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标记物协同引导的自主对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363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94656.8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标记物协同引导的自主对接系统,涉及水下航行器的自动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回笼式结构的对接站本体上固定引导光源和嵌套式结构标识码的多个标记物,通过搭载的相机实时获取前进方向上的图像并进行标记物检测,确定标记物在UUV坐标系中的位置参量并转换为对接站坐标系中的位置参量。根据误差约束函数确定位置参量的x坐标处的y轴和z轴约束量。根据约束量和位置参量确定y轴和z轴位置误差并利用自主对接控制器调节方位向和俯仰向的运动,控制UUV向前推进直至到达对接位置。通过多标记物协同引导能够有效避免末端盲冲造成的碰撞损坏,确保UUV自主对接全流程的稳定可靠。

    深海潜水器用主动控流结构及控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2545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375330.2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海潜水器用主动控流结构及控流方法;该方法基于深潜器现有舷外换热系统,将换热后的海水经导流管导向流场较为紊乱的去流面‑艉升降舵附近,通过管道轴流泵对主体型线去流面上、下两侧排流速率的量化控制,实现对深海潜水器流场的主动优化,提高舵效从而满足深海潜水器的稳定性和操控性需求,对提升深海潜水器水下航行与作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多用途载人潜水器抛载装置及其抛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213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499740.5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载人潜水器抛载装置及其抛载方法,包括基座,基座内沿着周向间隔布设多个插片,从下向上伸至基座内安装压载组件,压载组件包括内外嵌套的小压载和大压载,小压载挂装支承于大压载内部,单个插片均沿着径向插装至伸入基座内的大压载端部,经由插片的插装使得大压载支承于基座并相对固定;还包括动力机构,动力机构驱使多个插片同步径向向内或径向向外移动,径向向内移动的插片将解除大压载对于小压载的挂装支承,径向向外移动的插片将脱离大压载而解除基座对于大压载的支承;从而能够通过插片的不同方向移动,实现压载组件不同形式的抛载,整体结构简化,紧凑巧妙,使用方便,大大满足于潜水器上潜下浮和应急抛载的需要。

    一种载人潜水器水下作业状态自动侦测组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1506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304950.7

    申请日:2024-03-18

    Inventor: 王瑶 胡中惠 刘帅

    Abstract: 一种载人潜水器水下作业状态自动侦测组网系统,建立覆盖整个载人潜水器水下作业任务剖面的实时状态侦测体系,基于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将多台水下作业中的载人潜水器仪器、设备、人员的网络终端组成一个系统性的通讯网络,各岗位人员使用手中的网络终端,了解和获取相应深潜中的载人潜水器及其乘员的实时状态,强化安全风险预判和处置,使用以太网技术组网,近程通信网与远程通信网均预留冗余接口,既可以作为备份,又可以进行网络拓展;采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及时获取多台水下作业中的载人潜水器及乘员全面状态信息,自动收集、分析与处理数据并生成相应下潜报告,确保潜水器的作业安全,实现数据融合与信息共享。

    梯度声学超表面模型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05200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252571.8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度声学超表面模型,包括数个周期结构,单个周期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的第一均匀介质单元、第二均匀介质单元、第三均匀介质单元、第四均匀介质单元,第二均匀介质单元、第三均匀介质单元、第四均匀介质单元的底部均覆盖有第五均匀介质单元;第一均匀介质单元、第二均匀介质单元、第三均匀介质单元与第四均匀介质单元之间的介质高度比为4:3:2:1;覆盖于第二均匀介质单元底部的第五均匀介质单元、覆盖于第三均匀介质单元底部的第五均匀介质单元、覆盖于第四均匀介质单元底部的第五均匀介质单元之间的介质高度比为1:2:3。其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能够在水下完成对声波的反射控制,为船舶隐身设计提供新的角度。

    一种矢量推进AUV的动力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63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69588.5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矢量推进AUV的动力学建模方法,涉及矢量推进AUV领域,该方法通过CFD仿真方法分别获取矢量推进AUV中的矢量推进器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受到不同流体参数作用时的矢量推进性能,继而拟合得到所述矢量推进器的推力系数与流体参数的关系式,利用矢量推进AUV的水动力参数和矢量推进器的推力系数构建六自由度动力学方程,可以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对矢量推进的耦合影响以对矢量推进特性的进行准确表征,构建得到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方程可以更准确的描述矢量推进AUV的动力学特性,结合运动学方程,建立起用于矢量推进AUV的动力学模型,即可准确预报矢量推进AUV的运动过程。

    一种双侧限位的浮式栈桥车辆通载水池模型试验装置及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34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94670.8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侧限位的浮式栈桥车辆通载水池模型试验装置及实施方法,包括浮式栈桥模型,其由多个桥节模型通过桥节间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而成;系泊缆,其数量为多个并将各个桥节模型分别固定在试验水池底部;牵引机构,其设置在浮式栈桥模型的一端,通过牵引绳提供对车辆模型的牵引力;车辆模型,其与牵引机构连接以不同速度移动在浮式栈桥模型上,且车辆模型通过放置不同重量的压载物以模拟不同车辆荷载;以及,检测装置。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精细的等比例缩放设计、高精度检测设备的引入、双侧限位机制和拦阻装置的应用,以及可拆卸部件的灵活组合,成功模拟了真实浮式栈桥在车辆荷载和波浪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

    带有机械隔振系统的三维声弹性模型试验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748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01558.8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机械隔振系统的三维声弹性模型试验方法及装置,涉及船舶隔振系统振动及水下三维声弹性计算及测试技术领域,通过针对性地考虑模拟不同设备的激励、实现不同类型隔振器的换装及测试、布置测点完整获取从设备激励到声辐射的振动传递路径、针对模型在空气中和水下进行试验的科学测试,本发明设计的带有机械隔振系统的三维声弹性模型试验装置,构建了相应的空气中及开阔水域试验技术,有力支撑计算方法的发展及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