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467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72728.4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5 , G06F18/25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和贝叶斯最大似然估计的围岩分级方法,涉及大数据分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一方面收集隧道勘察期及施工期的多源数据,并融合各类多源数据,获得了一套高质量的训练集,使得在优化训练集的基础上,提高了围岩分级模型的准确度,另一方面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训练数据集,得到贝叶斯围岩分级拓扑结构中各节点的概率分布,解决了数据集当中部分数据缺失及部分掌子面围岩级别误判所降低数据集质量的问题,从优化数据缺陷及减少人为主观性干扰数据集上提高了围岩分级模型的质量,最后通过稳固的贝叶斯数学理论知识,可以轻松判识出掌子面的围岩级别,并通过工程案例验证,该围岩分级方法的准确度高达93%。
-
公开(公告)号:CN11684394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0635084.5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762 , G06V10/82 , G06V10/28 , G06V10/30 , G06V10/10 , G06V10/40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体结构面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隧道岩体主要结构面判识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开挖面图像并切片分割,基于预先训练好的岩体结构面迹线判识模型进行识别,获取带有预测迹线的图像,再进行聚类拟合处理,得到结构面迹线。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识别过程中对原始图像的要求,并能提高对于预测迹线的捕捉精度,避免过度拟合,并极大地消除了预测迹线上的噪音点,使获取的结构面迹线能够更加接近真实的结构面迹线,从而提升对迹线判识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2861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034885.1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确定硬质岩岩爆区铁路空间线位的方法,以大幅度降低选线成本和节省勘察工期。包括如下步骤:将硬质岩岩爆按变形程度由弱到强划分为轻微岩爆、中等岩爆、强烈岩爆、极强岩爆共四个等级,以临界岩石强度应力比为主要依据;确定各岩爆等级的临界最大初始地应力:确定深度和最大水平应力之间关系;根据岩爆等级、深度和最大水平应力之间关系,确定各岩爆等级的临界深度:确定硬质岩岩爆区铁路空间线位,垂直隧道轴线布置控制性岩爆剖面,根据岩爆各等级的临界埋深界线将剖面分为非岩爆区、轻微岩爆区、中等岩爆区、强烈岩爆区及极强岩爆区;通过空间线位平面位置调整、空间线位纵断面位置调整的协调配合,使预设隧道A绕避风险大的强烈岩爆区、极强岩爆区。
-
公开(公告)号:CN11310739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37006.5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杆扶正环及用于水平钻孔的钻孔装置,该扶正环包括同心设置的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的截面为圆环状,所述内环用于套装固定在钻杆上;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之间间隔设置至少两个连接台座,所述连接台座一端与所述内环的外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环的内壁连接。在钻进过程中,钻杆被抬到居中的位置,避免与钻孔壁紧贴,减少钻压在岩土中的损失,同时,外环和内环之间的空间隙区域形成了一个通道,使得泥浆在孔内的循环效果良好,该钻孔装置可用于勘察小口径长距离的定向水平钻孔作业,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4711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619455.4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徐正宣 , 张广泽 , 林之恒 , 冯涛 , 宋章 , 王哲威 , 欧阳吉 , 伊小娟 , 曹云勇 , 尹小康 , 刘建国 , 王彦东 , 周学军 , 孟少伟 , 刘志军 , 谢荣强 , 袁东
IPC: G01V3/165
Abstract: 基于航空电磁法铁路隧道三维选线方法,以有效对铁路隧道位置进行优化,使隧道整体在相对完整的岩体里穿越。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预设隧洞的标高提取预设隧道电阻率平面图;在航空电磁法电阻率三维数据宽度范围内,整体将调整前隧道平面线位调入电阻率值相对高值段,形成调整后隧道平面线位;按照调整前隧道平面线位提取调整前隧道纵向线位形成调整前预设隧道电阻率纵向断面图,按照调整后隧道平面线位提取调整后隧道纵向线位形成调整后预设隧道电阻率纵向断面图;统计调整前隧道纵向线位穿越电阻率值高值段长度L1和调整后隧道纵向线位穿越电阻率值高值段长度L2,若L2>L1,则将该调整后隧道平面线位、调整后隧道纵向线位确定为预设隧道的优化选线。
-
公开(公告)号:CN11450982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066070.1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V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铁路隧道的地空电磁法阵列勘察测线布置方法,确定勘探范围的长度L、宽度B、深度H、隧洞的最大埋深H1和隧洞的最小埋深h0;确定隧区岩层和构造主要方向与隧洞轴向的轴线夹角θ;洞轴夹角θ<45°时,测线的方向为垂直于隧洞轴向,测线的数量n为勘察范围长度L与最小埋深h0比值的整数数值加1;洞轴夹角θ>45°时,测线的方向为平行于隧洞轴向,测线的数量n为勘察范围宽度B与最小埋深h0比值的整数数值加1。还公开了铁路隧道的地空电磁法阵列勘察方法。本发明提高了岩层及构造等地质体勘察的准确度,规范了地空电磁法阵列勘察测线的方向和间距设计,后续勘察设计可按照本发明进行,有利于实现勘探工程的标准化和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286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034885.1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确定硬质岩岩爆区铁路空间线位的方法,以大幅度降低选线成本和节省勘察工期。包括如下步骤:将硬质岩岩爆按变形程度由弱到强划分为轻微岩爆、中等岩爆、强烈岩爆、极强岩爆共四个等级,以临界岩石强度应力比为主要依据;确定各岩爆等级的临界最大初始地应力:确定深度和最大水平应力之间关系;根据岩爆等级、深度和最大水平应力之间关系,确定各岩爆等级的临界深度:确定硬质岩岩爆区铁路空间线位,垂直隧道轴线布置控制性岩爆剖面,根据岩爆各等级的临界埋深界线将剖面分为非岩爆区、轻微岩爆区、中等岩爆区、强烈岩爆区及极强岩爆区;通过空间线位平面位置调整、空间线位纵断面位置调整的协调配合,使预设隧道A绕避风险大的强烈岩爆区、极强岩爆区。
-
公开(公告)号:CN11433263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33819.2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区危岩落石的LiDAR点云数据提取方法,包括:步骤1:对山区扫描获取点云数据;步骤2:设定格网尺寸,对点云数据构建虚拟格网;步骤3:对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再在虚拟格网中创建索引号,确定点云数据最大行号;步骤4:根据最大行号计算结构元素,对点云数据进行形态学开运算,得到点云数据的高差变化值;对点云数据进行曲面拟合,得到点云数据的地面数字模型,进而得到地形起伏度值;步骤5:根据高差变化值及地形起伏度值判断点云数据是否为地面点;步骤6:将结构元素与预设阈值比较,若小于阈值,则结束,否则返回步骤2更新格网尺寸。本发明对点云数据进行形态学开运算和曲面拟合,能更加准确得到地面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3263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033819.2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区危岩落石的LiDAR点云数据提取方法,包括:步骤1:对山区扫描获取点云数据;步骤2:设定格网尺寸,对点云数据构建虚拟格网;步骤3:对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再在虚拟格网中创建索引号,确定点云数据最大行号;步骤4:根据最大行号计算结构元素,对点云数据进行形态学开运算,得到点云数据的高差变化值;对点云数据进行曲面拟合,得到点云数据的地面数字模型,进而得到地形起伏度值;步骤5:根据高差变化值及地形起伏度值判断点云数据是否为地面点;步骤6:将结构元素与预设阈值比较,若小于阈值,则结束,否则返回步骤2更新格网尺寸。本发明对点云数据进行形态学开运算和曲面拟合,能更加准确得到地面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439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35084.5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762 , G06V10/82 , G06V10/28 , G06V10/30 , G06V10/10 , G06V10/40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体结构面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隧道岩体主要结构面判识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开挖面图像并切片分割,基于预先训练好的岩体结构面迹线判识模型进行识别,获取带有预测迹线的图像,再进行聚类拟合处理,得到结构面迹线。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识别过程中对原始图像的要求,并能提高对于预测迹线的捕捉精度,避免过度拟合,并极大地消除了预测迹线上的噪音点,使获取的结构面迹线能够更加接近真实的结构面迹线,从而提升对迹线判识的精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