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传动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82317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476970.X

    申请日:2022-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传动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在当前时刻的档位信息;基于档位信息,确定车辆的车辆传动系统待调节至的参考传动系统扭振频率;基于参考传动系统扭振频率,确定车辆的电源系统向车辆的减震系统待输出的参考电流值;基于参考电流值生成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电源系统,其中,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电源系统向减震系统输出参考电流值,以使减震系统的振动频率与参考传动系统扭振频率相同,调整传动系统的振幅。本发明解决了减震器无法满足整车全部需求的技术问题。

    车辆的安全控制方法及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85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80880.1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安全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驾驶员的面部图像和/或实际心率,并根据面部图像和/或实际心率识别驾驶员的实际情绪状态;在实际情绪状态为预设情绪激动状态的情况下,根据面部图像和/或实际心率确定驾驶员的情绪激动等级;根据情绪激动等级匹配车辆的油泵的目标供油流量,以根据目标供油流量控制车辆的发动机输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驾驶员的面部特征和实际心率识别驾驶员的实际情绪等级,根据驾驶员的情绪激动等级控制车辆的油泵的供油流量,从而控制车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有效的提升了车速控制的及时性,并且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智能性。

    一种纵置车型后悬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5281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160803.X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动力总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纵置车型后悬置;包括后支架和后悬置软垫总成,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包括限位撞块、后悬置软垫壳体和内芯结构,其中内芯结构过盈配合连接在后悬置软垫壳体内,后悬置软垫壳体顶端设有限位板;后支架包括支撑板和中部连接板,其中支撑板通过中部连接板连接在一起;后悬置软垫总成设置在后支架内,且后悬置软垫总成的内芯结构其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支撑板内侧;本发明采用焊接方式将后悬置和后支架集成在一起,简化后支架结构,使得后悬置获得足够的设计空间,同时后悬置内芯作为后支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升后支架模态频率和动刚度,提升整车NVH性能。

    一种新型馈能的衬套、车辆及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743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383728.6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馈能的衬套、车辆及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衬套包括衬套外管和衬套内管,衬套外管和衬套内管通过主簧硫化连接,以及设置于衬套外管与主簧围设的空腔内的压电堆叠块。压电堆叠块连接于衬套外管的内壁或者主簧上,压电堆叠块连接有线束,当压电堆叠块受到衬套内管对其挤压时可以进行发电,并通过线束将电能回收。当向压电堆叠块施加电压,改变压电堆叠块高度,进而改变悬置线性段,实现驾驶模式调节。本发明提供的衬套在能够隔离和衰减动力总成的振动的同时,将动力总成传递给悬置的力和振动转化为电能进行回收,节约能源;改变悬置线性段,调节驾驶模式。

    一种新型燃油蒸发吸附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574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18810.0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燃油蒸发吸附系统,它包括:燃油箱、活性炭罐、燃油蒸汽回收控制阀、ECU、炭罐电磁阀、节气门和发动机进气歧管,活性炭罐与燃油蒸汽回收控制阀联合使用,通过控制燃油蒸汽回收控制阀,将活性炭罐中多余的燃油蒸汽回收到脱附管路中,并随新鲜空气一起进入发动机进气歧管,有效降低排放汽车外的燃油蒸汽,降低了汽车能耗,不仅节省汽车的燃油,同时还能保护环境,有效解决了油箱内燃油蒸汽吸附到炭罐后,活性炭罐会很快饱和,导致油气无法继续吸收,多余的燃油蒸汽排放到大气中,产生二次污染问题。

    一种新型混动车型悬置结构的设计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3203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59317.3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动车型悬置结构的设计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属于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解耦率目标、俯仰角与其它模态频率间隔以及四个悬置点参数;根据所述解耦率目标、俯仰角与其它模态频率间隔以及四个悬置点参数确定每个悬置组件的参数;获取左右悬置连线、左后悬置和右后悬置与混动箱装置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每个悬置组件的坐标位置;根据每个悬置组件的参数和坐标位置分别混动箱装置、车身纵梁和前副车架装配。本专利通过四点的布置形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机模式和发动机模式切换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从而减小传递到驾驶员位置的抖动。

    一种两方向阻尼液压悬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62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00140.2

    申请日:2022-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方向阻尼液压悬置,主簧上部和底部各设有一个空腔,内芯硫化在主簧上部的空腔内,且内芯与主簧之间分别形成有位于X方向的左液室和右液室;主簧放置在底壳上,解耦膜放置在底壳上,底膜压装在底壳内且位于解耦膜下方;上壳与底壳过盈装配,夹紧主簧;主簧底部空腔与解耦膜之间形成上液室,且解耦膜与底膜之间形成下液室。内芯设有X向的内芯流道及Z向的密封流道,内芯流道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液室及右液室联通,密封流道上下两端分别联通内芯流道及上液室,密封流道内设有密封钢珠。本发明占用空间不大,利用顶部限位橡胶和内芯的空间增加两个液压腔室和一个流道,两向存在阻尼角效应。

    一种悬置限位橡胶垫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1991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477706.X

    申请日:2019-06-03

    Inventor: 陈良极 袁亮 李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动力总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悬置限位橡胶垫的设计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悬置限位橡胶垫的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将凸起部设置在平面部的中心,且平面部的投影呈正方形,并将具有凸起部和平面部的多个单体呈矩形阵列,从而可以使悬置限位橡胶垫上的凸起部在各个方向上的间距均相等,提高了凸起部分布的均匀性,使悬置限位橡胶垫的受力更加均匀,大大降低了汽车的顿挫和异响;其次,呈矩形阵列的凸起部可以形成平直的空气流通通道,使空气能够在凸起部的间隔中顺畅流动,从而提高了悬置限位橡胶垫的散热效果和耐久性;最后,通过设计单体,可以实现模块化设计,通用性更强,简化了设计过程,提高了设计速度。

    一种动力传输总成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09540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69498.8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输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动力传输总成,其包括:变速箱组件,其输入端连接于发动机;中间轴组件,包括中间轴和支架,中间轴的第一端与变速箱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中间轴的第二端用于与左驱动轴或右驱动轴连接,支架具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发动机固定,第二固定板用于与变速箱组件固定,中间轴转动安装于支架的轴孔内,中间轴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减振结构;取力器,夹装于变速箱和支架之间,取力器的一端与变速箱组件固定,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固定。本发明公开的动力传输总成将取力器夹装于变速箱组件和中间轴组件之间,结构紧凑;在中间轴和支架之间设有减振结构,能够有效衰减发动机的振动,提升整车NVH品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