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07210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010291623.0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中小型取向硅钢脱碳退火线MgO涂层控制方法及设备,包括MgO涂层液的配制和MgO涂层液的涂覆方法及设备以及MgO涂层涂覆过程中的控制工艺,其涂覆时上喷管的喷孔在喷管的正下方,距涂层辊水平距离100~130mm,下喷管的喷孔设在朝向涂层辊一侧的斜上方,距涂层辊水平距离70~100mm,与竖直方向成40°~60°,机组速度1~20m/min,涂层辊压力0~0.9KN,MgO涂层液的流量0.2~26m3/h。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方法配制的MgO涂层液均匀,水化率恒定;采用本专利方法可实现200~600mm取向硅钢窄带的MgO涂层液在整个循环喷涂过程中的连续性;采用本专利方法可保证钢板上下表面MgO涂层厚度和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3436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97244.4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冶炼及连铸→热轧→酸洗→一次冷连轧→常化酸洗→二次冷轧→中间火→三次冷轧→脱碳退火及涂Mg0→高温退火→涂绝缘层及热拉伸平整退火。本发明无需添加其他合金元素,通过在钢中残余适量Als,即可实现板坯低温加热技术;热轧板预处理与常化工艺配合,使最终产品磁性能大幅提高;板坯低温加热及热轧板一次冷连轧,可提高生产成材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102142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248760.3
申请日:2009-12-2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耗型GO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工艺为冶炼-连铸-板坯加热-热轧-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涂退火隔离剂-高温退火-涂覆绝缘应力涂层-热拉伸平整退火-成品,铸坯加热至1250~1300℃,中间脱碳退火温度750~900℃,脱碳时间2~8min;退火后钢板中C含量控制在27ppm以下;二次冷轧至成品厚度0.22~0.35mm;涂敷MgO隔离剂;然后高温退火工艺形成厚度适宜、质量良好的氧化膜及良好的玻璃膜底层,再进行涂覆绝缘应力涂层及热拉伸平整退火,最终生产出成品硅钢。本发明通过调整冶炼成分,降低了铸坯加热温度,省略高温退火前的初次再结晶退火工序,简化生产,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可生产出铁损低,磁感高的取向硅钢。
-
公开(公告)号:CN101748253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29770.8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GO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冶炼-连铸-热轧-一、二次冷轧-高温退火,其特点是在两次冷轧之间进行一次冷轧板的中间退火,退火工艺为:采用快速升温法,升温速度为15~35℃/s,退火温度为850~1150℃,保温时间2.5~5.5min,保护气氛为20%H2+80%N2,露点为35~60℃;二次冷轧后先在冷轧板表面涂敷Al2O3隔离剂再进行高温退火。本发明低温GO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降低了板坯加热温度,减少吨钢能耗,节约能源;通过中间退火过程的特殊工艺,用Al2O3作为高温退火的隔离剂,省掉了脱碳退火工序,大大降低了能耗和生产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1393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13116.0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8/12 , C22C38/34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0 , C23C8/26 , C21D1/18 , C21D1/26 , C21D3/04 , C21D1/74 , C21D9/00 ,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AlN抑制能力的低温Hi‑B钢生产方法,包括热轧工艺计算AlN的固溶温度及铸坯加热温度下AlN的固溶量,钢坯加热温度为1199~1229℃,加热时间为120~135min,常化选择奥氏体相含量最多时的温度1050~1150℃作为常化加热温度,保温时间2~4min,之后开始空冷,空冷到890±10℃开始淬入95~100℃水中快冷,渗氮工艺调整渗氮工艺中实际渗入的氮含量,保证先天和后天AlN抑制剂总量的恒定,渗氮温度为750~820℃,渗氮时间依据需要渗入的N含量来定,渗氮气氛为干的75%H2+25%N2加4~14%的NH3,本发明依据低温Hi‑B钢成分中Al、N含量、铸坯加热温度来调整渗氮退火工艺中渗入的N含量的方法,来保证先天和后天氮化物抑制剂总量的稳定性及抑制能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8139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13116.0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8/12 , C22C38/34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0 , C23C8/26 , C21D1/18 , C21D1/26 , C21D3/04 , C21D1/74 , C21D9/00 ,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AlN抑制能力的低温Hi‑B钢生产方法,包括热轧工艺计算AlN的固溶温度及铸坯加热温度下AlN的固溶量,钢坯加热温度为1199~1229℃,加热时间为120~135min,常化选择奥氏体相含量最多时的温度1050~1150℃作为常化加热温度,保温时间2~4min,之后开始空冷,空冷到890±10℃开始淬入95~100℃水中快冷,渗氮工艺调整渗氮工艺中实际渗入的氮含量,保证先天和后天AlN抑制剂总量的恒定,渗氮温度为750~820℃,渗氮时间依据需要渗入的N含量来定,渗氮气氛为干的75%H2+25%N2加4~14%的NH3,本发明依据低温Hi‑B钢成分中Al、N含量、铸坯加热温度来调整渗氮退火工艺中渗入的N含量的方法,来保证先天和后天氮化物抑制剂总量的稳定性及抑制能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85587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86138.8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Hi‑B钢脱碳退火板氧化生成物比例的方法,通过氢水分压比建立脱碳退火工艺露点温度与氧化生成物比例之间的关系,通过脱碳退火露点温度的控制,实现脱碳退火板氧化生成物比例的控制。所述露点温度与氧化生成物比例之间通过如下关系建立联系:露点温度与分压比PH2O/PH2之间的关系;脱碳退火温度下,氧含量与分压比PH2O/PH2之间的关系;氧含量与氧化生成物Fe2SiO4和SiO2之间的关系。本发明实现了脱碳退火露点温度与氧化生成物比例之间的对应关系,使抽象的氧化层变的更直观;使脱碳退火氧化生成物比例的控制从定性转变到定量;为良好的玻璃膜底层的形成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76933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0451110.4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取向硅钢冷轧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制取向硅钢冷轧边裂的轧制方法。1)采用水浴加热装置进行钢卷预热;2)将1.80mm~2.30mm厚常化钢板冷轧至成品厚度;3)第1道次至第3道次轧机两侧均采用500L/min~600L/min低供乳量;第4道次至成品道次轧机两侧采用1000L/min~2000L/min高供乳量;4)成品道次工作辊粗糙度为0.2μm~0.4μm,零凸度轧制;5)各道次采用微应力方式调整As‑U‑Roll和一中间辊重叠量调控。在保障轧材抗裂性和时效温度前提下提高其冷轧效率和成材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8107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76053.9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化后免酸洗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路线为:冶炼→连铸→热轧→常化退火→拉伸矫直→抛丸→冷轧→脱碳退火→渗氮→涂MgO→高温退火→热拉伸平整及涂绝缘膜;本发明在常化退火后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且效率高、效果好、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与常规工艺相比,省去了酸洗及后续废酸处理工作,排除了酸雾对环境的污染,消除了取向硅钢带因酸洗而产生的潜在缺陷,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848058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147767.5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18 , C21D8/12 , C21C5/30 , C22C33/04 , C22C38/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夹杂缺陷率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冶炼:转炉冶炼全程吹氩,转炉炉后终点控制:C≤0.040%;P≤0.011%;S≤0.005%;吹炼过程渣的碱度为3.0~3.5;渣厚≤80mm;出钢终了时挡渣;并计算高磁感取向硅钢实际冶炼成分的液相线宽度;利用计算的液相线宽度结果,控制中间罐内钢水过热度,凝固过程的温度控制在90~130℃;连铸过程中投入电磁搅拌,连铸后铸坯热送,铸坯温度控制在≥700℃。优点是:可实现快速精确地计算冶炼成分的液相线宽度,根据计算结果合理设计连铸的工艺参数,有效地控制住了钢板中的夹杂数量,提高了成材率,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