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6151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80088942.7
申请日:2016-09-09
IPC: F02D9/02
Abstract: 在比EGR通路(27)与进气通路(12)汇合的汇合位置(30)靠上游侧的进气通路(12)设置负压控制阀(44)。在通过EGR通路(27)使EGR气体向进气通路(12)回流的EGR区域(Regr),对负压控制阀(44)进行控制以确保排气通路(13)与进气通路(12)之间的压差。而且,在比EGR区域(Regr)靠低负荷侧的运转区域(R2),将负压控制阀(R2)向关闭方向进行控制以抑制噪声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16821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780082624.4
申请日:2017-02-01
Abstract: 具有低压EGR系统的内燃机的进气控制方法包含如下步骤:设定目标进气压力,该目标进气压力是负压生成阀与进气节流阀之间的进气通路的进气压力的目标值,且是为了在针对每个运转点而规定的排气压力的状态下执行EGR控制所需的进气压力;基于目标进气压力、目标新气体量以及目标EGR气体量而设定EGR阀的目标开口面积与负压生成阀的目标开口面积的和即目标总开口面积;假定为负压生成阀完全打开,设定用于实现目标EGR气体量的EGR阀的开口面积即目标EGR阀开口面积;以及将从目标总开口面积减去目标EGR阀开口面积的结果设定为负压生成阀的开口面积的目标值即目标负压生成阀开口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9661512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680088940.8
申请日:2016-09-07
Abstract: 基于当前的发动机运转状态,设定EGR控制阀(22)的基本开度(A0)。基于由排气温度传感器(33)检测出的实际排气系统温度(T1),对EGR控制阀(22)的前后的压差(ΔP1)进行计算。对与当前的发动机运转状态对应的稳定状态下的EGR控制阀(22)的前后的压差即基准压差(ΔP0)进行计算。对基准压差(ΔP0)的脉动的振幅即基准脉动振幅(D)进行计算。基于压差(ΔP1)、基准压差(ΔP0)以及基准脉动振幅(D),对基本开度(A0)进行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1400831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1980097714.X
申请日:2019-06-21
IPC: F02B29/04
Abstract: 进气冷却装置(100A)构成进行内燃机(6)的进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装置。进气冷却装置(100A)具有:热交换部(1A),其使导入的冷却液(W)及通过的进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及进气控制阀(2),其进行从热交换部(1A)通过的进气的控制。热交换部(1A)的冷却液导入口(13)和进气控制阀(2)相对于热交换部(1A)而设置于彼此相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906199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980096477.5
申请日:2019-05-22
IPC: F01N3/24
Abstract: 催化转化器具有:入口侧扩散部;出口侧扩散部;壳体,其包含上游侧圆筒部和下游侧圆筒部;内衬,其设置于上游侧圆筒部中;第1催化剂,其保持于内衬内;以及第2催化剂,其保持于下游侧圆筒部内。第2催化剂的端面与内衬的周面相对。在上游侧圆筒部与内衬之间具有环状的流路,由此第1催化剂被隔热。排气的一部分通过环状的流路而向第2催化剂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90619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1980096477.5
申请日:2019-05-22
IPC: F01N3/24
Abstract: 催化转化器(26)具有:入口侧扩散部(51);出口侧扩散部(52);壳体(53),其包含上游侧圆筒部(61)和下游侧圆筒部(62);内衬(54),其设置于上游侧圆筒部(61)中;第1催化剂(55),其保持于内衬(54)内;以及第2催化剂(56),其保持于下游侧圆筒部(62)内。第2催化剂(56)的端面(56b)与内衬(54)的周面相对。在上游侧圆筒部(61)与内衬(54)之间具有环状的流路(64),由此第1催化剂(55)被隔热。排气的一部分通过环状的流路(64)而向第2催化剂(56)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63026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880086770.9
申请日:2018-01-16
Inventor: 滨本高行
Abstract: 在运转状态从第1运转区域A切换为第2运转区域B的情况下,在运转状态从第1运转区域A切换为第2运转区域B的定时对进气阀及排气阀的阀定时进行切换。在运转状态从第1运转区域A切换为第2运转区域B的情况下,在进气阀的实际的阀定时变为第2进气阀定时、且排气阀的实际的阀定时在变为第2排气阀定时之后经过了第1规定时间T1之后,对空燃比进行切换。由此,在运转状态切换时,能够可靠地使其点燃。
-
公开(公告)号:CN11016820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80082703.5
申请日:2017-01-16
IPC: F02D9/02
Abstract: 涡轮增压器(14)位于对吸入空气量进行控制的第1节流阀(6)的上游侧。对进气压力进行控制的第2节流阀(7)位于涡轮增压器(14)的上游侧。使得废气的一部分回流的EGR通路(22)连接于涡轮增压器(14)与第2节流阀(7)之间。利用EGR阀(23)对在EGR通路(22)流动的EGR气体流量进行调整。利用第2节流开度传感器(34)对第2节流阀(7)的阀开度进行检测。在第2节流阀(7)的阀开度相对于第2节流阀(7)的目标阀开度变为关闭侧的开度的情况下,实施将第1节流阀(6)的阀开度控制为比第1节流阀(6)的目标阀开度更靠关闭侧的开度的第1节流阀开度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11788378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1780097467.4
申请日:2017-12-22
IPC: F02D23/00
Abstract: 内燃机(1)具有涡轮增压器(2),并且能够切换为将理论空燃比设为目标空燃比的化学计量燃烧模式、与将稀薄空燃比设为目标空燃比的稀薄燃烧模式。在将节流阀(12)下游的总管(11a)与进气通道(11)的压缩机(2b)的上游侧连通的空气旁通通道(19)中设置有空气旁通阀(20)。在从稀薄燃烧模式向化学计量燃烧模式转换时,关闭节流阀(12),并且暂时打开空气旁通阀(20),使总管(11a)内的压力迅速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16820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780082703.5
申请日:2017-01-16
IPC: F02D9/02
Abstract: 涡轮增压器(14)位于对吸入空气量进行控制的第1节流阀(6)的上游侧。对进气压力进行控制的第2节流阀(7)位于涡轮增压器(14)的上游侧。使得废气的一部分回流的EGR通路(22)连接于涡轮增压器(14)与第2节流阀(7)之间。利用EGR阀(23)对在EGR通路(22)流动的EGR气体流量进行调整。利用第2节流开度传感器(34)对第2节流阀(7)的阀开度进行检测。在第2节流阀(7)的阀开度相对于第2节流阀(7)的目标阀开度变为关闭侧的开度的情况下,实施将第1节流阀(6)的阀开度控制为比第1节流阀(6)的目标阀开度更靠关闭侧的开度的第1节流阀开度校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