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84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35048.3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丽敏 , 徐正宣 , 张志厚 , 王栋 , 谭承桉 , 王科 , 扈森 , 贾哲强 , 张营旭 , 张敏 , 杨科 , 张夏临 , 冯涛 , 方振华 , 李天雨 , 林之恒 , 王波 , 袁东
IPC: G06F18/241 , G06F18/10 , G16C20/30 , G16C20/70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球物理数据进行隧道围岩分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围岩的基础数据,并对所述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数据样本集;所述基础数据包括视电阻率、波速、涌水量、埋深、岩性、岩体强度、泊松比以及密度;S2:建立基于CNN‑LSTM的隧道围岩分级网络;S3:采用所述数据样本集对所述基于CNN‑LSTM的隧道围岩分级网络进行训练,获得训练好的隧道围岩分级网络;S4:采用所述训练好的隧道围岩分级网络对目标隧道围岩进行隧道围岩分级预测,获得目标隧道围岩的隧道围岩分级结果。本发明能够更准确地对隧道围岩进行分级,为隧道开挖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035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210024629.4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雷达冰川流速高精度监测算法与系统,解决了传统观念技术中难以控制全局的高精度转换、难以分辨控制点的问题,其中方法包括:步骤S1:联合无人机航测与地基雷达监测站点的布设数据,建立GB‑SAR二维坐标系到三维坐标系统转换模型,实现GB‑SAR视线向监测系统与目标三维系统的框架统一;步骤S2:基于解空间搜索匹配方法的GB‑SAR监测数据高精度地理编码,实现监测目标点坐标的精确测定;步骤S3:基于GB‑SAR高精度监测数据的冰川流速信息专题动态提取,完成冰川地物散射环境下监测目标点跟踪识别,实现了坐标的精确测定和冰川流速专题信息动态提取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83255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054409.6
申请日:2015-02-0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全液压冲击取心钻机机械离合动力输出装置,以使同一台钻机能稳定的输出不同的扭矩和转速,能满足不同地层的钻进工艺要求,且减少维护频率。包括与柴油机动力输出盘传动连接的主传动轴,其特征是:所述主传动轴上固定安装主传动齿轮,所述主传动轴两侧分别设置与其轴线相平行的第一油泵驱动轴、第二油泵驱动轴,该第一油泵驱动轴、第二油泵驱动轴上各设置与主传动齿轮形成传动连接的齿轮离合传动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52861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034885.1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确定硬质岩岩爆区铁路空间线位的方法,以大幅度降低选线成本和节省勘察工期。包括如下步骤:将硬质岩岩爆按变形程度由弱到强划分为轻微岩爆、中等岩爆、强烈岩爆、极强岩爆共四个等级,以临界岩石强度应力比为主要依据;确定各岩爆等级的临界最大初始地应力:确定深度和最大水平应力之间关系;根据岩爆等级、深度和最大水平应力之间关系,确定各岩爆等级的临界深度:确定硬质岩岩爆区铁路空间线位,垂直隧道轴线布置控制性岩爆剖面,根据岩爆各等级的临界埋深界线将剖面分为非岩爆区、轻微岩爆区、中等岩爆区、强烈岩爆区及极强岩爆区;通过空间线位平面位置调整、空间线位纵断面位置调整的协调配合,使预设隧道A绕避风险大的强烈岩爆区、极强岩爆区。
-
公开(公告)号:CN10882991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810377891.0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岩冻融损伤长期变形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对岩石试样进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冻融循环试验;采用单轴压缩试验获取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岩石试样的瞬时冻融损伤变量;采用单轴蠕变试验获取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岩石试样的长期冻融损伤变量;根据胡克体、卡尔文体,非线性粘塑性体、摩尔库伦体、瞬时冻融损伤变量和长期冻融损伤变量,构建引入冻融的硬岩流变损伤本构模型;采用Laplace及Laplace逆变换对硬岩流变损伤本构模型求特解,得到硬岩冻融损伤长期变形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212944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509017.5
申请日:2020-06-0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广泽 , 张小林 , 刘毅 , 应黎 , 张延新 , 王科 , 韩康 , 赵平 , 吴俊猛 , 赵鹏 , 罗浩 , 赵冬安 , 刘博 , 赖灿明 , 吕泽君 , 余行健 , 张强 , 边兆鑫 , 江廷柱
IPC: G01L5/16
Abstract: 一种利用岩芯滞弹性恢复变形测量地应力的方法,以有效地获取可靠的地应力数据,且适应性更强、效率更高。包括如下步骤:钻取岩芯;粘贴应变片;滞弹性变形应变测试;温度标定;滞弹性柔度测定;数据分析处理。相对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经济性,特别是在较大深度的钻孔和地层较破碎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应力解除法、水压致裂法等难以实施时,此方法仍有可能获得较可靠的地应力数据,适应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71365.0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nventor: 周云 , 徐正宣 , 谭贤君 , 扈森 , 王栋 , 李慧 , 田洪铭 , 王科 , 贾哲强 , 朱泳标 , 杨科 , 张敏 , 张夏临 , 王哲威 , 林之恒 , 李天雨 , 袁东 , 孟少伟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20/1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程扰动下围岩分级修正系数的取值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根据隧道开挖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隧道测试数据,分析隧道开挖扰动效应,确定围岩分级修正系数,并建立数据集;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学习,构建围岩分级修正系数智能预测模型;最后,向围岩分级修正系数智能预测模型输入不同的工况条件,得到该工况条件下的围岩分析修正系数,实现了考虑工程扰动效应下的围岩分级修正系数的快速、准确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013372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10336102.3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坚 , 张雨露 , 张广泽 , 寇川 , 雷旭友 , 魏栋华 , 曹云勇 , 尹小康 , 蒋良文 , 王科 , 徐正宣 , 吴俊猛 , 杨英 , 赵思为 , 付开隆 , 赵平 , 李建强 , 杜宇本 , 刘康 , 甄大勇 , 叶建超 , 马文德
IPC: G01V3/08
Abstract: 铁路隧道航空电磁法勘探测线布置方法,以有效对铁路线路中线地下断面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探,确保物探资料的可靠性,且最大可能地实现勘探工程的经济性、合理性和高效性。勘探测线包括:中央测线,布置于线路中线位置;左侧测线群、右侧测线群,沿线路方向分别布置于线路中线的左侧、右侧,左侧测线群、右侧测线群中各测线相对于中央测线对称布置,同侧测线线间距由距中央测线最近的测线线间距为最小,逐渐变至距中央测线最远的测线线间距为最大;左侧测线群最边缘测线与右侧测线群最边缘测线之间的间距为隧道勘探深度的2倍;中央测线、左侧测线群和右侧测线群中各测线的长度为隧道长度与由隧道两端向外延伸的延伸段长度之和。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26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605984.1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格点格架的磁张量异常空间域快速正演方法,根据实际里程建立模型体,以设置的网格间距将模型体剖分成网格,分别计算模型空间内所有网格点对模型体上表面的四个顶点的磁张量异常的格架函数,然后存储为格架函数数据库;在计算任一个网格点对任一个观测点的磁张量异常时,根据平移等效性,直接调用格架函数数据库,再乘以物性参数,即得到该点对该观测点的磁张量异常;直到得出整个模型体对工作区平面各观测点的磁张量异常,即全张量磁梯度数据Bxx、Bxy、Bxz、Byy、Byz、Bzz。利用平移等效性,只需要计算长方体单元对模型体上表面四个顶点的磁张量异常并建立数据库,减少了重复计算,提高了磁张量异常空间域正演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20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034825.X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确定软质岩大变形区铁路空间线位的方法,以大幅度降低选线成本和节省勘察工期。包括如下步骤:将软质岩大变形按变形程度由弱到强划分为轻微大变形、中等大变形、强烈大变形、极强大变形共四个等级;确定各大变形等级的临界最大初始地应力;确定深度和最大水平应力之间关系;确定各大变形等级的临界深度;确定软质岩大变形区铁路空间线位,垂直隧道轴线布置控制性大变形剖面,根据大变形各等级的临界埋深界线将剖面分为非大变形区、轻微大变形区、中等大变形区、强烈大变形区和及极强大变形区;通过空间线位平面位置调整、空间线位纵断面位置调整的协调配合,使预设隧道绕避风险大的强烈大变形区和及极强大变形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