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碳钢的生产方法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43380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1052828.2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碳钢的生产方法,其工艺路线包括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冶炼、LF炉精炼、RH炉精炼,所述的LF炉精炼包括以下步骤:1)钢水到达预处理位,吹氩至顶渣熔化后关氩气定氧;2)钢水进处理位后,加入渣料,吹氩搅拌至渣料熔化后加入碳素脱氧剂;3)降电极升温,并搅拌,吹氩;4)如埋弧不好或渣层过薄,加入渣料;5)LF结束升温后,搅拌,定氧;如钢液面上有大量电石渣泡沫,则继续升温,并搅拌至电石渣去除;LF搬出时加入熔渣改质剂。优点是:采用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LF‑RH‑铸机的工艺路线,转炉可以降低出钢温度至1660℃左右,降低转炉脱磷的压力,有利于转炉提高炉衬寿命。

    一种低碳铝钢钢水上小方坯铸机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55494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510034239.5

    申请日:2015-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铝钢钢水上小方坯铸机的处理方法,包括:1)钢水进LF炉后加入轧钢氧化铁皮;2)吹氩搅拌,加入硅铁、电石;再次吹氩搅拌,在渣样变色时,粗调整增碳剂;3)加热并吹氩搅拌,根据取样检验结果加入增碳剂和合金调整钢水成分;4)喂线前钢水中硫含量控制在0.013wt%以下,喂硅钙线量为1m/吨钢;5)首罐拉速为(最大拉速‑0.2m/min)~最大拉速之间等罐,其他罐次通过调整塞棒开度,控制拉速为最大拉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合理控制钢水成分及工艺参数,降低低碳铝钢钢水改小方坯钢水时的铸机水口结瘤率,经现场实际应用,结瘤率降低到由50%降低到1%以下,保证了生产顺利进行。

    一种挡渣塞的定位方法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95592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704430.7

    申请日:2013-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挡渣塞的定位方法,空炉时将转炉摇到出钢加镖角度,将挡渣塞加入到出钢口中,记录下挡渣镖车此时的前后位置;退出挡渣镖车,将转炉再向下摇一角度;再将挡渣塞加入到出钢口中,记录挡渣镖车此时的前后位置,并测量两次前后位置差值;其后每次更换出钢口后校镖时都将转炉摇到该角度,将挡渣塞加入到出钢口中,记录下挡渣镖车此时的前后及左右位置,然后将挡渣镖车向加镖的反方向移动前后差值的距离,即为出钢时的加镖位置。本发明既可提高挡渣成功率,准确控制钢水成分,减少钢水回磷,降低合金消耗,提高合金元素收得率;又能降低钢中夹杂物含量,提高钢包精炼效果;且有利于降低钢包耐材的侵蚀。

    一种真空循环脱气炉底部槽循环管的砌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54693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240797.9

    申请日:2011-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循环脱气炉底部槽循环管的砌筑方法,将制作的托板用固定卡卡到底部槽法兰下表面上,采用干砌,先砌下层、后砌上层循环管砖,砖缝小于1mm,两层砖间隙控制在0.5mm以下,循环管砖与循环管内壁之间留有30-50mm的留缝,留缝内填充耐火浇注料,并充分振动捣实,自然养护12h以上方可脱模,脱模后自然养护12h进行烘烤,砌筑完毕后48h后进行干燥烘烤。本发明可实现循环管的单独砌筑和更换,消除由于循环管侵蚀严重造成的底部槽拆除重砌的弊端,大幅度提高底部槽的寿命,延长底部槽的使用周期近一倍,有效缓解真空室的整备压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RH产能。

    一种无间隙原子钢的RH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68875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88372.1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一种无间隙原子钢的RH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碳终点氧值控制在250~500ppm,脱碳终点定氧后加入0.08~0.12kg低碳硅铁/t钢水,循环3~5分钟后定氧,根据氧值铝合金化,低碳硅铁的硅含量为75%~80%。无间隙原子钢的RH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Si]成品上限≥0.02%的无间隙原子钢;吹氩处理后硅≤0.008%。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轻中薄板坯铸机生产无间隙原子钢的絮流现象,降低钢板夹杂率。冷轧夹杂缺陷率由1.12%降低为0.56%。每浇次更换水口数量由平均5支减少到3支。按照铸机厚度170mm,铸坯平均宽度1600mm,更换水口前后各切除1.5m铸坯。每浇次减少因更换水口切除的铸坯=2×0.17×1.6×3×7.8=12.73t。

    一种转炉炼钢终渣改质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6141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010208782.X

    申请日:2010-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炼钢终渣改质剂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几种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金属Mg:30~50%;金属Al:10~30%;生石灰:15~35%;焦炭粉:5~15%;其添加顺序是:1)在转炉停吹后至出钢结束前加入转炉内,加入量为20~40kg/吨·渣;2)当转炉出钢结束后下渣量超过10kg/吨·钢时,在转炉出钢完毕继续在钢包渣面补加改质剂,补加量在1~5kg/吨·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质剂中Mg、Al、C可还原渣液中的FeO,同时Mg的氧化产物MgO及CaO的存在可显著提高炉渣粘度和熔点,如果下渣量偏大,可继续在钢包渣面补加改质剂,实现钢包顶渣的改质,提高钢水的纯净度。

    一种含磷无间隙原子钢的RH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60652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96224.2

    申请日:2013-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铸精炼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磷无间隙原子钢的RH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RH钢水镇静前先加入低碳磷铁,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真空室抽空2-3分钟后,根据氩站样磷含量加入低碳磷铁,磷成分按成品上限减0.003%进行控制;2)根据过程样进行合金化,如磷成分未达到钢种要求的下限,则按照磷成分下限加0.002%补加低碳磷铁;3)合金化结束后,保证净循环时间不小于5min;停止真空处理,在插入管区域渣面上加入200-250kg转炉熔渣还原剂对顶渣进行改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消除在钢水镇静后加入低碳磷铁带来的不利影响,冷轧夹杂缺陷率由1.53%降低为0.43%。

    一种立式轧机入口共用诱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2862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89276.2

    申请日:2012-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式轧机入口共用诱导装置,由固定托架、导卫体、上托臂、下托臂、导辊、导辊开口度调整机构及导卫体水平移动机构组成。钢坯在上、下托臂及侧挡板组成的空间内运行,通过导辊和侧挡板引导钢坯正确咬入轧机。变换轧制规格时,转动调整手柄,上托臂带动上导辊抬起至适应新规格要求。托臂伸入内机架上的两轧辊间,换辊时导板体向后移位,托臂连同导辊退出轧辊及内机架牌坊,因此换辊不必更换导卫装置,可显著缩短换辊时间,提高轧机作业率,并极大延长导卫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备件储备量和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避免轧件表面的划伤缺陷,提高轧制成品的实物质量。

    一种连铸过程中稀土合金的加入装置及加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5415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88488.6

    申请日:201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过程中稀土合金的加入装置及加入方法,在钢水罐浇注过程中,对中间包长水口壁上进行钻孔,然后将连接有金属三通管的接头插入孔洞中,向金属三通管斜管内吹入惰性气体,喂线机将惰性气体保护下的稀土包芯线穿过金属三通管及接头喂入钢液中。本发明喂入的稀土在钢中的分布均匀,形成的细小夹杂物易于聚集和上浮,对硫化物变质效果显著,柱状晶及偏析区域更小,从而可有效净化钢液。同时可避免连铸板坯内弧1/4范围内的卷渣及板片的纵裂缺陷,彻底消除结晶器喂稀土时漏钢的危险。且稀土加入量可随意调整,从而满足各种连铸宽厚比板坯及先进铸轧技术的稀土加入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