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0346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69430.5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取向硅钢冷轧加工性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为:冶炼、连铸、热轧、常化、酸洗、冷轧、脱碳渗氮、涂MgO、高温退火、涂绝缘层及热拉伸平整;粗轧中坯厚度35‑45mm,两段常化后进行带钢横向分段式冷却水分布。本发明通过对热轧中坯厚度、终轧温度及卷取温度,常化冷却水量及控制方式的调控,使轧前表层晶粒尺寸降低5‑10μm、珠光体体积分数降低6%,轧材冷轧加工性明显改善、成材率可提高8%以上。通过后续冷轧、脱碳退火和高温退火等工序处理,可保证完善的二次再结晶组织及良好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1393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13116.0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8/12 , C22C38/34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0 , C23C8/26 , C21D1/18 , C21D1/26 , C21D3/04 , C21D1/74 , C21D9/00 ,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AlN抑制能力的低温Hi‑B钢生产方法,包括热轧工艺计算AlN的固溶温度及铸坯加热温度下AlN的固溶量,钢坯加热温度为1199~1229℃,加热时间为120~135min,常化选择奥氏体相含量最多时的温度1050~1150℃作为常化加热温度,保温时间2~4min,之后开始空冷,空冷到890±10℃开始淬入95~100℃水中快冷,渗氮工艺调整渗氮工艺中实际渗入的氮含量,保证先天和后天AlN抑制剂总量的恒定,渗氮温度为750~820℃,渗氮时间依据需要渗入的N含量来定,渗氮气氛为干的75%H2+25%N2加4~14%的NH3,本发明依据低温Hi‑B钢成分中Al、N含量、铸坯加热温度来调整渗氮退火工艺中渗入的N含量的方法,来保证先天和后天氮化物抑制剂总量的稳定性及抑制能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8139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13116.0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8/12 , C22C38/34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0 , C23C8/26 , C21D1/18 , C21D1/26 , C21D3/04 , C21D1/74 , C21D9/00 ,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AlN抑制能力的低温Hi‑B钢生产方法,包括热轧工艺计算AlN的固溶温度及铸坯加热温度下AlN的固溶量,钢坯加热温度为1199~1229℃,加热时间为120~135min,常化选择奥氏体相含量最多时的温度1050~1150℃作为常化加热温度,保温时间2~4min,之后开始空冷,空冷到890±10℃开始淬入95~100℃水中快冷,渗氮工艺调整渗氮工艺中实际渗入的氮含量,保证先天和后天AlN抑制剂总量的恒定,渗氮温度为750~820℃,渗氮时间依据需要渗入的N含量来定,渗氮气氛为干的75%H2+25%N2加4~14%的NH3,本发明依据低温Hi‑B钢成分中Al、N含量、铸坯加热温度来调整渗氮退火工艺中渗入的N含量的方法,来保证先天和后天氮化物抑制剂总量的稳定性及抑制能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2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87513.7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短流程常化方法,将热轧钢板以18~23℃/s的速度升温至1080~1120℃并保温20~30s,随后以15~20℃/s的速度缓慢冷却至室温,整个热处理过程的气氛为N2。本发明采用一段式升温‑保温‑缓冷工艺对热轧板进行常化处理,以获得与常规二段式常化工艺相同的常化晶粒组织及析出物分布状态,进而在确保后期冷轧、脱碳渗氮及高温退火工序的顺利进行,以及成品磁性能合格率的基础上,解决了常规二段式常化工艺常化时间长、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8107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76053.9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化后免酸洗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路线为:冶炼→连铸→热轧→常化退火→拉伸矫直→抛丸→冷轧→脱碳退火→渗氮→涂MgO→高温退火→热拉伸平整及涂绝缘膜;本发明在常化退火后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且效率高、效果好、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与常规工艺相比,省去了酸洗及后续废酸处理工作,排除了酸雾对环境的污染,消除了取向硅钢带因酸洗而产生的潜在缺陷,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65304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154601.8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短流程制备方法,属于钢铁冶金领域。所述取向硅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Si:3.1~3.2 wt.%、Al:0.025~0.030 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方法,包括冶炼及连铸→热轧工艺→冷轧工艺→渗氮工艺→高温退火工艺。采用本发明设计的短流程工艺可以大幅度减少合金元素的投入,使初始成分尽可能的纯净化。另外,本发明设计的制备工艺还可以在起到节能减排的同时极大程度地提升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6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60901.9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3C8/26 , C23C8/80 , C23C8/02 , C21D1/2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0 , C21D1/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渗氮法取向硅钢色差缺陷的方法,(1)采用环形炉进行高温退火,装炉时在钢卷上方放一块保护板,保护板的直径与钢卷直径相同;(2)通入N2+H2的混合气体,以大于60℃/h的速度快速升温到350~400℃,以20~30℃/h的速度慢升温到650~750℃,保温3~10小时去除结晶水,控制露点小于零;(3)之后气氛不变,以10~20℃/h的速度缓慢升温到950~1050℃发生二次再结晶;升温到980~1080℃形成硅酸镁底层;升温至1200℃后换成纯H2气氛,保温3~10小时净化基体内的S和N;本发明采用高温退火钢卷上方加保护板和优化高温退火工艺,减少钢卷顶部与水汽的接触,减小钢卷内外圈温差,有效去除结晶水,显著改善取向硅钢成品板的色差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317454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404874.3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解决取向硅钢热轧板晶粒粗大的方法,在取向硅钢的成分设计中减少固溶温度较高的MnS的含量,降低铸坯加热温度,同时计算实际取向硅钢成分中γ‑相含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依据计算结果设计取向硅钢的热轧工艺,可以保证20%~30%的γ‑相数量,成功解决取向硅钢热轧板晶粒粗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7454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04874.3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解决取向硅钢热轧板晶粒粗大的方法,在取向硅钢的成分设计中减少固溶温度较高的MnS的含量,降低铸坯加热温度,同时计算实际取向硅钢成分中γ‑相含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依据计算结果设计取向硅钢的热轧工艺,可以保证20%~30%的γ‑相数量,成功解决取向硅钢热轧板晶粒粗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9635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758844.8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低铁损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0.15~0.35mm厚成品取向硅钢为原料,制备工艺路线为:第一次冷轧→高温退火→第二次冷轧→再结晶退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不但可解决取向硅钢极薄带加工困难的问题,更可通过合适的冷轧压下率和退火工艺的匹配来保证高斯织构遗传,通过提高取向硅钢极薄带的磁感(B8=1.78-1.86T)来大幅降低铁损,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取向硅钢极薄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