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12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19580.5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材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韧性的马氏体钢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韧性的马氏体钢,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C:0.023%~0.05%,Cu:1.5%~2%,Ni:8.59%~9%,Mn:0.55%~0.6%,Cr:0.85%~0.9%,Mo:0.85%~0.9%,V:0.2%~0.25%,Y:0.013%~0.047%,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引入钇元素,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改性杂质,净化钢液,另一方面钇与杂质形成的稀土氧化物存在于马氏体钢基体中,能够有效的提高马氏体钢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10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23039.3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浦项(张家港)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包内污染物去除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步骤为:在钢包精炼工程,经AOD精炼后的钢水通过钢包转送至下一工序前,首先往装有钢水的钢包内投入低熔点覆盖剂和化渣剂;接着通过钢包底部的底吹装置底吹惰性气体对钢包内的钢水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污染物在低熔点覆盖剂和化渣剂的作用下形成覆盖于钢水表面的钢渣;最后通过扒渣机将钢水表面覆盖的钢渣去除。上述钢包内污染物去除方法能够达到钢水纯度改善、极低成分占比控制的目的,降低废品率,而且使用该方法不会影响正常生产流程及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4331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07988.0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湖南钢铁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1C7/04 , C21C7/10 , C22C33/04 , C21C7/0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08 , C22C38/18 , C22C38/26 , C22C38/24 , C22C38/28 , C22C38/22 , C22C38/40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钢中夹杂物的炼钢方法及其制备得到的钢材,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炼钢方法,在转炉出钢合金化过程中使用Ca含量较低的低碳硅铁,避免了向钢液中引入Ca元素而导致生成大尺寸钙铝酸盐夹杂物,配合对LF精炼终渣碱度、精炼时间的控制,实现了对Al2O3夹杂物的充分去除,同时在LF精炼过程中采用稀土合金微处理的方式替代了传统的钙处理工艺,一方面使钢液中氧含量更低,另一方面稀土元素也会形成高熔点夹杂物,通过带有合理的“堰”、“坝”结构的中间包而被去除。本发明所得钢材中各类夹杂物的金相评级都在0.5级以下,拉伸实验中断口存在夹杂物的比例低至21%以下,最低能够达到0。
-
公开(公告)号:CN1191210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95597.7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宁波爱天汽配有限公司
IPC: C22C38/36 , C22C38/34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0 , C22C38/32 , C21D1/18 , C21D6/00 , C21C7/06 , C21C7/04 , C22C3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金钢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腐蚀活塞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合理的配方设计和制备工艺,制备出一种耐腐蚀活塞杆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C:1.8%‑2.8%,Cr:8%‑12%,Si:2.1%‑3.5%,Mo:0.3%‑0.8%,Cu:1.5%‑3.5%,Mn:0.2%‑0.6%,B:0.01%‑0.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在熔炼过程中加入除杂剂进行除杂;相较于传统的钢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这是由于配料进行熔融处理后得到的钢液采用除杂剂进行处理,利用除杂剂优异的吸附能力,将钢液中的氧、氢以及浮游的氧化夹渣进行吸附并去除,提高了钢液的纯度,进而减少了浇铸后合金钢材料的杂质,提高了合金钢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5747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080107501.3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无取向性电磁钢板,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0050%以下、Si:0.10~1.50%、Mn:0.10~1.50%、sol.Al:0.0050%以下、N:0.0030以下、S:0.0040%以下、以及O:0.0050~0.0200%,含有从由La、Ce、Zr、Mg及Ca构成的组中选出的1种以上的元素,合计0.0005~0.0200%,剩余部分为:Fe及杂质,适当氧化物的个数密度N为3.0×103~10×103个/cm2,并且,含La等氧化物的个数密度n满足n/N≥0.01。
-
公开(公告)号:CN11578663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1612157.0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感应炉冶炼高纯铁铬铝合金的方法,包括装炉、真空加热、精炼脱气、合金化、浇注出钢过程;所述装炉过程:在坩埚底部铺撒铁红,铁红加入量根据原料中C的代入量按O/C比为1.0~1.5计算;所述精炼脱气过程:根据坩埚容量M确定精炼时间t1,t1=(0.03~0.04)M+12,其中,t1的单位为min、M单位为kg;所述合金化过程:合金化时间t2根据坩埚容量M确定,t2=(0.02~0.025)M+3,其中,t2的单位为min、M单位为kg。本方法不同坩埚容量根据经验公式可计算精炼时间、合金化时间,充分将此合金内气体控制在较低水平且充分保证成分的均匀性;出钢过程采用低过热度浇注,尤其是使用规定结构锭模,充分保证铸锭成分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5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47204.6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RH浸渍管喷粉生产超低硫IF钢的炼钢方法,其方法工艺为: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转炉出钢各成分含量为碳含量0.025~0.055wt%,硫含量0.01~0.03wt%,氮含量0.003~0.007wt%;转炉出钢温度1570℃~1670℃;RH精炼中,为RH上升管新增水平喷粉管路,可起到吹氧脱碳、喷粉脱碳和喷粉脱硫等效果,粉剂由上升管进入钢液内部并参与反应。本方法可以在IF钢冶炼过程省略铁水预处理,达到降低成本,高效冶炼等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256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94898.9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管式真空精炼设备,涉及钢水炉外精炼设备领域,包括真空料斗和钢包,真空料斗上设置有浸渍管,浸渍管内开设有吹气通道,吹气通道的一端连接有氩气吹气装置,吹气通道的开口方向朝向真空料斗的内侧方向;钢包开设有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盛放钢水,浸渍管位于钢水中,钢包内设置有导流件,导流件对应吹气通道的位置设置,通过设置有吹气通道和导流件,可以提高钢水的流速且能够实现钢水的整体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8109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48058.1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联峰钢铁(张家港)有限公司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炼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镁碳质造渣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在转炉使用的方法。通过对钢厂连铸工序废弃中包翻包后得到废镁质耐材,分类、破碎后,将破碎好的废镁质干式料、焦粉、粘接剂,按比例进行配料,混合均匀后,制块,烘烤,制得镁碳质造渣材料。在转炉加废钢时,与废钢一起加入转炉内使用。本发明制得的镁碳质造渣材料在转炉使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解决了钢铁厂废弃耐材、副产品不易回收消耗带来堆存占用场地问题。实现了钢铁厂废旧资源二次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485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42262.8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Te脱除钢中残余元素Sb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惰性气氛、冶炼温度为1530~1680℃下,将含有残余元素Sb的钢熔清;再在熔清的钢液中进行脱氧处理后,向其中加入Te颗粒,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搅拌后,即可使钢液中残余元素Sb的脱除率达10.6~36.3%;该方法与传统的稀释法、钙反应法、硫化物熔剂处理法和减压处理法等方法相比,具备对铁矿石品位要求低、更容易控制钢的成分、避免了钢液中增S以及免去了除渣操作等优点;同时,克服了洁净钢的生产对设备要求高、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等缺点。本发明操作十分简便,省略了许多繁琐的冶炼过程,让生产过程变得更简单可控,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