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7441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92661.0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H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量数时变的水声信号瞬时频率估计方法,包括:输入多分量水声信号s(t),利用扩展的同步压缩变换ESST得到多分量水声信号s(t)的时频谱T(t,ω);利用自动脊线提取AREA,追踪到时频谱T(t,ω)中所有可能的脊线,然后利用脊线融合标准,融合脊线;对得到的脊线用傅里叶级数展开,用Tikhonov正则化对脊线的傅里叶系数重构,得到重构的瞬时频率。本发明是对自动脊线提取,与传统重叠分量的瞬时频率估计相比,本发明能够处理分量数随时间变化的信号;本发明结合分数时频谱,采用扩展同步压缩变换提取高能量集中度的时频谱,能够克服噪声干扰影响水声信号瞬时频率估计的精度;本发明方法能够准确的估计水声信号的瞬时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66274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264842.3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一种全柔性电容式三维力触觉传感器,包括柔性腔体、柔性基底、柔性电极、半圆环形凹槽和半球体触头,柔性电极通过导线引出并接地构成公共端;柔性腔体为圆柱筒体,柔性基底为圆板,柔性腔体粘连在柔性基底之上;方形柔性感应电极成2×2阵列结构并粘连在柔性基底上表面;圆形柔性公共极板粘连在半球体触头底面;半圆环形凹槽环绕半球体触头底部粘连并连在柔性腔体内表面;半圆环形凹槽与圆形柔性公共极板粘连;圆形柔性公共极板和方形柔性感应电极之间隔一层空气层为电介质层,圆形柔性公共极板在柔性基底上的垂直投影区域始终包含四个方形柔性感应电极的区域。本发明结构新颖,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82075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30850.7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算法的疫情防控智能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包括箱体;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顶部延伸端的测温模块、设置于所述箱体侧面的人机交互模块,以及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相邻设置有身份识别模块;所述测温模块包括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相邻设置于所述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红外测温传感器,以及相邻设置于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的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主控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控板的供电模块。本发明为非接触人体温度测量,用于疫情监测时可减少人员配置、避免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同时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灵活、且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43465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430914.3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对称卷积神经网络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其步骤包括:1获取可见光和红外光两种不同模态下的行人照片,构建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数据集,构建检索库;2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对称卷积神经网络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模型;3利用数据集训练基于对称卷积神经网络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模型;4利用建立好的模型实现预测,以达到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的目的。本发明能极大地缓解现有行人重识别方法在跨模态下检测不精确的问题,在模态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仍然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45206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65575.1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一种全柔性仿生气动式机械手,由至少一个机械手单元构成,每个所述的机械手单元均包括仿生执行系统和驱动系统,仿生执行系统包括一根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波纹管结构的圆柱外壳以及至少三根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波纹管结构的气腔,圆柱外壳整体呈象鼻结构,气腔的外形为中空周期变径回转体,多根气腔平行布置于圆柱外壳内,圆柱外壳和气腔都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气腔的封闭端Ⅱ外壁与圆柱外壳的封闭端Ⅰ内璧粘接在一起,除粘接处外,气腔与圆柱外壳、气腔与气腔之间在初始状态均不相接触;驱动系统包括气动驱动器,气动驱动器具有多个充气管道,充气管道分别与气腔的开口端Ⅱ及圆柱外壳的开口端Ⅰ相连。本发明抓取能力腔,使用灵活,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54754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182533.0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CUDA加速的平滑薄板样条形变参数计算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平滑薄板样条形变在图像配准任务中控制点数较多时计算时间长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三维待配准特征点和模板特征点的处理;对待配准点矩阵进行QR分解;平滑薄板样条形变参数的计算。本发明利用GPU的并行架构对大矩阵代数运算做了并行化,实现了平滑薄板样条形变参数快速计算,有效提升了图像配准算法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376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67443.2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改进分类网络的神经元分类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涉及图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利用改进的神经元点云分类网络能够解决传统方法中人工设计特征偏差的问题。并且,在改进的神经元点云分类网络中,傅里叶注意力模块能够改善基于坐标的点云网络对于高频信息学习的缺失,通道注意力模块减少了点云网络最大池化带来的信息损失,多尺度融合模块能够更好的融合细粒度与高语义信息,所以通过在基本点云网络的基础上增加双重注意力模块与多尺度融合模块,提高分类网络对于复杂神经元特征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神经元分类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93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61789.5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域泛化表征学习的三维生物图像跨模态配准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特征点集,得到待配准图像初始点集;得到第一特征块和第二特征块;提取域泛化特征,并计算第一特征块和第二特征块之间的相似性分数;计算搜索距离内所有搜索点的得分,再由所有搜索点的得分计算待配准图像初始点集的位移;得到待配准图像上新的特征点集,再返回步骤(2)中进行优化,直到待配准图像初始点集找到与目标图像特征点集的最佳匹配位置,得到待配准图像最优的匹配点集;对待配准图像进行形变,得到配准后的三维生物图像。本发明能够在不同模态图像之间实现无缝切换,可以配准更高分辨率的显微图像,从而提高了配准的精度和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6487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960023.6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 安徽中科星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V10/4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单阶段细粒度轻量化点云3D目标检测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点云特征编码模块、体素特征提取模块、BEV特征提取模块和检测模块;点云特征编码模块用于对输入的点云数据进行体素化,并对每个体素中的点云特征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特征;体素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对编码后特征进行体素特征提取,得到体素特征;BEV特征提取模块基于体素特征进行特征转化提取,得到BEV特征;检测模块基于BEV特征进行目标检测。本申请体素特征的提取比传统的稀疏卷积网络更快更准确,尽可能保持原始点云特征的完整性和稀疏性,使提取的点云特征具有一定的细粒度;构建的BEV特征提取模块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取细粒度BEV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55880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781602.X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UDA加速的薄板样条形变参数矩阵计算及线性插值方法,通过三维仿射变换处理三维的待配准特征点、模板特征点;利用经过仿射变换矩阵处理的待配准特征点与模板特征点,并基于CUDA架构中cublas和cusolver中的函数,计算得到薄板样条形变参数矩阵;通过获得的薄板样条形变参数矩阵进行待配准三维图像坐标逆变换,并进行三线性插值。通过利用GPU的并行架构对大矩阵代数运算、线性插值做了并行化,实现了薄板样条变换形变参数矩阵计算及线性插值的快速计算,有效提升了图像配准算法的运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