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废气再循环系统以及车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420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22948.1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废气再循环系统以及车辆,涉及废气再循环技术领域,车辆的废气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增压器、中冷器、空气滤清器和气液分离装置,增压器连接在冷凝器和中冷器之间,且冷凝器用于与车辆的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连接,空气滤清器与增压器连接,气液分离装置具有装置进口和装置出口,装置进口与中冷器连接,装置出口适于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接,装置出口的设置高度适于低于进气歧管的设置高度。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可以避免混合气体在发动机气缸内析出液态水,进气歧管内析出的液态水可以回流至气液分离装置,混合气体可以在发动机气缸内稳定燃烧,有利于提高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气管总成、发动机和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572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46313.X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气管总成、发动机和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该进气管总成包括:进气管、排水阀、水量传感器和控制器,进气管的一端适于中冷器相连,进气管的另一端适于与发动机的气缸盖相连,排水阀穿设于进气管,排水阀的进口设于进气管内,排水阀的出口设于进气管外,水量传感器设于排水阀的进口处,水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排水阀的进口处的水量信息,控制器分别与排水阀和水量传感器通讯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水量信息控制排水阀的开闭,当排水阀的进口处的水量传感器检测到水量信息后,控制器可控制排水阀打开,以将进气管内的液态水通过排水阀的出口排出,避免液态水进入发动机的气缸内,从而有利于减小气缸进水的风险。

    中冷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发动机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93932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19577.9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冷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发动机总成,其中,系统包括:中冷器,中冷器的流量入口处设置有中冷前进气管,中冷器的流量出口处设置有中冷后出气管,气缸进气总管,气缸进气总管通过中冷后出气管与中冷器连通,设置有中冷旁通阀的旁通连接管路,旁通连接管路的进气口与中冷前进气管选择性连通,旁通连接管路的出气口与中冷后出气管选择性连通,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旁通连接管路的旁通中冷进气量控制中冷旁通阀的开度。本发明的中冷控制系统,可以快速调节中冷后的气体温度,提升节气门前的温度,以抑制中冷后冷凝水的产生及其带来的燃烧异常和油耗恶化的现象。

    中冷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发动机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7459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21967.X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中冷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发动机及车辆。通过控制中冷器连接管通断阀的开启和关闭,以平衡气缸两侧的进入的空气的温度和压力,进一步控制发动机两列的进气精度,实现了发动机气缸两侧两列进气一致,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气体压力损失,从而实现进气压力和温度的稳定性,确保发动机的高效率高稳定的运转和优秀的性能表现,同时对于发动机的运行成本和使用寿命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发动机进气系统、车辆及雾化装置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14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08676.5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车辆及雾化装置的控制方法,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进气歧管和雾化装置,进气歧管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和进气流道,进气口通过进气流道与出气口连通,雾化装置的部分设于进气流道内,雾化装置用于对流入进气流道的冷凝水进行雾化。由此,该发动机进气系统通过雾化装置能够将进气歧管内的冷凝水雾化,从而避免液态冷凝水直接进入发动机内,减小了气缸失火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燃烧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且该发动机进气系统能够提升EGR率,从而保证了EGR的节能减排贡献。

    车辆的节气门破冰方法及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6921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30983.5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节气门破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集当前车辆所处环境的实际环境温度,并判断实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预设结冰温度;如果实际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结冰温度,则开启电子节气门加热系统,直至达到预设加热结束条件;在电子节气门加热系统结束加热后,控制节气门进行破冰和甩水。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节气门的控制过程较为简单粗暴,可能无法精确地调节节气门的开度,且存在节气门阀片电流过大而损坏节气门的风险,影响发动机性能,增加潜在的安全隐患,影响驾驶体验和舒适性等问题。

    发动机氢气浓度检测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601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13558.5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动机氢气浓度检测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方法包括:利用第一传感器采集发动机缸体进气侧的第一氢气浓度、利用第二传感器采集发动机缸体排气侧的第二氢气浓度、利用第三传感器采集链条室罩盖处的第三氢气浓度和利用第四传感器采集进气歧管处的第四氢气浓度;若第一氢气浓度大于第一预设氢气浓度阈值,或者第二氢气浓度大于第一预设氢气浓度阈值,或者第三氢气浓度大于第一预设氢气浓度阈值,则按照预设加强策略控制真空泵增大排气量,若第四氢气浓度大于第二预设氢气浓度阈值,则增大所节气门的开度至预设开度。由此,使氢气发动机在工作时,发动机系统内部的氢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保证发动机安全正常的工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