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去除水体重金属的生态浮船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40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92891.5

    申请日:2024-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水体重金属的生态浮船装置及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生态浮船装置包括水上移动平台、动力推进器、自巡航模块组件、重金属离子去除组件和控制系统,动力推进器安装在水上移动平台的底部;自巡航模块组件安装在水上移动平台上;重金属离子去除组件包括设在水上移动平台上的亚克力方槽、填充在亚克力方槽内的生态填料以及安装在亚克力方槽与水上移动平台之间的微型隔膜水泵,微型隔膜水泵适于从湖泊中抽水至亚克力方槽内,并经生态填料的过滤重新泵回至湖体;控制系统与动力推进器和自巡航模块组件电性连接。本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效率。

    一种用于高速船减摇及减阻的主动式截流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790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98403.6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船减摇及减阻的主动式截流板系统,包括:动态倾角传感器,设置于船舶本体,用于实时测量船体的纵摇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垂向速度传感器,设置于船舶的艏部和艉部,用于测量设置位置处的速度、加速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动态倾角传感器、垂向速度传感器的测量参数,通过控制算法输出控制指令;电驱模块,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控制指令驱动截流板;截流板,与船舶本体的艉封板平行安装,用于在电驱模块的驱动下进行垂向自由运动。本发明实现了对截流板的主动控制,提高了船舶的稳定性。

    一种自主优化船舶艉部流场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540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10724822.3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一种自主优化船舶艉部流场的控制方法,位于船舶艉部船中位置安装有螺旋桨,其正后方为舵机,位于螺旋桨两侧的船底板上安装有舵桨回转装置,位于螺旋桨一旁的船底板的外板处安装有水流传感器;位于螺旋桨上方和后方区域船底板的内部均匀布置有矩阵排列的激振片,激振片实时监测螺旋桨区域船底外板受到的激振力,然后实时回传至控制单元;当船舶在正常航行时,螺旋桨正常转动,船舶受到向前的推力,以设定航速前进,同时激振片实时采集船底板的激振力,回传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计算激振综合作用力T',从本质上解决螺旋桨空泡发生,从而减少船体振动,提高船舶推进效率,延长螺旋桨寿命。

    包括滑行船体的海洋船舶

    公开(公告)号:CN11713615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80014410.4

    申请日:2022-02-0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海洋船舶(10),该海洋船舶包括船头部段(14)、船尾部段(14)、中心线(20)以及滑行船体(11)。滑行船体(11)包括从船尾部段(14)沿着中心线(20)延伸至船头部段(14)的V形底部部段(30)和沿着V形底部部段(30)的任一侧从船尾部段(14)朝向船头部段(14)延伸的一对保持壁(40)。每个保持壁(40)平行于中心线(20)向下延伸或者相对于中心线以锐角向下延伸。V形底部部段(30)构造成在使用时将水从中心线(20)向外引向保持壁(40)。保持壁(40)构造成将所述向外引导的水向下引导,以为海洋船舶(10)提供升力。

    一种自适应变形船舶结构体及其形变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4226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794781.1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变形船舶结构体及其形变控制方法,包括:结构体和驱动件,结构体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驱动件与活动部连接,用于提供一个使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的驱动力。以及获取SMA的本构参数,根据本构参数确定结构体的系统状态方程,以结构体的形变量为目标,以驱动件的电压和结构体目标形变量为条件,构建PID‑逆迟滞组合控制算法模型,基于系统状态方程对控制算法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得到完备的PID‑逆迟滞组合控制模型;根据完备的PID‑逆迟滞组合控制模型,确定驱动件对应的实时电压;根据实时电压,调节驱动件的驱动力,根据驱动力,控制所述结构体的变形量。本发明解决了自适应变形船舶结构体的驱动件驱动控制精度低且不易安装的技术问题。

    一种拖体
    6.
    发明公开
    一种拖体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144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69120.5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体,属于水下载具领域,其包括竖向为扁状的壳体,壳体有横向壳体和竖向壳体,竖向壳体的上端与横向壳体的左端连接,横向壳体的右端设置尾翼,竖向壳体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首翼,横向壳体内开设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水下控制设备,竖向壳体内开设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换能器。本发明通过两个首翼、尾翼和拖缆施加给拖缆连接附件的拖力形成三点力矩平衡,可极大的提高姿态平衡性,本发明的壳体采用凹凸面流线型外形,使得拖体流阻大大的降低,壳体与多种剖面形式的低频水声换能器共形,应用范围广,并使得内部空间使用率显著增加;本发明采用换能器阵列,能够减小声损耗、提高声功率和声辐射能力。

    一种适用于高流速海域的半潜漂浮式风电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790200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73411.4

    申请日:2024-0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流速海域的半潜漂浮式风电平台,包括数根间隔布置的立柱,相邻两根立柱的底部之间通过浮板单元连接;单个浮板单元的结构为:包括沿立柱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平行布置的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第一撑板的顶部端面、第一撑板的底部端面、第二撑板的顶部端面均设置有外凸的弧面,所述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之间通过数根支撑柱连接,所述支撑柱倾斜衔接布置,从而使得相邻两根支撑柱之间形成V型结构;一根立柱的顶部固定塔筒,所述塔筒的顶部固定风电机组。能够在保证其稳定性和耐波性的条件下,有效减小其阻力系数,从而避免其周围大涡流的产生,减小所受流载荷,提高了抵抗大海流的能力。

    跨介质航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41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89406.5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跨介质航行器及其控制方法,跨介质航行器包括壳体和减阻机构,壳体具有收容腔;减阻机构包括支架和球鼻附体,支架和壳体可移动连接,球鼻附体与支架连接;减阻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减阻机构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球鼻附体收容在收容腔内;在支架相对壳体移动,减阻机构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球鼻附体的至少部分伸出收容腔,以产生与跨介质航行器的船行波相干涉抵消的波。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申请提供的跨介质航行器可以减小能耗。

    一种流体中运动自动旋转面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196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02263.2

    申请日:2023-12-12

    Inventor: 陈效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中运动自动旋转面,包括固定旋转面和移动旋转面,固定旋转面内表面与内置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内置电机与角度控制臂一端固定连接,角度控制臂另一端与航行器内部轴连接,所述移动旋转面包括主动式移动旋转面及被动式移动旋转面,主动式移动旋转面内表面固定连接驱动电机输出轴,旋转臂两端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旋转臂航行器的螺旋桨轴固定连接,被动式移动旋转面外设有若干导流叶片。本发明通过在流体中运动的航行器外表面设置自动旋转面,在航空领域可以增强飞行器的升力及机动控制力,在航海领域可以显著提高船舶的浮力和控制力,还能提高风力发电机的风力转换效率。

    新型航船与动力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196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737965.8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刘忠革

    Abstract: 新型航船与动力分别为A水上快船、B水上飞船、C新型潜艇与航船A水上快船:船头水线以上设多喇叭进气通道,通道内设多台大功率电风机,通道至船尾底部经冲燃或火箭发动机推动快船高速与超高速航行。B水上飞船:水上飞船按水上飞机水下船设计,水线以上设喇叭进气通道,内设多台大功率电风机,推动飞船中低速航行,冲燃或火箭发动机推动飞船高速与超高速航行,本飞船不设船桨、船舵、船锚、水线以下设防水层,船头、船尾,设缆绳。C新型潜艇与航船,潜艇与航船船头水线以下防水层内设水流通道,通道前后设大功率电动无轴螺旋桨推进装置形成前吸后喷推进方案。本发明在技术领域发明内容具体实施方式上说明书有全面论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