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热轧高强钢板翘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572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19759.1

    申请日:2024-08-15

    IPC分类号: C21D8/02 C21D11/00 B21B37/7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避免热轧高强钢板翘曲的方法,将热轧后高强钢板的冷却过程分为对称冷却阶段和非对称冷却阶段,其中,热轧后卷取前阶段为对称冷却阶段,高强钢板上下表面温度场对称分布,卷取阶段为非对称冷却阶段,高强钢板上下表面的温度场以及外加应力场非对称分布;通过约束高强钢板相变过程中性面两侧的温度场分布,使高强钢板尽可能在对称冷却段完成相变、限制高强钢板在非对称冷却阶段的相变转变量,进而控制相变后高强钢板沿厚度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分布形态,从而避免热轧高强钢板翘曲。本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热轧高强钢板产品的平直度控制问题。

    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35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55269.4

    申请日:2024-09-09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包括电池箱、第一固定板、喷淋组件、电池和热管,其中,电池箱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将电池箱的内腔分隔为顶腔和底腔;喷淋组件贯穿第一固定板,喷淋组件同时向顶腔及底腔喷淋换热介质;电池插接在第一固定板上,且电池位于顶腔内的长度小于位于底腔内的长度;热管贯穿第一固定板。本发明通过在电池箱中设置喷淋组件,并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用于放置电池,如此喷淋组件可向电池进行喷淋,以对电池进行降温或升温;同时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热管,其可均衡电池箱中的换热介质温度,从而保证对电池整体的加热或散热,具有良好的均温性能,且提高了加热或散热效率。

    一种可折展机翼的扑翼飞行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287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33981.1

    申请日:2024-09-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展机翼的扑翼飞行器,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机身、摄像头、控制模块、折展机构、机翼机构和尾翼机构,其中机身包括鸟型机架,鸟型机架的内侧从头到尾通过螺钉依次固定有第一椭圆支架、两组第二椭圆支架、第三椭圆支架和第四椭圆支架;其中控制模块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顶部安装有电池组件和电路板,固定支架的底部安装有双轴电机;其中折展机构分布在机身的两侧,折展机构包括阶梯轴一,阶梯轴一的中部安装有联轴器,联轴器的中部设置有传动球面杆,传动球面杆的端部通过球面副连接有球面杆组件,通过对整个机翼完成收拢运动,方便整个飞行器的收纳,进而便于对飞行器进行折展携带。

    一种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257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1006.3

    申请日:2024-07-2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含镧盐和钴盐的混合盐水溶液;制备含氢氧化物的碱性水溶液;搅拌下,将碱性水溶液滴加到混合盐水溶液中,得到pH=14的悬浊液,将悬浊液继续搅拌30~60min;将悬浊液进行水热反应,沉淀物经过洗涤、干燥后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脱硫催化剂。本发明的脱硫催化剂为含氧化镧、氧化钴的复合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碱性位点,因而其具有更高的催化脱硫效果。本发明的脱硫催化剂应用在吸附脱除羰基硫的反应中,表现出更优异的脱除硫性能,可以实现煤气精脱硫,达到源头减排目标,避免羰基硫对管道或设备造成的腐蚀、减轻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损伤。

    一种三维分层级氮掺杂石墨烯微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1108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211325573.2

    申请日:2022-10-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分层级氮掺杂石墨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以磺化聚苯乙烯球、双氰胺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和模板法处理工艺制备磺化聚苯乙烯‑石墨烯/双氰胺前驱体,然后控制高温处理工艺,得到具有三维分层级结构的氮掺杂石墨烯微球。本发明利用磺化聚苯乙烯球和双氰胺,协同调控微球的孔结构,获得微孔‑介孔‑大孔的分层级结构,所得微球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有利于电解液渗透。微球材料独特的三维结构和杂原子氮能够改善锂(钠)离子存储和传输,氮掺杂石墨烯基体可以通过多重物理限制有效地抑制“多硫化物穿梭”,同时杂原子氮的掺杂可以有效改善材料导电性并增强基底对多硫化物的吸附能力,有效提高材料整体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超谐动力学模式驱动的转轴疲劳裂纹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124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210641952.6

    申请日:2022-06-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谐动力学模式驱动的转轴疲劳裂纹定位方法,通过动力学模式分解提取因疲劳裂纹呼吸作用非线性引起的超谐动力学模式,并将其转换到不同的尺度空间,利用多尺度超谐动力学模式信息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转轴裂纹损伤指标,通过损伤指标的峰值分布判定裂纹的位置。本发明仅需测试运行状态下的转轴系统多测点振动响应,无需健康转轴的模型参考,也不需要测试健康状态下的振动信息,且可以避免转轴上的阶梯、沟槽以及转子不对中等因素的干扰,具有噪声鲁棒性好、快速可靠的优点,适用于转轴系统的在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