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4978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89318.9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S5/06 , B60K1/04 , B60K2001/04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盘式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包括轮盘式框架、单体电池模组和锁扣;轮盘式框架为柱体盘式结构、其上被分割成多个等分的子空间,单体电池模组被设置在子空间内,轮盘式框架的分隔板端部设置有锁扣。本发明轮盘式模组分为六个单独的电池模组,每个均可单独拆卸;当该模组安装于电动汽车上时,由于该模组可旋转,所以因在电动汽车的一侧开一个换电口即可随意更换单体电池模组,操作简单方便,无需大型换电设备和小号众多人力,车主可将满电单体电池模组自行更换。如果车主需长时间行驶且未知换电站位置信息时,可根据旅程提前自备额外单体电池模组,当需要补给电量时,自行更换单体电池模组,简单便捷,解决旅程续航不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5466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09155.0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旋翼装置的陆空两栖多用途车,该两栖多用途车包括旋翼系统、车身和履带底盘三大部分,所述履带底盘设置在车身的下面,在车身的上面边缘对称设置有两排八个旋翼系统,所述旋翼系统、车身和履带底盘通过螺栓或焊接方式实现刚性连接。本发明基于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加装与之配套的机械臂、探测仪等多种装备,实现勘探、挖掘、障碍扫除、考古等多种功能,本发明设计的全新车身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稳定性,拓展了载运空间,车身蒙皮采用主动隐身材料,提高了本装备的主动防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34789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0289999.1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L53/126 , B60L53/38 , B60L58/12 , B60L5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人驾驶车辆相互借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控制器接收BMS电池管理模块传来的电池SOC信息,当电量不足以支撑到达目的地时,通过无线网络通讯模块将充电需求、车辆GPS定位、行驶目的地、电池SOC信息发送到车联网云平台,并和车联网云平台实现信息互通;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向乘客展示车辆的行驶信息,并且接收乘客输入的目的地信息并传输给控制器。相对于其他无线充电方法本发明是通过车联网技术对车辆信息实时采集交互,主动寻找配对供电车和充电需求车,并根据双方目的地等信息规划路径,使两辆无人驾驶汽车行驶至同一路段满足充电范围后进行无线电能传输,实现车联网交通下的智能出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10386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22277.6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隔振平台用压电能量回收底座,该底座包括底座承载模组、压电能量回收模组、底座边固定模块和底座角固定模块,两块所述压电能量回收模组承装设置在底座承载模组内,四个底座边固定模块布置在底座承载模组的每条边的中间位置,四个底座角固定模块布置在底座承载模组的四个顶角位置,所述底座边固定模块和底座角固定模块的作用是用于将底座承载模组和车载箱体紧密固定。该回收底座能够回收路面激励和车载动力源产生的振动能量,在长期无能源补给的野外科考任务车补充能源,其承载隔振平台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2339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0506769.3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车联网的智能高效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车厢和云端服务器,所述车厢与车厢之间通过电磁感应装置连接,所述车厢包括VCU、毫米波雷达、读票机、动力系统、发电机、GPS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VCU分别通过总线与毫米波雷达、读票机、动力系统、发电机和GPS模块相连,所述发电机与电磁感应装置连接,并控制电磁感应装置的线圈的得电和失电,所述各个车厢的VCU通过无线网络与云端服务器实时进行数据通信;实现了在列车组到达站点时无需使所有乘客都停下来即可完成该站点处乘客的上车与下车,显著地节省了乘客的乘车时间,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74978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0489318.9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盘式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包括轮盘式框架、单体电池模组和锁扣;轮盘式框架为柱体盘式结构、其上被分割成多个等分的子空间,单体电池模组被设置在子空间内,轮盘式框架的分隔板端部设置有锁扣。本发明轮盘式模组分为六个单独的电池模组,每个均可单独拆卸;当该模组安装于电动汽车上时,由于该模组可旋转,所以因在电动汽车的一侧开一个换电口即可随意更换单体电池模组,操作简单方便,无需大型换电设备和小号众多人力,车主可将满电单体电池模组自行更换。如果车主需长时间行驶且未知换电站位置信息时,可根据旅程提前自备额外单体电池模组,当需要补给电量时,自行更换单体电池模组,简单便捷,解决旅程续航不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2924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0702067.2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W30/04 ,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外置气囊式车辆侧翻干预系统及干预方法,该系统包括侧翻检测子系统、工作区域监测子系统、侧翻主动干预子系统、系统控制器;其中,所述侧翻检测子系统包括倾角传感器、侧向加速度传感器及侧翻诊断器;所述工作区域监测子系统包括布置在车辆两侧的视觉检测器;所述侧翻主动干预子系统包括安装在车辆两侧的多个执行器,各个执行器的结构相同,包括连接壳体、分离导向壳体、气囊组底座、气囊组、切割索。该系统在侧翻发生初期可以进行主动干预,使车辆受干预气囊与地面接触所给与的扶正力矩,从失稳状态返回稳定状态,防止车辆完全侧翻。
-
公开(公告)号:CN11022339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06769.3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车联网的智能高效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车厢和云端服务器,所述车厢与车厢之间通过电磁感应装置连接,所述车厢包括VCU、毫米波雷达、读票机、动力系统、发电机、GPS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VCU分别通过总线与毫米波雷达、读票机、动力系统、发电机和GPS模块相连,所述发电机与电磁感应装置连接,并控制电磁感应装置的线圈的得电和失电,所述各个车厢的VCU通过无线网络与云端服务器实时进行数据通信;实现了在列车组到达站点时无需使所有乘客都停下来即可完成该站点处乘客的上车与下车,显著地节省了乘客的乘车时间,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590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52346.8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组群控制的无人驾驶拼接式搭载平台,该平台包括作为自动驾驶底盘的搭载平台主体,所述搭载平台主体的下面设置有四个独立运行的轮毂电机驱动轮,所述搭载平台主体的一侧带有水平设置的贯穿式横向连接凹槽,所述搭载平台主体的另一侧带有与横向连接凹槽相对应的横向连接凸起,所述搭载平台主体的前面带有纵向连接凹槽,所述搭载平台主体的后面带有与纵向连接凹槽相对应的纵向连接凸台。本发明可以搭载待停车辆通过云端控制系统自动前往空闲车位,无需人操作,可自动搭载待停车辆进入指定停车位,其拼接式的平台结构提高停车场载运数量和效率,避免智能停车场自动驾驶权限交接带来的责任纠纷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6787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910966395.3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场行李自助托运车组及其智能控制方法,包括独立的多辆智能移动小车,所述智能移动小车包括带有驱动轮的底盘,置于底盘中的电池、驱动装置、VCU,置于底盘侧面的毫米波雷达,置于底盘上的货舱,置于货舱中的传送带,置于传送带下的压力传感器,所述货舱前后两端开有门,所述货舱左右两侧开有玻璃窗户,所述货舱顶部安装有报警器、激光雷达和显示屏,所述门采用卷帘门,所述门侧面安装有电子锁,将拉下的卷帘门锁住。结合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智能移动小车可实现主动避障与路径规划,并在无人工作区内按照云端服务器指令实现无拥堵快速运输,运输更加快捷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