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明洞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7903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96926.5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明洞结构。所述隧道明洞结构包括围护桩组、冠梁、承载拱和第一侧墙。所述围护桩组包括多个,每个围护桩组包括两个围护桩和一个横向的预应力梁,每个围护桩组的两个围护桩分别设置在隧道的两侧;所述冠梁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隧道两侧的围护桩上,并与围护桩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拱设置于冠梁上方,且承载拱为弧形,承载拱的两端分别与隧道两端的冠梁相连。所述第一侧墙的底部分别与所述仰拱的两端相连。本发明利用承载拱将明洞上方土体荷载向下传至围护桩,围护桩与预应力梁及冠梁共同承载。实现永临结合,优化明洞结构型式,尤其是大跨度明洞结构型式,节约工程投资。

    一种隧道明洞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87903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096926.5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明洞结构。所述隧道明洞结构包括围护桩组、冠梁、承载拱和第一侧墙。所述围护桩组包括多个,每个围护桩组包括两个围护桩和一个横向的预应力梁,每个围护桩组的两个围护桩分别设置在隧道的两侧;所述冠梁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隧道两侧的围护桩上,并与围护桩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拱设置于冠梁上方,且承载拱为弧形,承载拱的两端分别与隧道两端的冠梁相连。所述第一侧墙的底部分别与所述仰拱的两端相连。本发明利用承载拱将明洞上方土体荷载向下传至围护桩,围护桩与预应力梁及冠梁共同承载。实现永临结合,优化明洞结构型式,尤其是大跨度明洞结构型式,节约工程投资。

    一种隧道明洞防排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2815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994035.7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明洞防排水系统。包括隧道壁和隧道仰拱,所述隧道仰拱的下方设置有中心排水管,所述隧道壁的两侧均设置有纵向排水管,所述纵向排水管沿隧道方向设置,所述纵向排水管的上部设置有多个透水孔,所述纵向排水管通过横向排水管与中心排水管相连。本发明能够加强明洞衬砌背后排水能力,有效疏干地下水,降低隧道衬砌周围水荷载,同时起到抗浮、防寒作用,解决寒区高水位地层中隧道明洞衬砌防排水问题,有效降低隧道明洞冻害。

    一种隧道排水管水量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804712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1888736.9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排水管水量调节装置,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泄水涵洞、检查竖井和中心排水管,泄水涵洞的一端部与外界连通;检查竖井的一端部与泄水涵洞连通;以及中心排水管设置于隧道内并贯穿检查竖井,中心排水管内设有水位调节件,中心排水管通过水位调节件与检查竖井连通,中心排水管内的地下水通过水位调节件引流到检查竖井内,并经泄水涵洞排至外界,并且只需要调节水位调节件,即可将中心排水管内的地下水中部分通过水位调节件进行引流到检查竖井内,并经泄水涵洞排至外界,以达到精准分配中心排水管内的地下水到不同区域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