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动态稳定性的冗余驱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530969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10048728.0

    申请日:2009-04-02

    Abstract: 一种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具备动态稳定性的冗余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平台、缸体、活塞杆、协调杆、末端执行器,缸体一端通过一个铰链设置在固定平台上,缸体另一端通过一个移动副与一个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一个铰链与呈等腰三角形或空间多面体形状的协调杆底角处的铰链相连接,所述缸体和活塞杆一起组成驱动装置,缸体和活塞杆的数目相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协调杆的顶角则位于缸体、活塞杆一侧,末端执行器的一端通过一个铰链与协调杆的顶角处的铰链连接,末端执行器的另一端通过一个移动副设置在固定平台上。本发明结构稳定、刚度高、受力特性好、灵活性好,而且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可靠性高,运动精度高,成本低。

    大型复杂曲面冲压薄壁件的柔性检具

    公开(公告)号:CN1300545C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510026822.8

    申请日:2005-06-16

    Abstract: 一种大型复杂曲面冲压薄壁件的柔性检具,上下两套对称布置的架体“井”字形架体通过长脚螺杆连接,架体四边配装可调螺杆,宽边方向的中心位置布有外螺纹套筒,旋入双头调节螺杆,而架体的长边对应搭接若干板条,其上布置带有可替换的模块量具或锁紧夹头或定位销的刻度支杆,在两个架体内侧平行布有两个坐标基准板,以读取刻度标杆对应坐标值,目测孔边界是否落在量具标出的公差带范围,以及通过塞尺等方式来检测零件的形位尺寸是否超差。本发明适用于大型复杂曲面冲压薄壁工件的检测,具有操作简便,通用性好,工艺柔性好的特点,避免了多次装夹引入的设置误差,缩短加工时间,从而提高加工质量,很好地满足薄壁零件在生产中的工艺需求。

    大型复杂曲面冲压薄壁件的柔性检具

    公开(公告)号:CN1710374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510026822.8

    申请日:2005-06-16

    Abstract: 一种大型复杂曲面冲压薄壁件的柔性检具,上下两套对称布置的架体“井”字形架体通过长脚螺杆连接,架体四边配装可调螺杆,宽边方向的中心位置布有外螺纹套筒,旋入双头调节螺杆,而架体的长边对应搭接若干板条,其上布置带有可替换的模块量具或锁紧夹头或定位销的刻度支杆,在两个架体内侧平行布有两个坐标基准板,以读取刻度标杆对应坐标值,目测孔边界是否落在量具标出的公差带范围,以及通过塞尺等方式来检测零件的形位尺寸是否超差。本发明适用于大型复杂曲面冲压薄壁工件的检测,具有操作简便,通用性好,工艺柔性好的特点,避免了多次装夹引入的设置误差,缩短加工时间,从而提高加工质量,很好地满足薄壁零件在生产中的工艺需求。

    一种用于贮箱筒段环缝焊接的变尺寸环形内撑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90359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28197.1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贮箱筒段焊缝焊接的变尺寸环形内撑机构,包括:首单元、尾单元、至少两个关节单元、自锁单元、关节连接单元,所述环形内撑机构处于支撑状态时,所述首单元、所述尾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关节单元呈环形分布,所述自锁单元处于自锁状态,所述尾单元的驱动机构、所述关节单元的驱动机构沿相同的环向分别连接至相邻的所述关节连接单元,所述环形内撑机构的环形外侧用于支撑筒段;所述环形内撑机构处于回收状态时,所述自锁单元处于解锁状态。本发明实现了环形内撑机构的自动退出,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贮箱。

    一种重载四自由度船舶总段对接定位调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536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90452.5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载四自由度船舶总段对接定位调姿装置,涉及船舶制造领域,包括车体结构、行走系统、负载调整系统和液压系统,其中,所述行走系统能够带动所述车体结构进行单自由度运动,所述负载调整系统安装在所述车体结构上,所述负载调整系统由底部移动平台、主移动平台、Z向顶升支撑平台和球铰顶升平台自下而上布置组成,所述液压系统能够控制所述主移动平台进行三自由度运动。本发明能够有效应对超大尺寸和高负载的总段对接需求,可以在多种工况下运行,适用于不同场景,用一种成本低廉的方式,同时实现多个方向的运动能力,实现船舶总段(或分段的)拖移、合拢、对接、姿态调整。

    一种用于复杂曲面保形的二自由度柔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934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274299.X

    申请日:2024-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杂曲面保形的二自由度柔顺装置,涉及大型装备制造装配技术领域,包括:柔顺装置定平台以强连接形式与地面或静定平面连接;柔顺装置动平台通过面接触形式直接与零部件表面接触;柔顺支链以转动副形式的柔性铰链实现;刚性支链以沿传力路径分布为主;加载支链位于柔顺装置两侧,当加载支链两侧加载段受到外力输入时,驱动柔性铰链发生变形和转动,柔顺支链改变构型,带动柔顺装置动平台的移动和旋转;柔顺装置动平台通过柔顺支链的变形改变接触点位置,从而对零部件表面进行保形。本发明通过柔顺装置动平台的变形能力,能够对大型复杂曲面的零部件进行有效保形,并恢复其设计状态,在装配中不对装配部件的表面造成损坏。

    一种基于摆线减速器一体化机器人驱动关节及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81238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99468.9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摆线减速器一体化机器人驱动关节及机器人,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组件、内置无框电机组件、减速器组件,所述内置无框电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内部,所述减速器组件在所述外壳组件内部对称设置于所述内置无框电机组件的两侧,所述减速器组件与所述内置无框电机组件之间为传动连接,以将所述无框电机组件的旋转运动通过所述减速器组件传递输出至所述外壳组件外部实现减速增扭。本发明采用电机减速器一体化集成及双侧对称同步输出,使得关节结构轻量化、小型化、紧凑化,增加机器人运动的平稳性、可靠性、普适性,整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实用性,便利性更好。

    一种绳索与弹性杆件混合驱动的并联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421147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664964.2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绳索与弹性杆件混合驱动的并联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绳索模块、弹性杆驱动模块和末端动平台;所述绳索模块与所述弹性杆驱动模块作为柔性支链并联并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控制所述末端动平台的位姿。本发明通过绳索和弹性杆混合驱动,实现末端动平台的控制。相较于传统刚性并联机器人,其运动构件质量轻,更容易实现快速运动,并且具有被动柔顺性,人机交互操作安全性较高。除此之外,其结合了绳索与弹性板作为并联支链的优势,具备大的工作空间,较高的承载能力以及简易的控制方式。

    视觉位姿估计方法、系统、激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5584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12609.6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觉位姿估计方法、系统、激光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获取待测对象不同的两个待测特征。获取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的连体坐标系,发射单元用于向接收单元发射激光束且分别位于不同待测特征上。获取多个激光束形成的激光斑点图像,并通过单应变换将激光斑点在图像坐标系中的量化表征转化为在连体坐标系中的表征方程。建立连体坐标系之间的相对位姿计算模型,提出优化目标,并通过克罗内克积将优化目标函数转为对应矩阵和待求量构成的列向量的关系式。将非线性方程组转化为线性方程组,计算线性方程组的解。通过李群和旋量的数学工具计算目标函数相对于所求旋量的梯度矩阵,以线性方程组的解为初值通过牛顿‑拉夫森迭代获取最优解。

    一种多自由度调节的高精度船段自动装配对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0762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0163723.6

    申请日:2019-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自由度调节的高精度船段自动装配对接系统,涉及船舶制造和自动化装配技术领域,包括小车模块、地面轨道模块、传感测量模块和船段模块;所述小车模块安装在所述地面轨道模块的轨道滑槽里;所述传感器测量模块布置在所述船段模块的外围;所述船段模块中的移动船段安装在所述小车模块之上。本发明通过布置多台四自由度小车进行协同运动,结合测量设备进行数据融合,可以高效灵活地调整待合拢船段的位置和姿态。该系统为一个闭环系统,实时反馈测量数据,运动调整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为进行反复核实校验,提高了船段合拢装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整体装置布局精简,机构操作安全性得到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