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57263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0000561.4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制备镁合金‑不锈钢复合板的方法,属于金属复合板加工领域,针对现有成形方法很难形成具有较好界面连接的镁合金‑不锈钢复合板,制约其在工业领域应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包裹密封的结构可有效解决镁合金加热过程中易氧化的问题,故加热过程中不需额外施加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待结合面的镀银层作为过渡元素可改善镁合金在不锈钢表面的润湿性,促进结合面的冶金结合;加热炉的温度超过镁合金的熔点,并保温后出炉快速冷却使镁合金熔体与不锈钢表面有充分的接触时间,有利于界面元素的扩散;此外,包裹密封结构还可以制约镁合金熔体受热膨胀,故该方法不需额外施加压力,在结合界面就会产生较大的应力,促进结合界面的扩散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779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034132.9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细化高合金含量Mg‑Al‑Zn镁合金共晶相方法,细化高合金含量Mg‑Al‑Zn镁合金共晶相方法包括合金熔炼精炼、细化共晶相两个步骤。在气体保护下,将预热后的纯镁在700℃的温度下进行熔化,然后将一定比例的铝、锌加入到熔体中,待完全熔化后搅拌均匀,再降温至680℃精炼和清渣处理;将预热后的镁钐中间合金加入到熔体中,待完全熔化后搅拌均匀,在控制凝固冷却速率条件下浇注成锭。该合金和传统高合金含量Mg‑Al‑Zn镁合金相比,共晶相Mg17Al12发生显著细化并从连续网状结构转变为不连续棒状、球状结构。本发明解决了高合金含量Mg‑Al‑Zn镁合金中共晶相Mg17Al12难以细化的难点,制备工艺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18970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17863.5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金属双曲线试样的大应变压缩硬化曲线的测量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通过测量双曲线试样在压缩过程中最小截面处半径的变化量与所承受的载荷再通过修正公式获得修正后的的应力应变曲线。本发明获得修正后的模拟载荷位移曲线与试验载荷位移曲线达到了很好的重合,最大误差率不超过5%。本发明避免了现有压缩试验应变较大时存在的由摩擦引起鼓形而导致的误差,可以获得准确的应力应变曲线,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626015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56142.8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32B9/02 , B32B9/00 , B32B9/04 , B32B27/02 , B32B27/36 , B32B27/12 , B32B27/32 , B32B27/08 , B32B33/00 , B32B27/34 , B27D1/00 , B29D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植物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轻量化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包括混杂纤维铺层:是由经纱和纬纱纺织而成的织物,由内到外包括:内芯高强纤维层、中间天然植物纤维层、外层树脂纤维层,外层树脂纤维层采用包芯纺纱工艺实现树脂纤维与天然植物纤维的混纺,中间天然植物纤维层采用包缠纺纱工艺实现天然植物纤维与内芯高强纤维的混纺。制备过程:将树脂薄膜铺层与混杂纤维铺层依次交替层叠,然后将其放入平板硫化机平板模中进行热压成形。本发明具有能耗低、可循环利用、环境友好、价格低、可设计性更加灵活等优势,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具有力学性能更优异、流程更简便,能实现轻量化复合材料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05532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641323.1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元少量高成型性镁合金,所述合金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锌0.1%-2.0%、钙0.01%-0.8%、锰0.08%-0.5%、锡0.01%-0.3%,其余为镁和添加元素;所述添加元素为钛、钐、铝、硼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镁合金中镁元素总含量>97.5wt%。所述短流程制备方法,包括多元少量合金熔炼、亚快速凝固双辊铸轧和退火处理三个步骤。通过多元少量成分设计与亚快速凝固双辊铸轧技术相结合,获得了过饱和高固溶组织,实现了晶粒细化,显著缩短了均匀化热处理并省略了精轧环节。所得镁合金薄板室温延伸率>20%,且具有较弱的基面织构,可以直接进行冲压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983743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143518.3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使低含量镁合金具有均匀细晶的变温控轧制备方法,所述的低含量镁合金是指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小于等于5%的镁合金,如AZ31、ZX20、ZX10和AZ21等。使低含量镁合金具有均匀细晶的变温控轧制备方法包括:添加微量晶粒细化元素,变温轧制调控晶粒尺寸和高温短时再结晶处理三个步骤。本发明通过引入微量细化元素结合变温控轧手段,解决了低含量镁合金难细化,室温或者室温温度以下难变形的技术束缚,制备出平均晶粒尺寸<3微米的低含量镁合金薄板,为短流程、低成本制备微米级晶粒尺寸的新型高性能镁合金板材提供了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699919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510016865.8
申请日:2005-06-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B11/255 , G01B11/24 , G01B5/213 , G01B5/20 , G01B21/20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是涉及一种精确测量任意凸凹曲面曲率半径或曲率的测量仪器。它由机械部件、测量系统和显示器组成,机械部件中的测脚分别装在测杆上,左、右测杆分别紧固在两端装有齿轮的左、右齿轮轴的中间,左、右齿轮轴上的对应齿轮相互啮合,中测杆旋紧在上固定板中,齿轮轴装在固定压板上的轴套内,固定压板与上固定板固定,测量系统中的位移测量采用光栅位移传感器,它装在中测杆中,其位移信号经电子细分电路细分、放大送入微处理器进行程序运算,计算结果通过显示器显示并存储在存储器中,测量完毕,测量数据通过USB接口传输到计算机中进一步处理。测脚采用球形测头。本发明与已有测量仪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便于批量生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6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91401.4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断前轮廓的金属圆棒试样断后伸长率自动检测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配备光学测量装置的材料试验机采集金属圆棒试样断前一帧的外轮廓几何信息及标距伸长量和载荷,能够在试样拉伸试验结束时自动计算输出断后伸长率,省略了原来断后试样拼接固定、手动或光学二次测量等常规复杂操作变化导致测量精度的问题,并对断前一帧试样轮廓图像采集精度进行了修正,提高了测量精度,效率及自动化程度。并严格执行GB/T228.1‑2021规定的断后伸长率测量方法,能够根据试样断口位置自动实施移位法的判断条件,从而实现了金属圆棒试样断后伸长率的在线自动精确测量,对于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641928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09686.3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3/1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金属管材的Hill48屈服准则参数标定方法,首先通过轴向拉伸试验获得轴向屈服应力σ0,通过环向拉伸试验获得周向屈服应力σ90,通过平面应变状态拉伸试验获得平面应变状态轴向屈服应力σp,再将σ0、σ90、σp代入方程组获得Hill48屈服准则参数F、G、H的值,然后通过轴向拉伸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基于GA遗传优化算法反求Hill48屈服准则参数N的值,完成Hill48屈服准则参数F、G、H、N的准确标定。通过本发明方法能够为金属管材塑性成形过程模拟提供精确的参数,进而更加准确地模拟金属管材在弯曲过程中的塑性变形行为,包括壁厚变化率、截面畸变及回弹等。
-
公开(公告)号:CN11487528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45017.X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线径均匀度耐氧化镁合金细丝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成分质量百分比为:铝:1.0‑6.0%,锌:0.1‑1.0%,锡:0.05‑0.18%,锰:0.05‑0.6%,钐:0.02‑0.18%,钙:0.02‑0.18%,添加元素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的添加元素为钇、铈、钪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加入量按百分比计为:钇:0‑0.3%,铈:0‑0.25%,钪:0‑0.35%;不可避免的杂质总和≤0.05%;余量为镁。其制备方法包括:在合金经熔炼、浇注、均质化热处理、挤压、连续拉丝后,获得高线径均匀度耐氧化镁合金焊丝,焊丝力学性能:屈服强度≥150MPa、抗拉强度≥240MPa、延伸率≥15%。本发明制备工艺高效简单,细丝耐氧化、线径均匀、表面光洁度高且力学性能优异,熔丝过程飞溅少,适合机器人自动焊接、增材制造等领域的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