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主缸装置
    2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39227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180011323.5

    申请日:2011-06-15

    Inventor: 矶野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3/144 B60T8/4077

    Abstract: 制动主缸装置(110)具备:具有划分形成有用于对工作液进行加压的第一加压室(R1)的主体部(650)、和形成在主体部的外周的缘部(652)的第一加压活塞(604),在缘部的前方划分形成有充满工作液的对置室(R4);以及由第一加压活塞在自身的前方划分形成有活塞间室(R6)、且能够通过制动踏板(150)的操作而收缩的输入活塞(608),还具备:使对置室以及活塞间室与贮液室(122)连通以便容许输入活塞与加压活塞抵接的电磁式的开闭阀(732);以及禁止输入活塞的收缩的电磁式的开闭阀(742)。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制动主缸装置,能够在禁止输入活塞的收缩的状态下依存于操作力对加压室内的工作液进行加压。

    盘式制动装置
    2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12265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080065715.5

    申请日:2010-03-24

    Inventor: 矶野宏

    Abstract: 形成在制动钳(12)上的气缸部(13)支撑活塞(16)的受压部(16a)和推压部(16b)以使受压部(16a)和推压部(16b)可进退。并且,活塞(16)上设置有缩回机构(20)。缩回机构(20)包括被受压部(16a)和推压部(16b)压缩从而产生反转力的反转部件(21)。另外,机构(20)包括通过反转力进行后退冲程的可动件(22)和被可动件(22)和进行前进冲程的受压部(16a)压缩从而产生并施加恢复力的第一弹性部件(23)。此外,机构(20)包括产生用于维持第一弹性部件的压缩变形的摩擦力的第二段弹性部件(24)。由此,反转部件(21)随着受压部(16a)的前进而产生反转力,可动件(22)在反转力下进行相对后退并压缩第一弹性部件(23),产生的恢复力随着制动液压的减少而送回受压部(16a)和推压部(16b)。

    枢转臂型操作装置
    2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56535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980162623.6

    申请日:2009-12-03

    Inventor: 矶野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7/06 B60T11/18 G05G1/30 G05G5/03 Y10T74/205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枢转臂型操作装置具有通过操作在轴线的周围枢转的臂部件,并且具有伴随着臂部件的枢转产生摩擦力的摩擦接触部。构成摩擦接触部的两个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作用在构成摩擦接触部的两个部件之间的推压负载、以及轴线与摩擦接触部之间的径向距离中的至少一者在针对臂部件的操作量小的第一区域与针对臂部件的操作量比第一区域大的第二区域不同。因此,通过摩擦力在轴线的周围施加给臂部件的阻力转矩根据针对臂部件的操作量不同。

    液压制动系统
    2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9666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980160414.8

    申请日:2009-08-31

    Inventor: 矶野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3/165 B60T8/885

    Abstract: 液压制动系统(100)的特征在于,具备用于选择性地实现依赖高压源压制动状态和依赖操作力与高压源压制动状态的制动力产生状态切换装置,该依赖高压源压制动状态产生依赖于来自外部高压源装置(118)的制动液的压力的大小的制动力,该依赖操作力与高压源压制动状态依赖于来自该高压源装置的液压和施加给制动踏板(150)的驾驶员的操作力这双方,而产生比在该依赖高压源压制动状态下能够产生的制动力大的制动力。根据本液压制动系统,能得到比利用来自高压源装置的制动液的压力所能够产生的制动力大的制动力,因此只要装备比较小的能力的高压源装置即可,能实现高压源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

    车辆的悬架
    2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57951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780045334.9

    申请日:2007-11-30

    Inventor: 矶野宏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受基于悬架的联杆机构的运动传递的制约,对于上下行程均发挥期望的分级弹簧特性。具有运动传递装置,该运动传递装置包括: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分别支承悬架弹簧的靠近车身侧的端部和靠近悬架部件侧的端部;以及运动传递装置,将悬架部件的上下运动转换为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的间隔发生变化的相对运动并传递给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中的一者;第一传递装置和第二传递装置使运动传递目标的运动量相对于运动传递源的运动量的比根据运动传递源的运动而连续地非线性地改变,由此使相对运动的运动量相对于悬架部件的运动量的比根据悬架部件的上下运动而连续地非线性地改变。

    缸体装置
    2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81917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7157.1

    申请日:2010-08-27

    Inventor: 矶野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缸体装置。缸体装置(110)选择性地实现利用施加于制动踏板(150)的操作力对制动液进行加压的依靠操作力的加压状态、和与输入活塞(406)的前进无关而根据来自外部高压源装置(118)的压力对制动液进行加压的依靠高压源压的加压状态,该缸体装置的特征在于,输入活塞从后方嵌入第1加压活塞(402)的有底孔,在输入活塞的前方划分形成有活塞间腔室(R6),并且,在第1加压活塞的凸缘部(430)的后方划分形成有输入来自高压源装置的压力的输入腔室(R3),在该凸缘部的前方划分形成有对置腔室(R7),联通活塞间腔室和对置腔室而形成反力腔室(R8),该缸体装置具备对该反力腔室弹性地加压的机构,以及切换反力腔室和储液器的联通状态、非联通状态的机构。

    电动式推力活塞泵装置
    2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42118B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0880000552.5

    申请日:2008-01-25

    Inventor: 矶野宏

    Abstract: 推力活塞泵装置(PM1)可由电动马达(110)驱动,并包括:泵壳体(120);装配在该泵壳体(120)内的往复式活塞(130);以及设置在往复式活塞(130)和电动马达(110)的转子(113)之间的运动转换机构(40)。在电动马达(110)的定子(磁体(112))内配置有筒状转子(113),在转子(113)内同轴地容纳有泵壳体(120)的缸部(121A)。往复式活塞(130)可在缸轴向上往复运动地装配在泵壳体(120)的缸部(121A)内。运动转换机构(140)将电动马达(110)的转子(113)相对泵壳体(120)和往复式活塞(130)所进行的相对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式活塞(130)的往复运动。

    轮胎力检测设备
    2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39398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980148779.9

    申请日:2009-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5/0019

    Abstract: 一种轮胎力检测设备(12)推定在车辆中的轮胎的触地点处施加在轮胎上的力,该车辆包括:轮胎/车轮组件(10),其具有车轮(16)以及被保持在车轮(16)的外周部上的轮胎(18);以及车轮支撑构件,其经由车轮支撑部(28)可旋转地支撑车轮(16)。轮胎力检测设备包括:弹性体(32),其布置在车轮(16)与车轮支撑部(28)之间,弹性体包括柱体部(32A)和板状部(32B),每个柱体部在其相对两端处抵靠车轮(16)和车轮支撑部(28),板状部与柱体部成为一体并围绕柱体部延伸;应力检测器(42),其通过检测板状部的应变来检测施加至弹性体的应力;以及电子电路装置(50),其基于检测到的应力来计算施加在轮胎上的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