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58801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019489.2
申请日:2006-06-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Abstract: 人纤维介素hfgl2 shRNA干扰质粒的构建方法及其药学用途,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构建一种新的生物制剂:hfgl2shRNA干扰质粒,实现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是发明人构建了一种新的生物制剂-hfgl2 shRNA干扰质粒,根据hfgl2凝血酶原酶cDNA序列及设计原则筛选出靶序列,根据靶序列设计hfgl2 shRNA模板,再将模板设计于下游引物中,PCR扩增U6启动子,两端分别引入酶切位点BamH I和Hind III,将下游带有hfgl2 shRNA模板的U6启动子插入pMSCVneo载体相应酶切位点BamH I和Hind III,我们通过细胞水平实验,证实hfgl2 shRNA干扰质粒可以有效抑制hfgl2基因的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736881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19060.9
申请日:2005-07-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顺磁氧化铁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首先通过氨水与柠檬酸钠的同时和速率可控地加入,使碱性条件下Fe3+与Fe2+离子共沉淀生成水相分散的、柠檬酸根吸附表面的Fe3O4纳米颗粒;再将其作为柠檬酸钠-金氯酸还原反应的晶种,形成金包覆SPION纳米颗粒。该Fe3O4-Au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兼具磁性和金包覆层。表面吸附的柠檬酸根可经配位交换反应被多种化学功能基团替代。本发明可以延缓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成核与生长速率;制成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在水相中分散极好,聚集结块的情况最小化。包覆金壳层后,这些高度分散的SPION不再对氧化敏感,磁性可以保持稳定,并且有许多用途,并且其稳定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365543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588721.9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2 , A23K20/158 , A23K50/50 , A61K35/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病毒性肝炎小鼠模型的方法。该方法选择高脂饲料喂养C3H/HeN小鼠12周,观察小鼠体重、肝重、转氨酶、糖脂代谢指标及肝脏组织学变化,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再选择10PFU量的鼠肝炎3型病毒(MHV-3)感染小鼠,观察受感染后小鼠的存活率、肝脏组织学及肝内病毒复制,从而建立类似人类疾病过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病毒性肝炎小鼠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系统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病毒动力学、免疫学改变和防治措施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2085378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10610930.0
申请日:2010-12-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A61K48/00 , A61K31/7105 , A61P35/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重组人hfgl2微小核糖核酸在肝癌中的应用,即构建肝癌相关的人fgl2(Human Fibrinogen-like protein 2,h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的微小RNA腺病毒表达颗粒,在肝癌中进行治疗并验证其药学用途。利用腺病毒介导的micro RNA干扰技术即利用重组人hfgl2微小核糖核酸(hfgl2-miRNA腺病毒注射液)靶向治疗肝癌,利用已建立的高侵袭性人肝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内多点注射重组人hfgl2-miRNA腺病毒注射液,通过比较肿瘤大小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探索hfgl2-miRNA腺病毒注射液的优化治疗剂量,结果发现疗效显著,表明hfgl2的沉默对肝癌的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219075C
公开(公告)日:2005-09-14
申请号:CN02154137.X
申请日:2002-12-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因检测技术,具体而言是利用磁性和非磁性纳米颗粒标记基因探针,超灵敏检测核酸。磁性Fe3O4(核)/Au(壳)纳米颗粒标记基因作为俘捉探针,通过磁场操控,分离出包含靶的杂交体;设计连接链代替靶链,在杂交体上反复加入连接链和纳米探针,形成连续层叠的杂交聚集体,实现检测信号的纳米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510148A
公开(公告)日:2004-07-07
申请号:CN02154137.X
申请日:2002-12-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的HBV DNA的探测系统的方法。它是以HBV DNA1873-1912位为靶序列设计寡核苷酸探针,探针包含26个核苷酸,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主要部分长20个核苷酸,另外一小部分为6个核苷酸,将寡核苷酸的5’端或3’端进行烷烃硫醇修饰;将烷烃硫醇修饰的探针通过Au-S键共价结合于Au纳米颗粒或Fe3O4(核)/Au(壳)纳米颗粒上,采用操控俘捉探针,并在检测系统中加入连接链和信号放大物质,从而实现了临床上HBVDNA及其变异的超灵敏探测。本发明将DNA结合的特异性与纳米材料独有的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510144A
公开(公告)日:2004-07-07
申请号:CN02154138.8
申请日:2002-12-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C12P19/34 , A61K31/7088 , A61P1/16 , A61P31/12 , A61P3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fgl2凝血酶原酶双链RNA和反义寡核苷酸的构建方法及将构建的hfgl2凝血酶原酶双链RNA和反义寡核苷酸的应用。它是根据hfgl2凝血酶原酶的mRNA或cDNA序列合成或扩增产生dsRNA或ASON的基因模板,将模板插入一个基因表达的载体中形成的。将构建出的产品用于病毒性肝炎或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等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98115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302939.1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G16H20/10 , A61B17/00 , A61B34/20 , A61B34/10 , A61B8/12 , A61B8/08 , A61B8/00 ,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N3/0464 , G06N5/04 , G06N3/092 , G06N3/045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自驱动微型机器人用于肝脏肿瘤靶向治疗及实时监测系统,涉及生物医疗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监测主系统,监测主系统中包含自驱动导航与定位模块、智能药物递送模块、肿瘤监测与状态评估模块、多模态数据融合模块、实时自学习决策模块和高级分子模拟与药物优化模块、安全通信模块、电网环境适应模块和故障检测与恢复模块,本发明自驱动导航与定位模块采用量子遗传算法、模糊约束优化算法和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方式,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在肝脏内复杂环境中的导航精准度与定位效率,量子遗传算法借助量子计算的强大并行性,能够快速探索众多潜在路径组合,极大地缩短了路径规划时间,同时提高了路径规划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35685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219365.9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纤维介素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氨基酸序列为ADDHRDPGGNGGNGA的抗原多肽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经细胞融合,筛选得到一株稳定分泌抗纤维介素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微生物保藏号是:CCTCC NO:C2012200;该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能够与纤维介素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明显的抗凝效应,并且同时表现出显著的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既可抑制肝癌HCCLM6细胞的增殖,又可下调肿瘤血管新生),其双重抑制多靶点阻断的抗癌效应在肝癌靶向治疗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制备用于治疗肝癌的相关药物中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472123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27523.X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A61K35/76 , A01K67/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将pGEM4Z/HBV1.3质粒通过高压尾静脉注射于FVB/N小鼠体内,造成小鼠肝脏HBV慢性复制状态,再以含酒精液体饲料喂养5周以上,观察了小鼠肝脏组织学变化和血清学变化,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乙肝e抗原(HBeAg),从而建立模拟人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酒精性脂肪肝病理过程的小鼠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系统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酒精性脂肪肝的遗传调控、分子机理及防治措施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