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97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36618.4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成伪影图像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以及产品,该方法包括:生成与原始超声图像对应的待处理图像;在待处图像中随机添加掩码区域,得到掩码图像,并确定掩码图像中掩码区域的像素点所对应的目标像素值,得到待使用图像;依据待使用图像中每个像素点所对应的像素值,确定伪影叠加图像;依据原始超声图像和伪影叠加图像,确定原始超声图像的目标伪影图像。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不用对大量数据样本数据标注的情况下,就可以生成与原始超声图像相对应的目标伪影图像,达到了生成目标伪影图像高效性和便捷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795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35969.3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医学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甲状腺超声图像;将所述目标甲状腺超声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完成的甲状腺图像处理模型中,确定所述甲状腺超声图像的甲状腺轮廓区域和至少一个参考甲状腺结节标注框,所述预先训练完成的甲状腺图像处理模型基于改进的yolo11模型训练得到的;根据所述甲状腺轮廓区域和至少一个所述参考甲状腺结节标注框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至少一个参考甲状腺结节标注框中的目标甲状腺结节标注框,于目标甲状腺超声图像中显示目标甲状腺结节标注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较为快速且准确的识别出甲状腺超声图像中的甲状腺结节,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5153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13207.6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G06Q10/109 , G16H40/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特检智能提醒方法及提醒装置,涉及特检提醒技术领域,包括:交互信息系统,采集更新特检信息,存储至特检数据库内;根据所述更新特检信息内的特检时间,生成特检提醒时间,其中,所述特检提醒时间在所述特检时间之前;根据所述特检提醒时间和所述更新特检信息,生成特检提醒信息,在时间到达所述特检提醒时间时,进行提醒。通过本申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特检安排存在提醒不及时、易遗漏、患者接收率不高,导致检查延误或漏检,进一步影响医疗流程效率的技术问题,通过交互信息系统自动采集并存储更新的特检信息,减少患者因漏检或迟到引起的检查时间延误问题,提高了医院检查流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552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900255.3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技术领域的一种促进新陈代谢的全科治疗仪,包括用于调节和稳固治疗方位的支架组件,支架组件上固定连接有治疗箱,治疗箱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中心转动连接有从动轮,从动轮内啮合有主动轮,主动轮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和偏心杆,主动轮顶部设有偏心块,偏心块上分别开有与滑动杆和偏心杆对应的滑槽和偏心槽,滑动杆和偏心杆分别与滑槽和偏心槽滑动配合,偏心块靠近偏心槽一侧外壁铰接有两根用于限制偏心块运动的限位杆,限位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治疗箱内侧壁。本发明科学合理,通过实现治疗参数的个性化调整,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5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297372.5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G16H50/30 , G16H50/20 , G16H10/60 , G16H50/70 , G16H10/20 , G16H20/10 , G16H20/30 , G16H20/70 , G06F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患者疼痛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患者的历史生理数据和活动数据;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获取患者的疼痛评估报告,疼痛评估报告包括疼痛强度评分、疼痛发作的频率与持续时间以及治疗与干预方案;根据生理数据与疼痛评估报告建立疼痛多模态评估模型;其中,疼痛多模态评估模型包括学习识别模块、1‑all策略模块、时序预测模块以及多模态融合评估模块;将当前生理数据输入至疼痛多模态评估模型,预测患者的疼痛强度和疼痛模式。本发明通过包含规律学习、1‑all策略、时序预测及多模态融合评估的模型,提高了患者疼痛强度和疼痛模式的预测精度,可显著提升尤其是慢性疼痛患者的诊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84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70075.6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G06T7/11 , G06T7/00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目标区域分割方法。包括:获取包含待分割的目标区域的目标医学图像,以及区域分割模型,其中,区域分割模型包括编码器、与编码器跳跃连接的解码器以及与编码器和解码器分别连接的Transformer模块;将目标医学图像输入区域分割模型中,基于编码器,对目标医学图像进行编码处理,得到目标编码特征;基于Transformer模块,对目标编码特征进行编码处理,得到全局编码特征;基于解码器,进行全局编码特征相关的解码处理,得到目标区域的区域分割结果,并输出区域分割结果。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训练医学图像较少的情况下,实现目标区域的准确分割。
-
公开(公告)号:CN1194106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64199.8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C12N15/113 , C12Q1/6883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浆外泌体miR‑101‑3p及其在制备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监测产品中的应用。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血浆外泌体来源的miR‑101‑3p表达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同时本发明的试剂盒能检测miR‑101‑3p的表达量,利用血浆外泌体miR‑101‑3p水平协助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并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3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64237.8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G16H15/00 , G16H30/00 , G06F40/284 , G06F16/5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临床影像参考图谱的自动生成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医师根据浏览图像确定所需参考图谱的解剖定位,提取该患者影像检查类别、检查项目、患者基本信息、该解剖定位所在层面在所有扫描层面中的相对位置;在医院影像诊断报告数据库中匹配相同影像检查项目及类别,根据医师设定的优先级匹配患者基本信息、检查设备等,根据解剖定位确定检索关键词,基于检索关键词确定检索结构化医学影像报告语句,查询医院影像报告数据库,匹配该报告语句判定为正常的报告;调取该报告图像,基于该解剖定位所在层面在所有扫描层面中的相对位置匹配参考图谱层面,自动生成参考图谱并展示给医师参考。本发明可以为影像诊断医师提供准确的、丰富影像学参考图像,将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991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27885.3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G06T7/00 , G06V20/6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96 , G06N3/046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Micro‑CT和迁移学习的口腔影像分析方法,涉及人工智能辅助医学影像诊断领域,该方法包括,用Micro‑CT和CBCT扫描技术获取离体牙三维数据;以Micro‑CT三维数据为输入,以通过Micro‑CT数据得到的形态分类结果作为标签,对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第一分类模型的权重参数;以CBCT三维数据为输入,以Micro‑CT分类结果为标签,在3D网络中对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第二分类模型;第二分类模型的初始权重为第一分类模型的权重参数;根据训练后的第二分类模型,对目标牙齿的形态学特征进行预测。本申请的方法提高了口腔影像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3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218649.0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G06F18/241 , A61B5/00 , G06F18/214 , G06F18/24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QRS波群异常分类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处理设备,通过引入了基于4导联或者8导联的QRS波群异常分类机制,如此构建的QRS波群异常分类模型通过实验证明,在8导联格式下对于不同类型的异常QRS波群的检测精度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此外由于数据的精简化,尤其是在4导联格式下的精简化,在数据处理时间、数据应用时间和数据存储时间等应用成本的几个方面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也显著地降低了临床工作方面的人员工作量,因此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