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贝叶斯算法的远程智能运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4960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1068977.9

    申请日:2020-10-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贝叶斯算法的远程智能运维方法,属于远程运维方法。包括二维码识别、数据库调取动作信息、采集信息、手部特征信息碰撞检测、贝叶斯计算数据库匹配综合判断、搭建贝叶斯网络,贝叶斯网络的参数学习、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学习、贝叶斯网络的推断方式,远程实时比对数据库存储的动作信息。优点是解决了远程运维环境下现场环节缺失以及运维信息交互不便的缺点,提高了针对复杂动作判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远程自动运维的交互效率,不仅可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对于运维人员也将增加工作的成就感和乐趣。

    一种基于仿生微结构的复合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308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417381.9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微结构的复合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压力传感器从上到下分为电容层、公共基质层和压阻层。其中,电容层从上到下包括保护薄膜层、第一电极层、介电层和第二电极层;压阻层从上到下包括横向电极层、纵向电极层、电介质层、交错电极层和基底薄膜。介电层采用双层双级穹顶仿生微结构,材料是与公共基质层相同的弹性模量可调的聚合物。电介质层采用单层双级穹顶仿生微结构,材料是由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炭黑(CB)填充到柔性聚合物中制成纳米级导电复合材料。底部交错电极层采用多级“S”型互联导线结构。本发明在保证具有较大的检测范围同时具备高灵敏度、稳定性好、抗干扰性强的特点。

    一种微纳结构辊筒模具加工与压印成形机床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1809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916070.1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结构辊筒模具加工与压印成形机床及其控制方法,两个硬质材料纳米压印装备和两个软质材料纳米压印装备安装在旋转底座的安装板上,旋转底座可带动主轴箱、软质材料纳米压印装备以及硬质材料纳米压印装备旋转,四个压印装备上的动力输入端与主轴箱上的动力输出轴相连,通过主轴箱提供旋转驱动力,X向液体静压导轨安装在Z向液体静压导轨上,X向液体静压导轨上有两个滑板,用于安装双刀架的两个刀具系统。本发明将超精密加工技术与纳米压印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柱面模具一次装夹后同时进行加工与使用,避免了二次装夹误差,可以在加工完模具之后四个方向同时进行压印,保证机床根据加工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多样化加工。

    一种基于数据控制算法的末端执行器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5419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27436.1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控制算法的末端执行器及其设计方法,针对农业场景自动化生产设备抓取成功率低,损伤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控制的末端执行器系统,包括执行器结构与控制方法两个方面,所述末端执行器机械结构包括:红外位置传感器、连接接口、连接机构、舵机、驱动机构、基座、平行四连杆机构、压力传感器和弧面夹指。本发明采用数据驱动控制算法,设计了PID控制器和偏格式动态线性化无模型自适应(PFDL‑MFAC)控制器,实现了末端执行器系统的力跟踪控制策略。通过RecurDyn和Matlab机械‑控制联合仿真,验证了机械结构的合理性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发明提高系统跟踪期望抓取力的性能,可以减小末端执行器抓取和搬运球形果蔬的损伤程度。

    一种基于组群控制的无人驾驶拼接式搭载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01590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52346.8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组群控制的无人驾驶拼接式搭载平台,该平台包括作为自动驾驶底盘的搭载平台主体,所述搭载平台主体的下面设置有四个独立运行的轮毂电机驱动轮,所述搭载平台主体的一侧带有水平设置的贯穿式横向连接凹槽,所述搭载平台主体的另一侧带有与横向连接凹槽相对应的横向连接凸起,所述搭载平台主体的前面带有纵向连接凹槽,所述搭载平台主体的后面带有与纵向连接凹槽相对应的纵向连接凸台。本发明可以搭载待停车辆通过云端控制系统自动前往空闲车位,无需人操作,可自动搭载待停车辆进入指定停车位,其拼接式的平台结构提高停车场载运数量和效率,避免智能停车场自动驾驶权限交接带来的责任纠纷问题。

    基于仿鱼鳞状微单元的柔性LED电子屏幕

    公开(公告)号:CN10887754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50515.4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仿鱼鳞状微单元的柔性LED电子屏幕,包括至少一块子屏幕模块,所有的子屏幕模块都用细线连接在第一布块上,子屏幕模块包括第二布块和逐层连接在第二布块上的鳞片状微单元,相邻两层鳞片状微单元之间的边缘部分交错遮盖。本发明克服了普通的较大块子屏幕间显示不连续的缺点;可任意折叠,克服了普通大屏幕占用空间大不易携带的缺点;鳞片状微单元仿生结构,使之能够粘贴于大曲率的物体表面;高强度纤维细线连接让整个屏幕结构紧密、结实、不散架;子屏幕模块的使用,使之易于拼接而且模块大小形状可改变;第一布块和第二块布之间的缝隙,能够有效地藏住线头和导线组。

    欠驱动双足步行机器人行走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428657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051607.7

    申请日:2008-12-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欠驱动双足步行机器人行走机构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欠驱动双足步行机器人领域。主要由手臂、上身、髋关节、大腿、膝关节、小腿、脚等七部分组成,共10个DOF自由度,在这10个自由度中,仅对3个自由度进行驱动,其中膝关节、踝关节不进行驱动,双臂分别通过机械链接机构与对侧的腿联动,髋关节采用集成联动-驱动髋关节机构(6),主要由髋关节器件安装板(13)、角平分线联动机构(15)、驱动电动机不完全齿轮传动机构(11)、双向驱动机构(12)四个部分组成;机器人双脚采用双层结构的多模式弹性脚。本发明设计的欠驱动双足步行机器人机构简单,采用灵活、高能量效率的驱动系统设计,只需要简单控制就能产生连贯、自然的仿人行走步态。

    一种变参数条件下沿曲线切削的残余高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0138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1259751.1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参数条件下沿曲线切削的残余高度预测方法,根据所加工曲面获取曲线方程;建立变参数椭圆振动方程,得到超声椭圆振动加工的椭圆轨迹方程,将椭圆轨迹方程与步骤一获取的曲线方程联立,确定曲线与椭圆轨迹的交点坐标;计算切削过程中第n个刀触点椭圆振动轨迹方程,进而计算相邻两个刀触点椭圆振动轨迹的交点,最终计算出相邻椭圆振动轨迹之间的残余高度。其中,计算相邻两个刀触点椭圆振动轨迹的交点时,需要根据刀具参数及超声椭圆振动切削参数判断零件表面加工情况,将零件表面加工情况可以按照前、后刀面对加工后表面的干涉情况分为四种类型,对应每种情况分别计算相邻两个刀触点椭圆振动轨迹的交点。

    磁流变阻尼器的基于牛顿迭代法的输出反馈LQR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62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81307.5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非线性控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磁流变阻尼器的基于牛顿迭代法的输出反馈LQR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进行磁流变阻尼器外特性测试,获取其特性数据,利用Koopman算子理论与扩展动态模式分解法,将其系统全局线性化为Koopman高维线性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输出反馈LQR控制器,并在LQR过程中引入牛顿迭代法,以期望的输出阻尼力为参考输入,通过预设方法的迭代优化,将得到的控制量作用于磁流变阻尼器,结合Koopman算子理论及扩展动态模式分解算法以数据驱动的方式构建磁流变阻尼器线性化模型,以此将非线性的磁流变阻尼器输出阻尼力跟踪控制问题描述为线性的凸优化问题,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升控制算法的实时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