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硅电工钢带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80400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519712.9

    申请日:2015-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硅电工钢带的制造方法,基板硅含量2.0~4.5%,渗剂:硅铁粉末占比为70~94wt%,硅铁粉末中硅含量≥15%,渗剂粒度大于60目;填料为铁粉,占比2~12wt%;粘合剂为石腊和氯化氨,占比均为2~10wt%,50~200℃烘干;导电极板为铜板,喷涂厚度在2N/mm2压力下为3~8mm;热处理炉入炉温度100~250℃,升温速度50~150℃/h,保温时接通电源,电源电压≥10V,电源电流≥1A,热处理保温温度≥650℃,保温时间1.5~3h。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工艺易于控制,作业效率高,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硅含量在3.3~6.5%的高硅钢带,适用于各种高效精密电机及电器、仪表等的电磁铁芯制造。

    一种无取向高效电工钢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80282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523627.X

    申请日:2015-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取向高效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取消精炼工艺和连铸电磁搅拌,控制C≥0.035%,Si≤2.0%,Als≤1.0%;控制热轧加热、开轧、终轧和卷曲温度;热轧卷不进行常化处理,冷轧表面粗糙度为0.65~3.00μm。热处理工艺机组脱碳段通入加湿气体,露点D.P为20~45℃,气氛为≥15%氢气+≤85%氮气,温度760~950℃;还原段通入干混合气体,露点D.P为≤10℃,气氛为≥15%氢气+≤85%氮气,温度控制在800~1050℃。工艺段速度50~120m/min;炉尾炉头压差在常规基础上提高1~10Pa。本发明可缩短工艺流程,简化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吨钢成本降低400~800元,有利于释放各工序的生产能力,实现高效率生产无取向高效电工钢。

    冷轧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薄带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988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10277.0

    申请日:201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薄带的生产方法,化学成分为:C≤0.005%,Si:1.70%~3.5%,Al:0.4%~1.0%,Mn:0.30%~0.80%,P≤0.020%,S≤0.015%,N≤0.0040%,钢坯经1050~1150℃加热150~250min出炉,热轧开轧温度980~1100℃,终轧温度820~880℃,卷取温度700~760℃,热轧至1.5~3.0mm;热轧卷板经900~980℃保温1.5~3.0min,将两卷以上同一规格及成分的钢卷开卷后叠放在一起进入六辊连轧机组冷轧,厚度为0.2~0.65mm,轧制速度400~800m/min,分卷后进行退火,温度900~1000℃,时间2-5min。本发明既提高产量,又降低轧辊消耗,在现有轧机状况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轧制出更薄规格的产品,进一步降低成品铁损。

    一种高铝薄规格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229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210560536.X

    申请日:201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铝薄规格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030%,Si:1.5%~2.0%,Mn:0.10%~0.30%,P≤0.008%,S≤0.0020%,N≤0.0025%,Als:1.5%~2.0%,Ti:≤0.001%,Nb、V分别≤0.0020%,余量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生产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常化、冷轧、退火,经过高铝合金化使钢种在热状态下敏感度降低、并减轻晶格畸变,有利于产品生产过程的稳定,同时Al元素还提高电阻率,使(100)组分增多和(111)组分减少,降低铁损,达到高硅效果;通过带温轧制和二次冷轧法控制板形,适合生产0.2~0.3mm厚的冷轧无取向硅钢薄带,满足变频技术要求。

    一种高层间电阻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退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2192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210562201.1

    申请日:2012-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层间电阻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退火方法,连续退火炉内气氛为氢气浓度20±2%;保护气H2+N2分配,氢气含量占气体总量的体积百分比27.5%~32.5%;增湿器温度控制在35~65℃。退火后钢板涂层液的涂敷量为1.2±0.2g/m2。采用一般的冷轧硅钢生产工艺实现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的层间电阻满足500(Ω·mm2/片)以上。产品层间电阻大、抗击穿,耐受性好,适用于超高压变压器。

    无取向电工钢涂层半工艺产品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31424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110303078.7

    申请日:2011-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取向电工钢涂层半工艺产品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冲片退火后需进行冲片去应力退火处理的冷轧电工钢,主要包括冶炼、热轧、冷轧、退火、涂层、重卷、包装工序,其特点是在重卷作业线上,在开卷及卷取工艺段之间增加一道弯曲矫直工序,所采用的多辊钢带反复弯曲装置的弯曲辊直径D与钢板厚度d之间的关系为:10d≤D≤20d;成品钢板张力F与钢板横截面S与屈服强度Rp0.2的关系为:0.8×S×Rp0.2≤F≤1.6×S×Rp0.2;弯曲辊插入深度不小于弯曲辊半径。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在不改变原有产品前后生产工序的情况下,利用反复弯曲代替冷轧工序,使钢板内部变形储能增加,使钢板强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冲片性能;钢板内部变形增加有利于提高其电磁性能。

    一种高硅电工钢连铸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2726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19631.4

    申请日:2013-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硅电工钢连铸生产方法,其特点是,钢水冶炼至成品成分后连铸,双辊连铸机铸辊与钢水之间加设含硅量相对较低的电工钢薄带,连铸辊带动电工钢薄带随连铸坯下移进入连铸区,钢水从中间包经长水口流入两电工钢薄带之间,两电工钢薄带粘附在钢坯上面一起运动,其过热度20~50℃,连铸速度10~50m/min,钢水凝固形成2~10mm厚度的钢坯。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在于,在铸辊与钢液之间增加电工钢薄带,可以降低钢液与铸辊的粘连,在加热过程也可以保护板坯,避免氧化,取消了连铸结晶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成材率,降低表面缺陷;由于硅含量全部在冶炼过程中加入,代替成品化学渗入,提高了产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