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1514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002090.2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具备变速驱动桥与电动马达一起收容于壳体内的电气驱动单元,抑制NV性能的恶化。在壳体(16)中的位于与变速驱动桥(14)的连结部分相反的一侧的底部(24a)的外侧面,安装原本配设于车辆的辅机部件(70),所以通过该辅机部件(70)作为主减震器发挥功能,能够避免壳体(16)的大型化、重量增加,同时能够使由马达转矩变动、啮合振动等引起的强制力(振动)衰减而提高NV性能。尤其是,在变速驱动桥(14)的连结部侧,利用差动装置(50)等限制(约束)马达轴(34)的位移,所以其相反的底部(24a)侧容易大幅振动,通过在该底部(24a)的外侧面安装辅机部件(70),能够有效地使壳体(16)的振动衰减。

    车辆用驱动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89762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180074201.0

    申请日:2011-1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5 B60K1/00 F16H2057/02043 Y10T74/2186

    Abstract: 提供一种不使盖的刚性比以往高,就能利用安装于该盖的支架装置较佳地支承变速驱动桥壳体的车辆用驱动装置。支架装置(22)具有固定设置于盖(18)的支承板构件(32a),利用3根第1螺栓(28)穿过盖(18)的外周缘部(18a)而使支承板构件(32a)与筒状壳体(16)的开口部(16a)紧固。因此,变速驱动桥壳体(12)的载荷经由3根第1螺栓(28)作用于比盖(18)的刚性高的筒状壳体(16)的开口部(16a),所以不使盖(18)的刚性比以往高,就能利用安装于该盖(18)的支架装置(22)较佳地支承变速驱动桥壳体(12)。

    电动车辆
    15.
    发明公开
    电动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786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162249.6

    申请日:2024-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电力控制装置向壳体外露出的电动车辆。一种车辆(10),具备:驱动单元(96),在同一壳体(18)内收容有包括作为动力源发挥功能的电动机的变速驱动桥(98)以及对所述电动机授受的电力进行控制的电力控制单元(54);以及左纵梁(80L),经由紧固构件(82)安装有驱动单元(96),其中,(a)壳体(18)具有在壳体内上下分离的上部空间(U)及下部空间(L),(b)电力控制单元(54)收容在上部空间内且变速驱动桥(98)收容在下部空间内,(c)在上部空间内设置有底板(72b),(d)在沿车宽方向观察时,左纵梁(80L)的脆弱部(80Lw)配置于与底板重叠的位置。

    电动车辆
    16.
    发明公开
    电动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78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162174.1

    申请日:2024-02-05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电力控制装置向壳体外露出的电动车辆。车辆(10)具备:驱动单元(96),在同一壳体(18)内收容有包含作为动力源发挥功能的电动机的变速驱动桥(98)及控制所述电动机授受的电力的电力控制单元(54);及左纵梁(80L),驱动单元(96)经由紧固构件(82)而安装于该左纵梁(80L),其中,(a)壳体在壳体内具有上下分离的上部空间(U)及下部空间(L),(b)电力控制单元收容于上部空间内且变速驱动桥收容于下部空间内,(c)紧固构件安装于设置于壳体的侧壁且与周围相比壁厚的紧固部(74t),(d)在车宽方向上观察时,左纵梁的脆弱部(80Lw)配置于与紧固部重叠的位置。

    电动车辆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1514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811002090.2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具备变速驱动桥与电动马达一起收容于壳体内的电气驱动单元,抑制NV性能的恶化。在壳体(16)中的位于与变速驱动桥(14)的连结部分相反的一侧的底部(24a)的外侧面,安装原本配设于车辆的辅机部件(70),所以通过该辅机部件(70)作为主减震器发挥功能,能够避免壳体(16)的大型化、重量增加,同时能够使由马达转矩变动、啮合振动等引起的强制力(振动)衰减而提高NV性能。尤其是,在变速驱动桥(14)的连结部侧,利用差动装置(50)等限制(约束)马达轴(34)的位移,所以其相反的底部(24a)侧容易大幅振动,通过在该底部(24a)的外侧面安装辅机部件(70),能够有效地使壳体(16)的振动衰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