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32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62324.3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条式非充气轮胎性能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如下响应面公式进行预测所述辐条式非充气轮胎的垂向刚度、横向刚度、外胎面材料本构模型参数或者加强板厚度:fRR(x,y)=C0+C1x+C2y+C3x2+C4y2+C5xy+C6x3+C7y3+C8x4+C9y4;式中,fRR(x,y)为垂向刚度或横向刚度,x为轮胎的外胎面材料本构模型参数,y为加强板厚度,C0、C1、C2、C3、C4、C5、C6、C7、C8与C9为拟合参数;其中,当获取参数为垂向刚度或者横向刚度时,根据所述响应面公式预测外胎面材料本构模型参数和加强板厚度;当获取参数为外胎面材料本构模型参数和加强板厚度时,根据所述响应面公式预测垂向刚度或者横向刚度;本发明适用于辐条式非充气轮胎的多种工况和设计参数,通过建立可响应面公式,可根据轮胎的结构和材料特性,预测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垂向刚度或横向刚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4656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811105138.2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反对称包裹方管压溃特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结构描述与坐标定义;2、计算复合材料的极限应力与弹性模量;3、计算屈服膜力与单位长度塑性极限弯矩;4、计算复合材料反对称包裹方管中超折叠单元耗散的能量;5、计算最终有效压溃距离与最终折叠角度;6、计算平均压溃力。本发明考虑铺层角度对性能影响,得到了单位长度塑性极限弯矩与屈服膜力的理论表达式。本发明推导了复合材料反对称包裹方管的平均压溃力解析表达式,得到结构参数与压溃性能的关系。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材料反对称包裹方管压溃特性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地进行正向设计,减少仿真与实验次数,降低设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67934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11043332.8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用复合材料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座椅骨架优化方法,包括座椅骨架有限元分析计算;座椅骨架静态工况铺层优化;座椅骨架动态工况下验证计算:对优化后座椅骨架进行行李块抗冲击台车实验的模拟仿真,并通过Ls‑dyna仿真后处理软件进行计算,查看座椅骨架是否满足法规要求;座椅骨架有限元分析计算包括:结构简化;网格划分;材料及属性的定义;加载的设置;计算设置和输出:座椅骨架静态工况铺层优化包括:拓扑优化;尺寸优化;顺序优化;本发明解决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铺层厚度、角度和顺序设计问题,可用于车用复合材料的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设计中,快速高效设计出满足汽车性能要求的轻量化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356478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710552375.2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3/08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多尺度仿真方法,为解决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由于应变率效应和各向异性的力学特性在仿真中很难准确模拟的问题,步骤:1.对LFRP平板进行不同方向不同应变率下的拉伸试验;2.对LFRP平板测试区域进行x射线CT扫描;3)对LFRP平板进行多尺度仿真验证:1)粘弹粘塑性材料模型及失效;2)仿真验证:使用ABAQUS软件与Digimat软件耦合建立仿真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三个应变率下的拉伸试验,其中0.001s‑1和1s‑1采用隐式算法,100s‑1采用显示算法;令有限元样件模型一端固定,另一端延长度方向施加载荷,仿真计算得的各力学特征曲线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
-
公开(公告)号:CN10884615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400501.7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属于汽车用复合材料研究领域,涉及一种长纤维增强复合热塑性复合材料能量吸收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不同厚度和质量分数落锤冲击计算模型;2、研究落锤回弹时LFT平板能量吸收特性;3、对不同纤维质量分数不同厚度LFT平板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得落锤临界穿透速度和最小穿透能量;4、建立能量吸收分析模型;5、验证能量吸收分析模型。本发明考虑复合材料应变率效应,拟合得到平板临界穿透速度和最小穿透能量;本发明以最小穿透能量为归一化参数建立表征冲击能量与吸收能量关系的分析模型,预测不同工况复合材料能量吸收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875653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349409.9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N2/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材料乘用车后排座椅骨架,为解决后排座椅既有足够的抗冲击性能又能实现轻量化的问题,其由1号座椅骨架与2号座椅骨架组成。1号座椅骨架由1号矩形边框与1号骨架背板组件组成,1号骨架背板组件安装在1号矩形边框之中并连成一体。2号座椅骨架由2号矩形边框与2号骨架背板组件组成,2号骨架背板组件位于2号矩形边框之中并连成一体。1号矩形边框与2号矩形边框皆设置成薄板折叠式等截面壳体结构件,1号骨架背板组件中的1号骨架背板同一侧面上布置有加强筋。1号座椅骨架与2号座椅骨架并排地安装在乘用车上,1号座椅骨架与2号座椅骨架之间水平距离为32mm。(5)与2号骨架背板组件中的2号骨架背板(67)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4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62691.8
申请日:2025-03-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轮非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仿真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中包含整车的二自由度车身动力学模型、四轮复合工况魔术轮胎模型、阿克曼转角计算模型、四轮侧偏角计算模型、四轮动态垂向载荷计算模型和Carsim软件模块;所述车辆模型为四轮模型,考虑了轮胎侧向松弛长度引起的侧偏角迟滞响应,可提供比两轮模型更加精确的轮胎侧偏角。考虑了左右车轮垂向载荷转移和簧下质量,从而提高轮胎垂向载荷的估算精度。所述复合工况轮胎模型考虑了非线性侧偏刚度及侧向力、纵向力之间的摩擦椭圆关系,可提供更加精确的轮胎侧偏力。本发明可在不引入新自由度的情况下提高轮胎模型输入精度,进而提高二自由度车辆模型的稳态及动态响应仿真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011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41164.2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16C60/00 , G16C20/30 , G16C20/20 , G06T17/00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连续相电解质力‑电性能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属于固态电解质领域,模型主要针对具有不同孔隙率、孔径等几何特征的双连续相固态电解质进行力学性能、电化学性能及力‑电耦合性能的预测,本发明先通过改变配比制备不同孔隙率、孔径等几何特征的双连续相固态电解质样件,然后对所制备的样件,进行结构表征、力学性能表征和电化学性能表征;再然后对样件进行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获得所需仿真参数;最后利用仿真参数拟合出孔隙率、孔径大小与力学性能效率、电化学性能效率及多功能效率的关系式,孔隙率、平均孔径与力‑电性能变化率的关系式,预测不同配比或者几何特征下双连续相固态电解质的力‑电性能效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889615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59047.7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车辆变速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负荷变化干扰的商用车换档过程控制方法,该方法将商用车电驱动系统换档过程车辆动力学负荷的变化视作扰动变量,并设计扰动观测器对扰动变量进行观测;以换档过程中的同步时间最优为性能目标指标,并把带有扰动观测值的状态方程作为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减少换档动力中时间,同时降低车辆负载变化对换档过程的影响;基于庞特里亚金极小值原理求解换档同步过程带约束的有限时域优化控制问题,获得最优控制律和最优周期数的解析解,降低优化问题的计算难度,提高在线求解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20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15119.6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B60C99/0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根辐条所受张力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非充气轮胎辐条张力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单一辐条结构集成PVDF压电薄片进行径向拉伸测试,得到支反力输出的电压信号的函数关系,对集成有PVDF压电薄片的非充气轮胎在某一载荷下进行静态或滚动测试,得到电压信号随周向角度变化的曲线,曲线中拉伸区域的函数关系,根据上述两个函数关系以及在周向上对拉伸区域和压缩区域的划分,实现对静态或动态仿真时的辐条张力计算,本发明通过测量单根辐条所受的张力,结合其材料属性,可以在辐条设计时有效避免因辐条结构受力过大而损坏的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