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进气控制方法以及进气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6821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80082624.4

    申请日:2017-02-01

    Abstract: 具有低压EGR系统的内燃机的进气控制方法包含如下步骤:设定目标进气压力,该目标进气压力是负压生成阀与进气节流阀之间的进气通路的进气压力的目标值,且是为了在针对每个运转点而规定的排气压力的状态下执行EGR控制所需的进气压力;基于目标进气压力、目标新气体量以及目标EGR气体量而设定EGR阀的目标开口面积与负压生成阀的目标开口面积的和即目标总开口面积;假定为负压生成阀完全打开,设定用于实现目标EGR气体量的EGR阀的开口面积即目标EGR阀开口面积;以及将从目标总开口面积减去目标EGR阀开口面积的结果设定为负压生成阀的开口面积的目标值即目标负压生成阀开口面积。

    内燃机的排气装置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87671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480081679.X

    申请日:2014-09-03

    Abstract: 在直列4气缸内燃机(1)中,#2气缸以及#3气缸的排气端口在气缸盖(3)内部相互汇合,作为一个集合排气端口而开口。排气集管(5)具备#1、#4气缸的单独排气管(6、7)、以及集合排气管(8),上述这3个排气管(6、7、8)的前端与催化剂转化器(11)连接。与集合排气管(8)的排气的导入角度(θ1)相比,单独排气管(6、7)的排气的导入角度(θ2)大30°~60°。由此,催化剂载体中的流速分布、温度分布变得均匀。

    车辆的冷却装置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0193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080091886.9

    申请日:2020-01-23

    Abstract: 在发动机(1)的进气侧配置有水冷式中间冷却器(11),在发动机(1)的进气侧配置有水冷式EGR气体冷却器(12)。冷却水通过冷却水泵(8)而向水冷式中间冷却器(11)供给,经由横穿油盘(6)的中间冷却水通路(13)而向水冷式EGR气体冷却器(12)流动。与水冷式中间冷却器(11)的高度位置相比,下游的水冷式中间冷却器(11)配置于较低的位置。水冷式EGR气体冷却器(12)的冷却水的压力因该高低差而升高,冷却水的沸腾得到抑制。

    内燃机的控制方法以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3026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1880086770.9

    申请日:2018-01-16

    Inventor: 滨本高行

    Abstract: 在运转状态从第1运转区域A切换为第2运转区域B的情况下,在运转状态从第1运转区域A切换为第2运转区域B的定时对进气阀及排气阀的阀定时进行切换。在运转状态从第1运转区域A切换为第2运转区域B的情况下,在进气阀的实际的阀定时变为第2进气阀定时、且排气阀的实际的阀定时在变为第2排气阀定时之后经过了第1规定时间T1之后,对空燃比进行切换。由此,在运转状态切换时,能够可靠地使其点燃。

    热交换装置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0831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80097714.X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进气冷却装置(100A)构成进行内燃机(6)的进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装置。进气冷却装置(100A)具有:热交换部(1A),其使导入的冷却液(W)及通过的进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及进气控制阀(2),其进行从热交换部(1A)通过的进气的控制。热交换部(1A)的冷却液导入口(13)和进气控制阀(2)相对于热交换部(1A)而设置于彼此相对的位置。

    内燃机及其控制方法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8837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780097467.4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内燃机(1)具有涡轮增压器(2),并且能够切换为将理论空燃比设为目标空燃比的化学计量燃烧模式、与将稀薄空燃比设为目标空燃比的稀薄燃烧模式。在将节流阀(12)下游的总管(11a)与进气通道(11)的压缩机(2b)的上游侧连通的空气旁通通道(19)中设置有空气旁通阀(20)。在从稀薄燃烧模式向化学计量燃烧模式转换时,关闭节流阀(12),并且暂时打开空气旁通阀(20),使总管(11a)内的压力迅速降低。

    4气缸内燃机的排气装置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795800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480082545.X

    申请日:2014-10-09

    Abstract: 在直列4气缸内燃机中,#2气缸以及#3气缸的排气端口(2b、2c)在气缸盖内部彼此汇合,作为扁平的一个汇集排气端口(2bc)而开口。排气歧管(5)具备#1、#4气缸的单独排气管(6、7)、以及#2、#3气缸的汇集排气管(8),上述这3个排气管的前端与催化剂转化器(11)连接。汇集排气端口(2bc)的等效直径比汇合前的排气端口(2a、2d)的等效直径大,其短径小于或等于各端口(2b、2c)的等效直径。

    发动机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6151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80088940.8

    申请日:2016-09-07

    Abstract: 基于当前的发动机运转状态,设定EGR控制阀(22)的基本开度(A0)。基于由排气温度传感器(33)检测出的实际排气系统温度(T1),对EGR控制阀(22)的前后的压差(ΔP1)进行计算。对与当前的发动机运转状态对应的稳定状态下的EGR控制阀(22)的前后的压差即基准压差(ΔP1)进行计算。对基准压差(ΔP1)的脉动的振幅即基准脉动振幅(D)进行计算。基于压差(ΔP1)、基准压差(ΔP0)以及基准脉动振幅(D),对基本开度(A0)进行校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