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68869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86061.1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F工序折罐钢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折罐钢水折罐前温度控制要求大于钢种液相线90-120℃;折罐前向折罐钢水表面加入碳化稻壳;在折罐前将接收罐底吹氩打开,向接收罐内加入碳化稻壳;折罐过程中,钢水注流要远离接收罐水口500-900mm;折罐钢水罐距接收罐高度控制在1000mm以内;折罐进入LF炉处理,钢水处理前期造渣材料以预熔精炼渣为主,渣料加入以少量、多批次为原则;在LF炉升温前5-8min采用415V及以下低电压操作。优点是:折罐钢水吹开情况正常,钢水温度保持在液相线50℃以上,适宜LF处理,成分均能满足要求,避免了尤其以N成分为标志的成分超标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3451351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86171.8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5/30
Abstract: 一种低氧压转炉炼钢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低氧压转炉炼钢方法,其特征在于,实际供氧流量达不到目标要求的氧气流量时,供氧低氧压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0.75Mpa≤氧压<0.85Mpa、0.65Mpa≤氧压<0.75Mpa、<0.65Mpa,根据氧压的不同,调整氧枪枪位位置,调整轻烧白云石和活性白灰加入量和拉碳时间。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低氧压时能实现吹炼平稳、安全生产;避免因低氧压造成生产中断或耽误工程进度;减轻高氧化性炉渣对炉衬的侵蚀;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2912080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25836.7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薄板坯连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低碳低硅低锰钢的LF处理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和转炉冶炼,其特征在于,转炉冶炼出钢后直接进入LF炉精炼,通过持续吹氩脱碳,钢水在LF炉内改质后即直接开始连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生产此钢种的成本,相比RH-LF双联法,生产成本降低37.5元/吨。相比RH直上方式,生产罐数由一浇次7罐增加为一浇次12罐,钢板夹杂缺陷率降低。减少了中薄板坯铸机生产此钢种出现的絮流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594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087469.4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镁碳砖残砖表面脱碳层的处理方法,转炉停炉前利用冶炼泡沫渣对炉衬进行洗炉操作;吹炼终点后立即对炉衬进行氧气流清洗作业;倒渣后对炉体内进行打水溅渣,利用氧枪吹氮对水流进行雾化处理;停炉后喷水对镁碳砖进行水化处理,并由低到高调整枪位,利用水雾对镁碳砖炉衬进行清洗和粉化;镁碳砖残粉倒出后,对镁碳砖炉体进行吹氮清扫和检查。本发明利用泡沫渣进行洗炉操作,可有效地将转炉内壁上残钢、残渣清除掉;利用氧气吹扫、雾化水水化和粉化处理,去除炉衬镁碳砖表面的Al3C4脱碳层,从而减少碳化铝对再生镁碳砖的影响,提高再生镁碳砖的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647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94207.8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沸腾钢脱氮效率的方法,转炉出钢过程中及RH处理周期内,严禁加入任何含铝原材料以及脱氧剂;提升气体流量控制在1-6min为100-120Nm3/h,7min后140-160Nm3/h;钢水中过剩氧值不小于450ppm;深真空时间不小于12min;钢水镇静后净循环时间不小于5min。本发明可以使钢中的氮含量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RH炉的脱氮效率,降低钢中氮含量,确保钢种氮含量不超标。
-
公开(公告)号:CN105200191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250743.4
申请日:2014-06-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量下渣钢水LF工序快速增碳的方法,钢水到达LF精炼位后,先测渣厚,后对钢水和钢渣进行脱氧,脱氧后钢中Als≥0.020%或定氧值<10ppm;对钢水升温至钢水温度≥钢种液相线温度+70℃;将电极降至钢渣表面并标记高度;继续下降电极至(渣厚+500)mm~(渣厚+1000)mm。控制吹氩流量在20~50Nm3;根据增碳量ppm=-400+0.5×插入深度+200×吹氩时间,确定吹氩时间。本发明可有效避免以N成分为标志的成分超标现象,杜绝钢水热回收或改钢处理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2560005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110403474.7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包精炼炉钢水起翻效果判定处理方法,起翻点钢水翻起的范围大于钢水罐罐口直径15%,起翻等级为3级,在LF炉处理;达到钢水罐罐口直径的10%-15%为2级,在LF炉处理,且延长脱S和补C处理时间;小于钢水罐罐口直径的10%为1级,先在LF炉进行升温、均匀钢水成份和温度后,再倒至RH处理;起翻点钢水静止不动为0级,直接倒RH处理。现场指挥人员可据此确定钢水的处理方式,增加LF炉处理钢水的数量,提高LF炉的作业率和利用率,每年可避免57罐在LF炉能够处理的罐次倒到RH处理的现象,从而极大节省处理费用,降低精炼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743539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14686.6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板坯连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结晶器内流场方向和强度的方法及流场强度指示仪,其特征在于,利用流场强度指示仪对浇铸过程中的结晶器内流场的强度和方向进行监控,对结晶器内钢渣界面剪切卷渣可能作出定性分析,作为结晶器相关参数调整的依据。所述流场强度指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挂架、水平脚座、挂钩和测流板,所述测流板是由指针、挂环、连杆和浮子组成的一体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者可以针对不同的钢种、不同的拉速、不同的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和吹氩气流量等情况进行检测,得出不同条件下结晶器内流场的变化规律,进而可以对结晶器内钢水的流动方式进行调整、控制和优化,提高铸坯的内部外部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594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10087469.4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镁碳砖残砖表面脱碳层的处理方法,转炉停炉前利用冶炼泡沫渣对炉衬进行洗炉操作;吹炼终点后立即对炉衬进行氧气流清洗作业;倒渣后对炉体内进行打水溅渣,利用氧枪吹氮对水流进行雾化处理;停炉后喷水对镁碳砖进行水化处理,并由低到高调整枪位,利用水雾对镁碳砖炉衬进行清洗和粉化;镁碳砖残粉倒出后,对镁碳砖炉体进行吹氮清扫和检查。本发明利用泡沫渣进行洗炉操作,可有效地将转炉内壁上残钢、残渣清除掉;利用氧气吹扫、雾化水水化和粉化处理,去除炉衬镁碳砖表面的Al3C4脱碳层,从而减少碳化铝对再生镁碳砖的影响,提高再生镁碳砖的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66202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230266.0
申请日:2013-06-1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超低碳钢絮流的方法,转炉铁水比>88%,出钢温度控制在1700-1750℃,并根据出钢氧值向钢渣表面加入铝粉,吹氩30-60s;RH脱碳后,按吨钢0.18-0.2kg的比例加入硅铁,净循环3min后根据定氧值加入铝线段终脱氧和调整钢水铝成分,按0.37-0.40kg/吨钢向真空室中吹入CaO与CaCO3混合物,破空到开浇时间控制在25-31min。本发明可减少水口消耗,使每个浇次换水口数由2支减少为1支;塞棒的开口度可保持在75-85mm之间,有利于夹杂物的上浮,加快上浮速度,提高钢水的可浇性,避免IF钢在浇注过程中出现的絮流现象,提高钢的内在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