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19755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532494.6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 G01F1/00 , G01M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安全燃气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主动安全燃气表壳体、多个设置在不同位置的燃气泄漏传感器、燃气灶开关状态检测组合传感器、电子切断阀和排气通风装置,主动安全燃气表壳体上设置有中控器和气量表,气量表与燃气主管路连接;燃气泄漏传感器、燃气灶开关状态检测组合传感器、电子切断阀和排气通风装置分别与中控器连接,中控制器通过从燃气泄漏传感器和燃气灶开关状态检测组合传感器中接收所述燃气浓度信息、燃气灶点火开关状态信息和燃气灶周围温度信息,当空气中燃气浓度超出设定值或燃气灶点火开关漏关或误开时,通过电子切断阀切断燃气主管路供气;同时驱动排气通风装置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35669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57833.5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氢燃料车辆用增压器、制动取气增压系统及方法,包括两端封堵的筒体,筒体中设有能够沿筒体轴线移动的活塞板组,活塞板组将筒体的内腔分隔成隔绝的减压腔和增压腔,减压腔的一端能够连通车载氢系统的高压供气端,筒体的中部设有氢气出口,用于连通筒体内腔与车载氢系统的低压回气端;增压腔远离减压腔的一端能够分别与外部大气环境及储气筒单向导通;当活塞板组向着增压腔运动至极限位置时,氢气出口暴露在减压腔中;当活塞板组向着减压腔运动至极限位置时,氢气出口与增压腔不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192368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27976.4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新能源车辆空气调节系统及节能控制方法,改变了车辆内部空间空气调节,目前控制逻辑简单、粗犷,控制开关打开相应的装置的一直工作的状态,实现车辆空气调节的高效控制。技术方案为空气调节系统包括主控制器,设置在车内的空气调节装置,以及用于控制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开关,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控制开关和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电信号控制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与车辆的整车控制器连接用于获取车辆的运行数据;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根据车辆运行数据计算供电需求,当车辆驱动电池满足供电需求并且在控制开关为打开状态时,控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电信号控制端用于开启或关闭空气调节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550081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95332.3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气瓶形变监测控制装置及方法、电池汽车,属于车辆安全控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气瓶,气瓶的瓶口处设有瓶口组合阀,瓶口组合阀上设有气瓶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气瓶的外表面设有检测气瓶形变的形变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形变传感器与设置在瓶外的气瓶安全控制器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04716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35165.7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7C5/08 , B60H1/00 , B60J1/12 , B60J7/00 ,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氢电联动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该安全系统包括:多个设置在车舱内不同位置的氢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氢气浓度传感器均与氢控制器连接,所述氢控制器分别连接CAN总线仪表、天窗换气扇、电动空调和电动门窗;所述氢控制器通过接收不同位置的氢浓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舱内不同区域的氢气浓度值进行分析判断,分级执行CAN总线仪表的声光报警指令、天窗换气扇的通风功能、电动空调的空气清新功能和/或电动门窗自动打开的安全逃离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02857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228258.7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机电耦合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系统充分利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特点,将发动机转向泵助力转向系统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现机电耦合,有效地解决了车辆运营安全、整车节能以及动力电池失效模式下的公交运营需求问题。此方法充分利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配置结构特点,将传统发动机助力转向系统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有效耦合,实现了双通道助力转向,所采用的控制方法,可确保传统助力转向与电动助力转向适时合理工作,提高了整车的可靠性,降低了能耗,并满足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52744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53941.X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11/18 , B60K1/04 , H01M10/61 , H01M1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纯电动客车防水通风舱门,包括舱门门体,舱门门体上开有散热孔,散热孔的开口朝下,舱门门体内倾斜固定有挡水板,挡水板为上部开口的簸箕状结构,挡水板前面、后面和底面均与舱门门体密封固定,形成一个上部开口其他面封闭的盒状结构;挡水板的左侧面与舱门门体的内侧面有倾斜角度,挡水板左侧面的底部到舱门门体的距离小于挡水板左侧面顶部到舱门门体的距离,挡水板底面与舱门门体固定在散热孔处。本发明结构简单,易实施。既保证了舱门内外的空气流通,起到散热作用,又能防止舱门外面的雨水进入到舱内,起到防水作用。在纯电动汽车的高压电器部件舱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在其它有类似功能需要的地方也有广泛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400285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28258.7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机电耦合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系统充分利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特点,将发动机转向泵助力转向系统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现机电耦合,有效地解决了车辆运营安全、整车节能以及动力电池失效模式下的公交运营需求问题。此方法充分利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配置结构特点,将传统发动机助力转向系统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有效耦合,实现了双通道助力转向,所采用的控制方法,可确保传统助力转向与电动助力转向适时合理工作,提高了整车的可靠性,降低了能耗,并满足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8432882U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20820771.9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 G01F1/00 , G01M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动安全燃气表,包括主动安全燃气表壳体、多个设置在不同位置的燃气泄漏传感器、燃气灶开关状态检测组合传感器、电子切断阀和排气通风装置,主动安全燃气表壳体上设置有中控器和气量表,气量表与燃气主管路连接;燃气泄漏传感器、燃气灶开关状态检测组合传感器、电子切断阀和排气通风装置分别与中控器连接,中控制器通过从燃气泄漏传感器和燃气灶开关状态检测组合传感器中接收所述燃气浓度信息、燃气灶点火开关状态信息和燃气灶周围温度信息,当空气中燃气浓度超出设定值或燃气灶点火开关漏关或误开时,通过电子切断阀切断燃气主管路供气;同时驱动排气通风装置工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231205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0883019.5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钦普 , 刘雷 , 王保龙 , 李胜国 , 王飞 , 吕平平 , 陈振国 , 高振波 , 李世兵 , 赵桂虎 , 李士廷 , 李繁义 , 王晓东 , 刘涛 , 于如兴 , 宋鹏 , 徐璇 , 吴洪亭 , 巩建坡 , 陈波 , 曹广辉
IPC: H01M10/60 , H01M10/617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电混合动力客车电池环境降温系统,包括第一增压系统和第二增压系统,所述第一增压系统设于气瓶内部,所述第二增压系统设于电池环境仓内部,所述第二增压系统包括增压管路,所述增压管路的首尾两端均通过管接头与第一增压系统相连,第一增压系统和第二增压系统形成并联回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布置合理、施工容易,利用LNG的低温特性及LNG的增压需求,通过并联增压管路,实现低温LNG液体在电池环境仓内进行热交换,实现电池环境仓的降温及LNG低温液体的气化,既能满足电池的环境需求,又能提高整车的节能效果,综合提高整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