拱预制单体、仰拱及仰拱预制单体制备方法。该仰拱预制单体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其中一个连接端设置榫头,另一个连接端设置榫槽;两个连接端的底部分别开有凹槽,并在距离底面相同高度处分别开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自所述连接端的端面延伸至所述凹槽。仰拱由多个仰拱预制单体串联而成,相邻两个所述仰拱预制单体插接,且采用螺栓连接,二者之间的间距小于8毫米,错台小于5毫米。通过配料、拌和、入模振荡成型、初养、终养得到仰拱预制单体。该方法洞外预先制备单体结构,隧道内安装,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改善隧道结构的受力体系,有效解决遂底各种病变。
-
公开(公告)号:CN10479100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06762.1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6/02 , B28B1/045 , B28B1/523 , C04B28/04 , C04B14/06 , C04B14/48 , C04B18/12 , C04B1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盖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隧道内排水沟的盖板及盖板的制备方法。该盖板其厚度为2-3厘米,且设置贯通盖板的上、下表面的一个以上的通气孔。通过备料、搅拌、振捣成型、初养、终养得到隧道内排水沟盖板。盖板的厚度由现有技术的6厘米降到2-3厘米,变薄了,混凝土的使用量明显减小,且整体的重量变轻。不过,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产生空气负压,重量降低后的盖板容易被吸走,针对这种情况,在盖板上设置了贯通盖板上、下表面的通气孔,使排水沟内外空气联通,有效降低空气负压。
-
公开(公告)号:CN103291329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169066.9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暗挖隧道防水及气密性的施工方法及结构。所述暗挖隧道防水及气密性的施工方法包括:开挖隧道并对开挖的所述隧道进行初期支护;待所述初期支护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待所述隧道二次衬砌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所述隧道二次衬砌的表面上焊接若干钢板防水单元,以形成连续的钢板防水层;以及对所述钢板防水单元之间的焊缝进行防水及气密性检测及补焊修复,直至满足要求。本发明能够大大提高暗挖隧道的防水性和气密性,解决暗挖隧道中防水及气密性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321658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59547.9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软土地层的模筑衬砌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模筑衬砌支护结构包括封闭式衬砌支护,封闭式衬砌支护包括若干纵向均匀排列的钢管、连通相邻钢管的第一连接钢板和第二连接钢板;以及灌筑在若干钢管内和相邻钢管、第一连接钢板与第二连接钢板围成的空间的混凝土。本发明中的模筑衬砌支护结构在暗挖工程开挖之前为暗挖工程提供封闭式的永久衬砌支护。在封闭式的衬砌支护结构的支护下,暗挖工程进行大面积土体开挖时不必担心掌子面失稳带来的地面沉降等问题,因此本发明中的模筑衬砌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能够应用在任何软弱地层内,且具有施工过程安全度高,机械化程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8208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010824.1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的预制桩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基坑边坡、预制桩和混凝土垫层,所述基坑边坡设置在所述隧道的两侧;所述预制桩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预制桩均设置在所述隧道两侧,多根所述预制桩均设置在挂网喷浆护面上,所述预制桩与所述挂网喷浆护面垂直设置;所述混凝土垫层设置在所述预制桩上方。本发明通过对隧道和周边土体的加固,消除隧道明挖基坑内侧和外侧土体的差异变形,避免桩端对隧道结构造成影响,进而达到隧道上方新建机场跑道沉降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35687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0655801.1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友 , 吕刚 , 赵勇 , 岳岭 , 刘方 , 蒋小锐 , 于晨昀 , 陈丹 , 彭斌 , 王杨 , 胡晶 , 答子虔 , 王婷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张鹏 , 谭富圣 , 王德福 , 马福东 , 王瑾 , 曲强 , 徐治中 , 陈五二 , 祝安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应力流守恒原理及地下洞室群布置设计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洞室群中岩墙的厚度;根据所述洞室群中岩墙的厚度确定设置在所述中岩墙上的锚杆;获取所述锚杆的前期设计参数,基于所述锚杆的前期设计参数,计算得到所述中岩墙的安全系数;判断所述中岩墙的安全系数是否符合标准,若符合标准则将所述锚杆的前期设计参数作为所述洞室群中所述锚杆的设计参数。本发明基于受力平衡的思想提出了应力流守恒原理,采用应力流守恒原理可以方便快速地计算所述洞室群中所述锚杆的设计参数,确保群洞的稳定;同时采用这种方式对锚杆的参数进行设计可以降低计算的经济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