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具有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4406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810468.X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具有热管理系统的车辆,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空气调节通道,所述空气调节通道具有出风口和安装有风机的进风口;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在所述空气调节通道内,所述换热装置具有换热液体流路;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与所述换热装置液体流路连通;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加热液体流路,所述加热液体流路与所述第一循环泵和所述换热液体流路串联连接以构成第一循环液流回路,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燃油加热器和第一电加热器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热管理系统,提升了空气调节通道内的空气的加热速度,且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加热方式加热空气,以适应多种不同的环境,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具有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44065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808419.2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具有热管理系统的车辆,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循环装置,所述热泵循环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室外换热器和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蒸发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节流装置位于同一热泵循环液流回路中;暖风芯体,所述暖风芯体具有暖风芯体液体流路;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与所述暖风芯体液体流路连通;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加热液体流路,所述加热液体流路与所述第一循环泵和所述暖风芯体液体流路串联连接以构成第一循环液流回路。根据本发明的热管理系统,加快了采暖时空气调节装置内的空气的加热速度,空气升温速度快,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车辆空调的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7284177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06907.2

    申请日:2016-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空调的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车辆空调的风道组件,包括:内层风道;外层风道,所述外层风道外套在所述内层风道上且与所述内层风道之间限定出封闭的隔热腔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道组件,可以减少风道组件内外的对流传热,有效的降低了风道组件内外的热量传递,保证了风道组件的隔热效果,提升了从风道组件吹出的空气的制冷/制热效果,同时还可以改善整体的VOC及气味。

    汽车
    54.
    发明公开
    汽车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0728417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00530.X

    申请日:2016-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028 B60H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和空调出风装置,车身包括仪表板、B柱和顶棚,空调出风装置包括:空气调节系统总成;前出风管道,前出风管道的进风端与空气调节系统总成相连,前出风管道具有第一前出风口和两个第二前出风口,第一前出风口设在顶棚的前部,两个第二前出风口位于车身前部的左右两侧;后出风管道,后出风管道的进风端与前出风管道相连,后出风管道具有设在B柱上的左B柱出风口和右B柱出风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释放了仪表板中央的空间,前排出风口不会与中控大屏多媒体发生布置干涉,对汽车中控大屏的造型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提升了后排出风口的导向性,解放了副仪表台内部空间。

    压缩机、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01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0544641.7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所述压缩机包括压缩单元,所述压缩单元具有压缩腔,所述压缩机还包括背压腔,所述背压腔和所述压缩单元之间设有背压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背压腔的压力以及所述压缩单元回油。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在背压腔和压缩单元之间设置背压调节装置,使得背压调节装置可对背压腔的压力进行调节的同时还可对压缩单元的回油进行调节,进而可提高压缩机的性能及可靠性,且可降低制造成本,减小压缩机体积,提高轻量化设计,且运动零部件少,装配简单,振动噪声小,总体结构尺寸小,能量转换过程平顺,使用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一种冷暖箱换热单元、热管理系统、车载冷暖箱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796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43622.6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暖箱换热单元、热管理系统、车载冷暖箱和车辆,第一换热模块,所述第一换热模块适于与冷暖箱进行换热;第二换热模块,所述第二换热模块适于与车载余热系统进行换热,所述第二换热模块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连接形成换热回路。通过设置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第一换热模块能够与冷暖箱进行换热,第二换热模块与车载余热系统进行换热,第二换热模块与第一换热模块连接构成换热回路,第一换热模块可以通过第二换热模块吸收车载余热系统中的热量,由第一换热模块与冷暖箱进行换热,实现冷暖箱的制热或者制冷功能,这样能够利用车载余热系统中的热量为第一换热模块提供能量,从而提高对车载余热系统热量的利用率。

    座椅头枕、座椅和车辆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493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07661.8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椅头枕、座椅和车辆,座椅头枕包括:包围件,所述包围件的上端设置有进风口,且所述包围件的下端设置有出风口;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包围件内,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到所述包围件内,经过所述换热组件的换热后,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出。直接在座椅头枕中设置有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可以制冷和制热,从而可以解决车内某个区域人员对温度的需求,并且座椅头枕离车内乘坐的人员距离更近,可以更迅速地实现升温或降温。

    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99136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500933.7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至少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热管理系统的冷媒回路中的冷媒量无法满足车辆的复杂工况需求,导致热管理系统的性能指数较低,能耗增加的技术问题。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媒回路以及用于对电池进行换热的电池换热件,冷媒回路与电池换热件连接;电池换热件,用于存储冷媒回路中的至少部分冷媒,或者,将所存储的至少部分冷媒释放至冷媒回路中。

    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63663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41695.8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车内蒸发器;冷凝水管路,所述冷凝水管路连接于所述车内蒸发器以盛接冷凝水,所述冷凝水管路中的冷凝水可与车辆的发热部件进行热交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能够利用冷凝水管路中的冷凝水与车辆的发热部件进行热交换,进而可以充分利用冷凝水的冷量,且有利于降低热管理系统的能耗。

    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6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30617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43162.8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热管理系统包括:车内换热器,车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用于与压缩机相连;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器和蒸发器,第一换热器连接于车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和压缩机之间,蒸发器连接于车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和压缩机之间。由此,通过使得第一换热器和蒸发器并联设置在车内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有利于减小热管理系统中的流阻以及压力损失,提高热管理系统的低压压力,从而增加热管理系统中冷媒的流量,有利于防止压缩机的转速受限,保证压缩机的性能,使得热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制热需求,并且有利于防止因蒸发器温度过低而出现结冰的情况,同时无需设置用于热补偿的加热件,以简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