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纳米尺度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82575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10502998.5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尺度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属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的核心是在SOI衬底上外延生长制备纳米尺度场效应晶体管,本发明利用外延工艺可以精确控制纳米尺度器件沟道的材料、形貌,进一步优化器件性能;其次,通过实现不同的沟道掺杂类型和掺杂浓度,可以灵活的调整阈值电压以适应不同IC设计的需要;且可以获得高度方向上宽度一致的栅结构,减小器件的寄生和涨落,同时又能够很好的与CMOS后栅工艺兼容,流程简单,成本较低,可应用于未来大规模半导体器件集成中。

    一种制备多层超细硅线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2475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98730.X

    申请日:2014-03-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02603 H01L29/0669

    Abstract: 一种制备多层超细硅线条的方法,包括:制备硅的腐蚀掩蔽层;外延形成Fin及其两端的源漏区;形成多层超细硅线条。本发明的优点如下:原子层淀积可准确定义超细线条的位置,可控性好;对硅的各向异性腐蚀是自停止的,工艺窗口大,腐蚀所得的纳米线截面形貌均匀、平整;采用先制备掩膜,后外延沟道的方法,形成多层侧壁腐蚀掩膜的工艺简单,不论掩蔽层层数多少,仅需一次外延窗口的刻蚀即可得到多层侧壁掩膜;结合氧化技术可以制备尺寸小于10nm的线条,满足小尺寸器件关键工艺的要求;采用TMAH溶液湿法腐蚀多晶硅,操作简便,安全;不会引入金属离子,适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完全和体硅平面晶体管工艺兼容,工艺成本代价小。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栅介质层陷阱密度和位置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3882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110153759.X

    申请日:2011-06-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2642 G01R31/2621 H01L22/14 H01L2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栅介质层陷阱密度和位置的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利用泄漏通路产生的栅泄漏电流来测试小面积(有效沟道面积小于0.5平方微米)半导体器件栅介质层中陷阱密度和二维的陷阱位置。本发明尤其适用于超小面积器件(有效沟道面积小于0.05平方微米)的测试。本方法可以得出栅介质在不同材料、不同工艺情况下的陷阱分布情况;本方法要求设备简单,测试结构简单,测试成本低廉;且测试快速,在短时间内即可得到器件栅介质陷阱分布,适于大批量自动测试非常适用于超小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工艺监控和成品质量检测。

    一种基于湿法腐蚀制备硅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5170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138735.7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772 H01L29/42392 H01L29/7869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湿法腐蚀制备硅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包括:定义有源区;淀积氧化硅薄膜作为硬掩膜;并形成源漏和连接源漏的细条状的图形结构;通过刻蚀硅工艺,将硬掩膜上的图形结构转移到硅材料上;抑制底管离子注入;通过湿法腐蚀硅材料,悬空连接源漏的硅细线条;将硅细线条缩小到纳米尺寸形成硅纳米线;淀积多晶硅薄膜;通过电子束光刻形成多晶硅栅线条,跨过硅纳米线,并形成全包围纳米线的结构;通过在衬底上淀积氧化硅薄膜和接下来的刻蚀氧化硅工艺,在多晶硅栅线条两侧形成氧化硅侧墙;通过离子注入和高温退火,形成源漏结构,最终制备出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该方法与常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兼容,制备工艺简单、方便、周期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