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650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1135272.3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远程监控中心采集车辆信息和交通信息,并设计了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器,利用车联网获得的车辆信息和交通信息来预测未来短期驾驶行为的基于智能网联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设计径向基神经网络车速预测器,建立面向控制的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模型,建立能量优化管理方法。本发明有效结合了智能网联车速预测信息,具备高度融合的行驶环境信息、及高效优化算法的能量管理策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工况环境,提升了实际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802023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81836.9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4B5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5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领域的凸轮磨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数控磨床凸轮磨削的速度优化控制方法。目的是利用本发明速度优化算法对凸轮进行数控磨削,实现了对凸轮升程曲线中斜率较大处和甚小处速度的明显优化,最终实现在保证凸轮磨削的精度等工艺指标前提下,提高凸轮磨削的效率。本发明利用反转法建立磨削过程运动学模型;在恒角速磨削的基础上利用经典公式对砂轮进给速度、加速度和凸轮旋转角速度、角加速度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值自动生成磨削G代码;利用G代码进行实际磨削得出凸轮轮廓误差对原升程进行补偿。该发明解决了常用的恒角速度磨削产生的非线性弹性变形和恒线速度磨削的过切或切削不充分现象,明显提高了凸轮磨削精度和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287073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050700.6
申请日:2008-05-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光照环境中机器视觉系统自动获取质量稳定的标准图像方法,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技术难以保证在大范围的变光照环境中,机器视觉系统,特别是无照明设备的机器视觉系统获取质量稳定的标准图像。获取图像质量的自动调整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按照预先设定的初始参数启动数字摄像机,采集一帧图像后,计算图像的象素灰度均值u;根据图像的象素灰度均值u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图像质量的调整,包括过亮区调节、过暗区调节和数字摄像机指标的精确调整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1648358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67471.3
申请日:2009-09-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4B27/027 , B24B21/16 , B23C3/00 , F16C1/04
Abstract: 曲面精整加工装置是用于表面加工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柔性轴与表面加工工具精整或光整加工三维曲面的加工装置,属于机械工程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通过刚性轴带动工具精整平面工件表面的加工方式,为工件三维表面的精整加工提供解决方案。该装置包括:柔性轴、柔性轴支撑机构、表面加工工具、支架、底座以及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轴(1)有一组或多组,每组柔性轴(1)上装有多个表面加工工具(3),柔性轴(1)通过多个柔性轴支撑机构(2)装在支架(4)上,柔性轴(1)的轴线随着待加工工件(5)的表面被动弯曲。
-
公开(公告)号:CN101428657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051607.7
申请日:2008-12-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57/032 , B25J17/00
Abstract: 一种欠驱动双足步行机器人行走机构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欠驱动双足步行机器人领域。主要由手臂、上身、髋关节、大腿、膝关节、小腿、脚等七部分组成,共10个DOF自由度,在这10个自由度中,仅对3个自由度进行驱动,其中膝关节、踝关节不进行驱动,双臂分别通过机械链接机构与对侧的腿联动,髋关节采用集成联动-驱动髋关节机构(6),主要由髋关节器件安装板(13)、角平分线联动机构(15)、驱动电动机不完全齿轮传动机构(11)、双向驱动机构(12)四个部分组成;机器人双脚采用双层结构的多模式弹性脚。本发明设计的欠驱动双足步行机器人机构简单,采用灵活、高能量效率的驱动系统设计,只需要简单控制就能产生连贯、自然的仿人行走步态。
-
公开(公告)号:CN100398227C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710055304.8
申请日:2007-0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于塑性成形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可弯曲辊加工三维工件的柔性成形装置。使用可弯曲辊加工三维工件的柔性成形装置由工作辊、调整机构、机架及工作辊驱动机构组成,所述的工作辊是可弯曲、可调整的柔性工作辊,在各可弯曲工作辊上设置若干个可调整其弯曲度的调整机构。所述的可弯曲工作辊布置在筒状或棒状工件的内侧或外侧,也可以在圆周方向等角度布置。当工作辊自转,且做向心或离心运动时,使工件产生缩径或扩径变形。机架设计成双支撑式或悬臂式。本设备可以实现三维工件的成形,与传统的加工方式相比,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降低加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020207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710055304.8
申请日:2007-0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于塑性成形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可弯曲辊加工三维工件的柔性成形装置。使用可弯曲辊加工三维工件的柔性成形装置由工作辊、调整机构、机架及工作辊驱动机构组成,所述的工作辊是可弯曲、可调整的柔性工作辊,在各可弯曲工作辊上设置若干个可调整其弯曲度的调整机构。所述的可弯曲工作辊布置在筒状或棒状工件的内侧或外侧,也可以在圆周方向等角度布置。当工作辊自转,且做向心或离心运动时,使工件产生缩径或扩径变形。机架设计成双支撑式或悬臂式。本设备可以实现三维工件的成形,与传统的加工方式相比,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降低加工成本。
-
-
公开(公告)号:CN11998985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775062.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5 , G06N3/0442 , G06F119/08 , G06F119/12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设计控制器分析预测范围的长度和未来车速分布对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的影响,确定热管理系统最优冷却功耗和温度约束时所需的预测时域长度,根据智能网联技术得到道路交通上多源时空信息,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构建多源速度预测器,实现驾驶道路上汽车未来速度的准确预测,根据预测范围内电池产热量较大时需要较长的预测范围,结合多时间尺度方法,提出基于自适应优化时域的热管理系统优化方法,从而合理地协调不同优化时域和不同时间尺度的性能,以在不影响优化性能的情况下减少计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35640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449941.6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W30/18 , B60W30/045 , B60W40/107 , B60W10/06 , B60W10/18 , B60W10/2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智能驾驶系统。具体涉及到智能车辆在转向和换道行驶过程中的横向主动安全。主要体现在车辆转向过程中车辆自身的稳定性以及在多车道条件下实现安全换道。该系统由决策规划模块、转向控制模块与速度控制模块组成。为实现车辆换道安全,决策规划模块通过计算相应的速度与轨迹,并驱动下层的转向与速度控制器实现车辆在换道条件下的安全换道行为,防止与交通环境中的各个车辆发生任意形式的碰撞。此外为提高车辆转向过程中自身车辆的安全性,通过对转向控制器的设计中引入对车辆侧向加速度、横向转移率、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约束条件来提高车辆在转向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小可能发生侧偏、侧滑以及侧翻等安全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