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状淤泥采集装置及絮状淤泥采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461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238531.9

    申请日:2022-0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絮状淤泥采集装置及絮状淤泥采集方法,所述采集装置包括冲泥单元,所述冲泥单元包括进水管和冲泥模块,所述冲泥模块内设有喷射涵道;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喷射涵道相通;吸泥单元,所述吸泥单元包括出水管和吸泥模块,所述吸泥模块内设有吸样口,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吸样口相通;且所述冲泥模块和所述吸泥模块之间能够围成一个四周封闭的储泥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底泥采样设备流态采集能力差,特别是针对絮状淤泥无法对其进行采集的问题。

    一种绞吸流态河湖底泥的原位固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28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10832.4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一种绞吸流态河湖底泥的原位固定方法,利用熟化泥制备系统将河湖底泥绞吸进熟化泥制备装置内,再通过加药、注氧、絮体生物培养以及脱水工序对底泥进一步处理,得到熟化泥;通过离心泥坯制备系统将河湖底泥绞吸至离心泥坯制备装置内,再通过加药、注氧以及首次离心工序,得到首次离心底泥,再将熟化泥加入至首次离心底泥内,通过离心、排水等工序,完成离心泥坯的制备;通过第二绞吸装置在疏浚基线以下河湖底泥中开设多个坑洞,将制备完成离心泥坯通过排泥装置埋入坑洞内,进而能够有效固定重金属。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河湖底泥进行原位固定,增强离心泥坯自我修复能力,有效阻断污染底泥污染上覆水,同时降低了河湖底泥原位修复难度,节约经济成本。

    一种带有污泥暂存设施的污泥太阳能干化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1907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42013.X

    申请日:2024-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干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污泥暂存设施的污泥太阳能干化系统及运行方法,带有污泥暂存设施的污泥太阳能干化系统中,污泥暂存设施的储存量的设计基于当地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湿度和太阳辐射强度。运行方法通过获取当日平均环境温度和平均环境湿度、平均太阳辐射强度计算当日的理想污泥蒸发量和污泥处理能力,并判断是否向暂存设施内存泥或从暂存设施内取出污泥进行干化。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污泥太阳能干化技术在冬季或雨季干化能力分布不均的问题,确保污泥能够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进行干化处理,从而提高污泥干化的效率和质量。

    一种污泥重金属固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5456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10073963.3

    申请日:2023-0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重金属固定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瓜尔胶与N‑乙酰‑L‑半胱氨酸改性的云母接枝共聚以获得重金属固定剂。本发明中的重金属固定剂具有明确的协同重金属吸附,同时有机‑无机的结合提高了固定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氨基酸的引入,使得改性后的固定剂分子链中富含具有螯合作用的羟基、羧基、巯基、氨基等,对重金属离子具有高效的吸附与络合能力,同时氨基酸对云母的插层改性,提高容污能力。所制备的重金属固定剂兼具重金属固化功能与絮凝脱水效果,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吸附去除污泥中的Pb(II)、Cu(II)等金属离子效果良好。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硫自养反硝化控制硫化氢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956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70335.X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硫自养反硝化控制硫化氢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1)脱氮处理:将污水通入电解槽,通过电解槽中的改性活性炭层富集培养污水中的硫自养反硝化菌,并利用硫自养填料层中的单质硫作为电子供体,将污水中的硝态氮和/或亚硝态氮还原为氮气,获得脱氮后的水,脱氮后的水中含有硫离子;2)控制硫化氢生成:在电解槽中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阳极室,通过阳极室提供的电子,使脱氮后的水中的硫离子生成硫单质和/或硫酸盐,从而实现控制硫化氢生成。本发明相比传统含氮废水处理方法有效控制了硫化氢的生成,环境友好,能耗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曝气式污泥太阳能干化系统及干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466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91930.2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曝气式污泥太阳能干化系统及干化方法,属于环保行业污泥处理领域;干化系统包括干化室及其附属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及其支架和气泵A;干化室包括输泥管道,新风预热管道,停泥平台,污泥预热室,翻泥机构,轨道,干化网,干化网支柱,送风管道,出泥平台;太阳能加热的高温空气通过高强度曝气的手段干化污泥,对流传热传质过程深入到污泥内部,增加污泥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改善了现有对流传热传质过程仅发生在污泥上表面,污泥与空气接触面积小的问题;并通过余热利用,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增加污泥处理能力;干化方法包括污泥平铺过程、余热回收过程、干化污泥清除过程;具有干化速率高、节约占地面积、能耗低的优点。

    一种新型土工管袋装置以及河湖底泥高效脱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590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53061.9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土工管袋装置以及河湖底泥高效脱水方法,新型土工管袋装置包括管袋本体,所述管袋本体上设有填充袖口,还包括吸水网和吸水蒸发结构,所述吸水网2由多根吸水导线构成,所述吸水导线由具有吸水性能的材质制作,所述吸水网包括设置在管袋本体内的袋内部分、以及伸出于管袋本体之外的袋外部分,所述吸水蒸发结构与吸水网的袋外部分连接,所述吸水蒸发结构由具有吸水性能的材质制作。河湖底泥高效脱水方法采用新型土工管袋装置进行,能够实现高效脱水。

    一种分拆式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6656466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0661107.X

    申请日:2023-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拆式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包括上反应装置、下反应集合装置和光合引导装置,所述上反应装置上端设置有集氢装置,所述集氢装置包括集氢主管,所述集氢主管下方设置有第一集氢管、第二集氢管、第三集氢管和第四集氢管,所述第一集氢管连接于环形集氢管上,所述环形集氢管下端连接有第五集氢管和第六集氢管,所述第五集氢管和第六集氢管连接所述下反应集合装置,所述上反应装置包括第一进料柱、第二进料柱和第三进料柱,所述第一进料柱、第二进料柱和第三进料柱连接光合反应仓,所述光合反应仓下端连接下反应集合装置,根据不同的光源强度和光源表面积进行调解,进行底部装置混合,生物制氢过程中对产氢气体层层收集层层管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