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43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25769.6
申请日:2025-04-07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C02F3/32 , C02F3/00 , G06F18/27 , G06F30/20 , G16C2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微藻生长预测的水处理优化方法及系统。获取目标水处理区域的实时水质污染参数集以及实时水环境数据,利用实时水环境数据构建实时水环境模拟场,通过实时水环境模拟场模拟生成微藻未来生长模型并进行实时水质污染参数集的空间哈希编码分析优化处理污染水质;结合实时水质污染参数集以及实时水环境数据构建目标水处理区域的实时水质污染规模热力模型,通过实时水质污染规模热力模型查询判定局部水处理区域的水质污染规模异常与否执行微藻生长调节的污水处理。本发明能够通过分析微藻生长净化污水性能对其执行相应的水处理操作,确保水治理合理化,有效改善水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5431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70182.2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道拼装式潜流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用混凝土预制连接座将依次排列的沉降单元和若干湿地处理单元串联式拼装而成,在沉降单元中,布流管与人工湿地长度方向垂直式布置在沉降池内,布流管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有若干布流孔,布流管一端利用盲板密封,另一端与总进管连通,使污水从布流管的端侧进入,沉降池内设有沉降结构。本发明通过在人工湿地的上游侧设置沉降单元,可对进入人工湿地的污水内的细小杂质进行预先沉降,并通过抽污泵定期将沉降收集的污物抽吸排出,以降低人工湿地后续处理步骤的负担,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率,在沉降池内设置隔板和挡板进行沉降分区,可将杂质进行分区沉降。
-
公开(公告)号:CN1199543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40327.7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该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可以包括:污水净化机构和第一过滤池,污水净化机构包括沉淀池和净化池,沉淀池的进水端与河堤区域外的污水连通,沉淀池的出水端与净化池的底部连通,净化池中设有净化过滤层和过滤吸附罐,过滤吸附罐埋设于净化过滤层,过滤吸附罐的外壳设有与净化过滤层连通的过滤孔,过滤吸附罐的上端口伸出净化过滤层;第一过滤池埋设于凹槽区域,第一过滤池的上端敞开口高于凹槽区域的水位,过滤吸附罐的上端口与第一过滤池的进水端连通,第一过滤池内设有第一过滤层。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可以得到水质更高的净化水。
-
公开(公告)号:CN119953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85813.3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垃圾清理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海洋生态多维清洁与环境修复机器人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浮动平台,所述浮动平台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两侧外径上分别固定连接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叶片,所述活动轴的中部外上固定连接有拨料板,所述浮动平台靠近固定架的一端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末端均活动安装有静电吸附臂,所述浮动平台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收集筒,所述收集筒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柔性网兜。本发明能高效收集海面垃圾,电解曝气修复海水,利用可再生能源,投放多种物质修复生态,且通过配网云平台实现智能控制与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11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21042.0
申请日:2025-04-07
Applicant: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3/32 , C02F3/34 , C02F101/30 , C02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制玄武岩纤维网组合秸秆碳源球的尾水湿地,包括碳源接触区和人工湿地区,所述碳源接触区前部设置集水区,集水区前侧上方连接进水管,所述集水区内部设置过水堰,可实现尾水初步沉淀分离,所述碳源接触区与集水区连接处下方设置过水孔A,在集水区蓄积的低碳氮比尾水经由过水孔A进入碳源接触区,在所述碳源接触区后部设置有人工湿地区,所述碳源接触区后侧上方开有两排过水孔B,待处理尾水在碳源接触区与玄武岩纤维编织的网笼上附着的微生物初步反应并与生物碳源球充分接触后,从过水孔B中流出,进入人工湿地区,本发明解决污水厂尾水通常存在碳源不足的问题,进而影响人工湿地进一步除污性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09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34212.1
申请日:2025-03-20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3/12 , C02F3/32 , C02F3/34 , C02F101/30 , C02F101/10 , C02F101/38 , C02F101/16 , C02F1/44 , C02F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容器、隔膜、光源和回流管,容器内部为容纳腔,隔膜设置在容器内,隔膜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隔膜适于小分子和溶解性固体通过,光源设置在第二区域一侧,回流管连通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本发明采用隔膜将容器内分隔为两个空间,污泥仅能在第一区域内反应,微藻仅能在第二区域内进行光合作用,经光合作用后的微藻再由回流管回流至第一区域内,可提高污泥活性,降低污水处理曝气能耗,提高污水处理氮磷去除效果,降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CO2排放,从而实现了污水处理的减污降碳协调增效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08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61579.5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52 , C02F1/56 , C02F1/48 , C02F1/20 , C02F3/32 , C02F3/28 , C02F7/0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富营养河湖水体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设置旁路,抽取待处理河湖水体进行消氧处理,获得低氧水体;将所述低氧水体引入脱氮单元进行自养反硝化脱氮处理,获得脱氮水体;将所述脱氮水体进行磁混凝除磷处理,获得脱氮除磷水体。该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单元、消氧单元、脱氮单元和除磷单元;所述消氧单元用于降低河湖水体的溶解氧浓度;所述脱氮单元为自养反硝化脱氮单元,采用自养反硝化微生物进行生物脱氮;所述除磷单元为磁混凝除磷单元。该方法及系统适于富营养河湖水体处理,处理成本低,受水质波动影响小,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04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14837.9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景观水体的净化修复系统,涉及水下生态治理领域,本系统将微生物承载架设置在微生物单元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上,原始状态时,微生物单元的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以及其上的微生物承载架位于水平平面上,保持微生物承载架大面积的与水体接触;当第一齿轮旋转时,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以及其上的微生物承载架位于竖直平面上,且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位于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的上方,通过水作用在微生物承载架上,不仅能够利用水流的速度和作用力将微生物承载架上堵塞的污染物进行疏通;并且,水流的流动能够使污水与微生物的充分混合,增加微生物与有机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分解效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12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27068.9
申请日:2025-03-19
Applicant: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3/34 , C02F3/32 , C02F1/58 , C02F101/30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固废可再生利用的污染河湖生态治理系统及方法,污染河湖生态治理系统包括初滤装置和层状生态修复装置;层状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若干级串联的层状生态修复单元,层状生态修复单元包括排水层、复合滤料垫层、复合再生填料层和反滤植生层,排水层由砼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或砖制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成,复合滤料垫层由砼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砖制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非烧结黏土基功能骨料混合而成,复合再生填料层由砼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砖制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非烧结黏土基功能骨料和改性造纸厂干化污泥颗粒混合而成。本发明能实现对受污染河湖水的净化处理,并实现对建筑固废的再生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10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07913.9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恒晟水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 广西恒晟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源污染自动收集和自然净化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面源污染自动收集和自然净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式1确定面源污染中初期雨水水量;#imgabs0#其中,Q为面源污染中初期雨水水量,单位为m3;F为面源污染区域汇水面积,单位为hm2;#imgabs1#为径流系数;T为收水时间,单位为min;q为暴雨强度,单位为L/s·hm2;利用收集系统将初期雨水收集至存储分流系统,得到收集初期雨水;利用自然净化系统对所述收集初期雨水进行净化,得到净化后雨水。针对初期雨水的水量进行量化区分减少污水处理量,本发明废水处理方法无需人员操作,运维费用低,能够实现农村地区面源污染的收集和净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