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系统的可视化监控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7283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217462.5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系统的可视化监控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分布式系统的节点路由表,获取所述分布式系统的节点层级,采用正多边形分形图表示所述分布式系统的节点层级结构,所述分形图中的一个子分形图对应所述分布式系统的一个节点,每个子分形图采用虚线绘制;获取分布式系统当前任务的子任务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基于所述子任务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获取每个子任务的运行资源对应的运行节点,在所述分形图中查找所述运行节点,将所述运行节点对应的子分形图绘制为实线图;实时获取每个运行节点的监控信息,基于所述监控信息,在所述运行节点对应的子分形图的边线上绘制显示所述监控信息。

    一种恶意代码分类结果的精确度验证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17447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56849.7

    申请日:2020-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恶意代码分类结果的精确度验证方法及装置,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恶意代码分类方法耗费时间和资源且效率较低的问题。方法包括:获取包含恶意代码的原始文件,并基于原始文件建立样本数据集;构建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并基于样本数据集对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最优网络结构;基于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最优网络结构对待预测原始文件中的恶意代码进行分类,得到恶意代码的分类结果,并验证恶意代码分类结果的精确度,实现了恶意代码的分类和对分类结果的精确度验证,提高了恶意代码的分类效率及可靠性。

    在物联网中使用稀疏测量矩阵的压缩数据收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633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40389.6

    申请日:2019-12-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无线数据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物联网中使用稀疏测量矩阵的压缩数据收集方法。本发明一方面优化稀疏测量矩阵,另一方面使用合适的动态分簇协议,将稀疏测量矩阵的选择与路由协议相结合,保证数据采集的均匀性的同时,有效的减少了数据丢失对数据收集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数据收集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自适应性强:由于物联网系统具有复杂的无线链路结构,无线链路不稳定的情况经常发生,而链路不稳定对稀疏测量矩阵的设计有直接的关系,本发明采用稀疏测量矩阵和分簇路由协议同时优化的方式,能够解决链路不稳定对无线传感器节点数据收集的影响,具有自适应性。

    基于改进无迹卡尔曼粒子滤波的RAIM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6770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40626.9

    申请日:2019-12-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全球卫星导航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进无迹卡尔曼粒子滤波的RAIM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为实现在非高斯观测噪声环境下有效开展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通过在粒子滤波方法中引入改进后的无迹卡尔曼滤波,通过改进无迹卡尔曼滤波实现粒子滤波中更合理的状态预测和建议密度计算,能够有效避免粒子退化现象,在保障粒子滤波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方法对非高斯观测噪声环境的适应性的同时,也减少了引入无迹卡尔曼粒子滤波所带来的计算量,保证了算法运算效率。因此,该方案既改善粒子滤波退化问题,同时保障该方法对非高斯观测噪声的适应性,通过对无迹卡尔曼滤波的改进也减少来由其导致的计算量。

    基于细粒度特征语义网络的系统接口时序知识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6036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314437.7

    申请日:2018-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软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细粒度特征语义网络的系统接口时序知识分析系统,其包括:构建嵌入式系统测试故障集;在嵌入式系统测试故障集中搜索接口关键问题,分析提取与时序相关的故障,初步形成时序相关的接口故障集;在嵌入式系统测试故障集中搜索与时序关键的故障,分析提取与接口相关的故障,形成接口相关的时序故障集;两个故障集合并形成接口时序故障集;根据时序故障库中的故障类型,利用基于细粒度特征语义网络的方法,提取接口时序关键影响因素,形成嵌入式系统接口时序知识集。由此得到的嵌入式系统接口时序知识可实现测试知识的继承,且具有可扩展性,便于测试知识的推送,提升测试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