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4607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1626227.2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式龙骨结构,包括沿试验平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龙骨单元,各龙骨单元依次首尾相连;所述龙骨单元包括中纵龙骨板、龙骨底板和位于左右舷侧的龙骨侧板;所述中纵龙骨板布置于试验平台的主体结构纵向中轴线下方,且中纵龙骨板的顶部与主体结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龙骨底板对称安装于中纵龙骨板的底部;两块龙骨侧板分别设于龙骨底板的两侧,龙骨侧板的内侧与龙骨底板相连,龙骨侧板的外侧与主体结构可拆卸式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拆式龙骨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龙骨结构可分块制造和安装,提高安装精度及安装效率;相邻两个龙骨单元之间可拆卸式连接,能实现龙骨结构整体或局部的一侧和两侧设备快速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1238958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19661.2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拖曳设备用可拆式拖体结构,包括可拆式拖体外壳、内部钢构架、拖曳设备基座、艉部稳定翼、移动拖头和调节舵,所述可拆式拖体外壳通过紧固件安设在内部钢构架上,所述移动拖头安设在内部钢构架的上部,所述拖曳设备基座固定在内部钢构架内,所述尾部稳定翼与内部钢构架相连,在尾部稳定翼上设有调节舵。本发明通过设置可拆式外壳,便于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提高了保障性;复合材料外壳,不仅可以满足拖曳设备的透声要求,还有效降低了拖体结构的重量;移动拖头和调节舵,可保证拖体在不同深度和速度下保持姿态的相对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50849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61925.4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试验平台的一片式复合材料导流罩和试验平台,包括导流罩构架和复合材料壳板,导流罩采用稀筋、镂空构架的形式,保证结构刚度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结构重量。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试验平台的一片式复合材料导流罩具有良好的流激振动和噪声抑制能力,以及高首阶模态固有频率,能够满足高试验和航行速度的试验平台对导流罩性能的技术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0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60739.3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舰船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局部最优整体迭代的大长径比外压圆柱壳体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适用于带有特大肋骨的外压环肋圆柱壳外压圆柱壳体优化设计,本发明采用迭代的枚举算法,以及两步递进的搜索策略,首先根据布置需要确定特大肋骨的数量和位置,将整个舱段划分为若干小舱段,分别对每个小舱段进行优化,然后将优化所得的每个小舱段的尺寸参数作为输入,对特大肋骨进行优化,最后得到整个舱段的结构方案。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带有特大肋骨的圆柱壳设计中参数多、参数范围大、计算费时费力的难题,极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9978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173114.8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锻环等厚缩比强度及疲劳联合试验模型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疲劳试验节点及实船尺寸;步骤2、计算缩尺比:根据过渡锻环节点最大直径2R2S以及最大加载尺寸D确定模型径向缩尺比1:a,步骤3、计算模型尺寸:保持模型整体轴向长度、肋距C、第一半锥角α1以及第二半锥角α2与实船一致;模型圆台径向尺寸R1M和R2M,以及轴向尺寸均按缩尺比1:a缩小;模型过渡圆柱径向尺寸R2M按缩尺比1:a缩小,且轴向延长LM;步骤4、模型各部位壳板厚度按真实壳板厚度选取,节点焊接工艺采用与耐压结构相同的焊缝形式和成型尺寸。本发明方法设计的试验模型既能相对真实的反映实际结构节点最大应力处的复合应力状态,又能体现出其疲劳破坏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19978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73114.8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锻环等厚缩比强度及疲劳联合试验模型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疲劳试验节点及实船尺寸;步骤2、计算缩尺比:根据过渡锻环节点最大直径2R2S以及最大加载尺寸D确定模型径向缩尺比1:a, 步骤3、计算模型尺寸:保持模型整体轴向长度、肋距C、第一半锥角α1以及第二半锥角α2与实船一致;模型圆台径向尺寸R1M和R2M,以及轴向尺寸均按缩尺比1:a缩小;模型过渡圆柱径向尺寸R2M按缩尺比1:a缩小,且轴向延长LM;步骤4、模型各部位壳板厚度按真实壳板厚度选取,节点焊接工艺采用与耐压结构相同的焊缝形式和成型尺寸。本发明方法设计的试验模型既能相对真实的反映实际结构节点最大应力处的复合应力状态,又能体现出其疲劳破坏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446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626227.2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式龙骨结构,包括沿试验平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龙骨单元,各龙骨单元依次首尾相连;所述龙骨单元包括中纵龙骨板、龙骨底板和位于左右舷侧的龙骨侧板;所述中纵龙骨板布置于试验平台的主体结构纵向中轴线下方,且中纵龙骨板的顶部与主体结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龙骨底板对称安装于中纵龙骨板的底部;两块龙骨侧板分别设于龙骨底板的两侧,龙骨侧板的内侧与龙骨底板相连,龙骨侧板的外侧与主体结构可拆卸式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拆式龙骨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龙骨结构可分块制造和安装,提高安装精度及安装效率;相邻两个龙骨单元之间可拆卸式连接,能实现龙骨结构整体或局部的一侧和两侧设备快速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173260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85691.7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阻低噪水下航行器复合材料板连接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本低阻低噪水下航行器复合材料板连接装置包括钢制开孔结构、复合材料壳板以及钢制框架,钢制开孔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钢制开孔结构与钢制框架焊接连接,复合材料壳板在焊接后的钢制开孔结构四周成型并与其外围侧固定连接,复合材料壳板包括芯材以及包裹于芯材外的纤维层,纤维层真空灌注树脂固化成型从而与钢制开孔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本发明提出的低阻低噪水下航行器复合材料板连接装置,先焊接钢结构的钢制开孔结构,最后对复合材料壳板成型,也就是对复合材料壳板间接开孔,解决了在复合材料壳板直接开孔存在的工艺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9991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1098703.9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透声窗的复合材料加强筋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本用于水下透声窗的复合材料加强筋连接结构包括复合材料壳板、复合材料加强筋、镂空钢构架、透声窗边框以及连接块,镂空钢构架和透声窗边框上均焊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开设有一开槽以卡于复合材料加强筋外部,复合材料加强筋凸伸于复合材料壳板的一侧设置,复合材料加强筋和复合材料壳板均为里层为碳纤维布,外层为玻璃纤维布,碳纤维布和玻璃纤维布铺设时,碳纤维布和玻璃纤维布嵌入连接块的开槽中,铺设完成后,真空灌注树脂成型。本复合材料加强筋连接结构,不采用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也可实现加强筋与镂空钢构架和透声窗边框的可靠连接,同时不影响透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9991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98703.9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透声窗的复合材料加强筋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本用于水下透声窗的复合材料加强筋连接结构包括复合材料壳板、复合材料加强筋、镂空钢构架、透声窗边框以及连接块,镂空钢构架和透声窗边框上均焊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开设有一开槽以卡于复合材料加强筋外部,复合材料加强筋凸伸于复合材料壳板的一侧设置,复合材料加强筋和复合材料壳板均为里层为碳纤维布,外层为玻璃纤维布,碳纤维布和玻璃纤维布铺设时,碳纤维布和玻璃纤维布嵌入连接块的开槽中,铺设完成后,真空灌注树脂成型。本复合材料加强筋连接结构,不采用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也可实现加强筋与镂空钢构架和透声窗边框的可靠连接,同时不影响透声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