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燃气喷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8753B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810051464.X

    申请日:2008-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燃气喷射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采用单次燃气喷射方法使点火时刻缸内混合气浓度呈现上稀下浓的问题。本发明将天然气发动机每一个工作循环所需要的天然气量分成两份,按比例、按速度、按时间分第一与第二两次向缸内喷射:在气缸中形成大范围均质混合气体的第一次喷射的天然气量与第二次喷射的天然气量之比例为4.7:1,速度之比例为1:2,时间是在进气上止点前30度曲轴转角至进气上止点后30度曲轴转角之间开始喷射;在气缸中实现混合气浓度局部分层的第二次喷射的天然气量与第一次喷射的天然气量之比例为1:4.7,速度之比例为2:1,时间是在进气上止点后100度至160度曲轴转角之间开始喷射。

    用于天然气发动机中的加工有燃烧室的活塞

    公开(公告)号:CN101349214B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810215046.X

    申请日:2008-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然气发动机中的加工有燃烧室的活塞。为克服存在的燃烧热效率与燃烧速度低的问题。方案是在活塞的顶面加工一个横剖面的内轮廓线为十字形曲线的向内凹的十字形燃烧室,燃烧室的对称线与活塞的对称线共线。十字形曲线包括四段直径为65~67mm的圆弧和四段形成燃烧室肋的半径为5~7mm的圆弧,每两段直径为65~67mm的圆弧之间放置一半径为5~7mm的圆弧,半径为5~7mm圆弧的圆心在直径为65~67mm圆弧的外侧,四段直径为65~67mm圆弧的圆心同心,直径为65~67mm圆弧和半径为5~7mm圆弧之间用半径为5mm圆弧连接。燃烧室深为25~27mm,底部用半径为6~8mm环形曲面连接。

    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燃气喷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8753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051464.X

    申请日:2008-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燃气喷射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采用单次燃气喷射方法使点火时刻缸内混合气浓度呈现上稀下浓的问题。本发明将天然气发动机每一个工作循环所需要的天然气量分成两份,按比例、按速度、按时间分第一与第二两次向缸内喷射:在气缸中形成大范围均质混合气体的第一次喷射的天然气量与第二次喷射的天然气量之比例为4.7∶1,速度之比例为1∶2,时间是在进气上止点前30度曲轴转角至进气上止点后30度曲轴转角之间开始喷射;在气缸中实现混合气浓度局部分层的第二次喷射的天然气量与第一次喷射的天然气量之比例为1∶4.7,速度之比例为2∶1,时间是在进气上止点后100度至160度曲轴转角之间开始喷射。

    用于天然气发动机中的加工有燃烧室的活塞

    公开(公告)号:CN101349214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810215046.X

    申请日:2008-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然气发动机中的加工有燃烧室的活塞。为克服存在的燃烧热效率与燃烧速度低的问题。方案是在活塞的顶面加工一个横剖面的内轮廓线为十字形曲线的向内凹的十字形燃烧室,燃烧室的对称线与活塞的对称线共线。十字形曲线包括四段直径为65~67mm的圆弧和四段形成燃烧室肋的半径为5~7mm的圆弧,每两段直径为65~67mm的圆弧之间放置一半径为5~7mm的圆弧,半径为5~7mm圆弧的圆心在直径为65~67mm圆弧的外侧,四段直径为65~67mm圆弧的圆心同心,直径为65~67mm圆弧和半径为5~7mm圆弧之间用半径为5mm圆弧连接。燃烧室深为25~27mm,底部用半径为6~8mm环形曲面连接。

    天然气发动机气缸内混合气分层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02971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710055620.5

    申请日:2007-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发动机气缸内混合气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平底气缸盖、燃烧室布置在活塞顶部的电控天然气发动机,通过合理推迟发动机各工况的天然气喷气时刻,使气缸内混合气实现自上而下由浓到稀的弱分层分布。其可以使发动机燃烧稳定,扩大稀燃熄火极限,有效控制发动机排放。

    用于天然气发动机中的加工有燃烧室的活塞

    公开(公告)号:CN201284699Y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820134106.0

    申请日:2008-0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然气发动机中的加工有燃烧室的活塞。为克服存在的燃烧热效率与燃烧速度低的问题。方案是在活塞的顶面加工一个横剖面的内轮廓线为十字形曲线的向内凹的十字形燃烧室,燃烧室的对称线与活塞对称线共线。十字形曲线包括四段直径为65~67mm的圆弧和四段形成燃烧室肋的半径为5~7mm的圆弧,每两段直径为65~67mm圆弧之间放置一半径为5~7mm的圆弧,半径为5~7mm圆弧的圆心在直径为65~67mm圆弧的外侧,四段直径为65~67mm圆弧的圆心同心,直径为65~67mm圆弧和半径为5~7mm圆弧之间用半径为5mm圆弧连接。燃烧室深为25~27mm,底部用半径为6~8mm环形曲面连接。

    一种柴油机瞬变加载过程的EGR率自动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66280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1810184577.0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机瞬变加载过程EGR率自动调节装置,包括与内燃机连接的进气管,进气管与EGR管连通,进气管的内部套置有文丘里管,文丘里管在进气管内部自由滑动,EGR管伸入进气管的部分的管壁上有凸起为滑块盒,滑块盒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滑块将滑块盒内部分隔为EGR压力腔和推杆腔,滑块上连接有推杆,推杆穿过推杆腔前端的通孔与文丘里管的管壁连接,推杆腔的内部有两端分别抵靠在滑块和推杆腔内壁上的弹簧,当柴油机怠速运转时,EGR管出口与连续文丘里管的喉口位置相对,使在瞬变加载过程中不同工况有较好的EGR引入效果,改善瞬态工况下碳烟和NOx排放的trade‑off关系。

    空间回热有机朗肯循环余能回收系统及控制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070609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710130054.3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回热有机朗肯循环余能回收系统及控制策略,主要由可变膨胀比热功转换子系统、空间回热子系统和控制单元组成;本系统引入可变膨胀比的旋转叶片式膨胀机,通过膨胀比调节器调节旋转叶片式膨胀机的膨胀比,使变工况状态下的高温高压有机工质均能够在旋转叶片式膨胀机中充分膨胀,输出最大功率;通过引入空间换热器来实现对乏气热能的回收,旋转叶片式膨胀机排出的乏气和经过冷凝器的冷工质在空间回热器内充分接触换热,乏气急闪冷凝而液化,从而实现对乏气热能最大程度回收;本发明所述系统结构简单,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车用内燃机余能的回收效率。

    燃料-空气-稀释气体混合气自燃及点燃着火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04988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611070976.1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空气‑稀释气体混合气自燃及点燃着火测试装置,包括燃料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稀释气体供给系统、混合气预热及混合系统、燃烧室及排气采样系统,利用燃料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和稀释气体供给系统实现燃料‑空气‑稀释气体三组分混合气制备的有益效果;通过加热圈将混合气加热自燃研究燃料自燃着火特性和通过电极向混合气注入外部能量研究燃料点燃着火特性的有益效果;通过配置搅拌器取得混合气浓度场‑温度场较为均匀的有益效果。

    内燃机全工况EGR率可调的二级增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40355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10344542.X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内燃机全工况EGR率可调的两级增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是在目前应用的EGR两级增压系统的并联于排气总管和进气总管上的气体回路上并联两个旁通管路,其中的第一旁通管路上设有与所述高压级涡轮机及高压级压气机同轴驱动连接的高压级EGR泵和与所述低压级涡轮机及低压级压气机同轴驱动连接的低压级EGR泵,第二旁通管路上设有高压级EGR泵旁通阀和低压级EGR泵旁通阀。根据进气压差变化调节气泵旁通阀与EGR匹配方式,保证二级增压发动机在较宽的工况范围内能够满足对EGR率的需求。设置高、低压级旁通阀关闭顺序,并比例关闭阀门,减小了同轴泵对二级增压系统能量的损耗和EGR压力突变对燃烧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