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64536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109181.1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吉田忠史
IPC: H01L23/473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2 , F28F3/12 , F28F13/06 , H01L23/4735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冷却器包括基板(3)、散热片(4)、冷却剂排出通路(14)和冷却剂供给通路(12)。冷却剂供给通路包括将冷却剂供给通路分割成多个分割供给通路(121,122)的供给通路分隔部(21)。供给通路分隔部在冷却剂供给通路内在冷却剂流动方向上延伸。第一冷却剂供给口(81)从沿着基板的一侧向第一分割供给通路供给冷却剂,第一分割供给通路是分割供给通路中的至少一个分割供给通路。第二冷却剂供给口(82)从沿着基板的另一侧向第二分割供给通路供给冷却剂,第二分割供给通路是分割供给通路中的至少一个分割供给通路。冷却剂喷嘴朝向散热片喷出冷却剂。冷却剂喷嘴包括与第一分割供给通路连通的冷却剂喷嘴和与第二分割供给通路连通的冷却剂喷嘴。
-
公开(公告)号:CN101577257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0910138567.4
申请日:2009-05-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367 , H01L2924/0002 , H05K1/0306 , H05K3/0061 , H05K3/341 , H05K2201/09054 , H05K2201/09745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部件,其具备搭载电子元件的绝缘构件和搭载绝缘构件的热扩散构件,绝缘构件的热膨胀系数比热扩散构件的热膨胀系数小,绝缘构件以埋入的方式搭载在设置于热扩散构件的表面的凹部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210707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080070044.1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吉田忠史
IPC: H05K7/20 ,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2 , F28F3/022 , F28F3/048 , F28F3/12 ,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5K7/20927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冷却器,具备:并排设置有多个散热片,使制冷剂流过该散热片间的通路(Rp)的散热部;在散热片的并排设置方向上延伸设置,经由第1节流部(Rs)与散热片间的通路(Rp)的一端侧连通的流入侧制冷剂储液槽(Ri);在散热片的并排设置方向上延伸设置,经由第2节流部(Rs)与散热片间的通路(Rp)的另一端侧连通的流出侧制冷剂储液槽(Ro)。在流入侧制冷剂储液槽(Ri)的与第1节流部(Rs)相向的面形成有流入侧翅片(21),且流入侧制冷剂储液槽(Ri)的流通截面积设定为小于流出侧制冷剂储液槽(Ro)的流通截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1573856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780049374.0
申请日:2007-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225 , H02K9/02 , H02K9/19 , H02K11/048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的装载构造,包括:壳体(110),固定在车辆主体上,并包括第一内部空间(111)和第二内部空间(112),第二内部空间(112)在与第一内部空间(111)隔断的状态下被形成在比第一内部空间(111)靠下方的位置;电动发电机(MG1、MG2),被设置在壳体(110)的第一内部空间(111)中;逆变器(320、330),被设置在壳体(110)的第二内部空间(112)中;以及端子(121、122),对电动发电机(MG1、MG2)与逆变器(320、330)进行电连接。在第一内部空间(111)的底部贮存用于冷却电动发电机(MG1、MG2)的机油。端子(121、122)的位于第一内部空间(111)的部分位于比贮存在第一内部空间(111)中的机油液面的最高位靠上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578701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880002205.6
申请日:2008-01-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半导体元件的冷却构造包括:第一和第二半导体元件(11、12);散热器(2),所述散热器(2)具有装载所述半导体元件(11、12)的装载面(2A),并且在内部形成有供冷却剂流动的冷却剂流路(20),所述冷却剂用于冷却半导体元件(11、12);以及突出部(3),被设置在散热器(2)的位于与所述装载面(2A)相反侧的部分,沿着与冷却剂的流动方向(箭头DR1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从冷却剂流路(20)的底面向所述冷却剂流路(20)的内侧突出。半导体元件(11、12)以第一半导体元件(11)位于比第二半导体元件(12)更靠上游侧的位置的方式沿着箭头DR1方向排列配置,第二半导体元件(12)用的突出部(32)被设置成位于比第一半导体元件(11)更靠下游侧且比第二半导体元件(12)在箭头DR1方向上的中心更靠上游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385142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780005838.8
申请日:2007-02-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吉田忠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8 , B60K6/26 , B60K6/365 , B60K6/40 , B60K6/405 , B60K6/445 , H01L24/48 , H01L24/49 , H01L25/072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227 , H01L2224/48472 , H01L2224/49111 , H01L2224/49175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1004 , H01L2924/01005 , H01L2924/01006 , H01L2924/01012 , H01L2924/01013 , H01L2924/01014 , H01L2924/01015 , H01L2924/01023 , H01L2924/01028 , H01L2924/01029 , H01L2924/01033 , H01L2924/01047 , H01L2924/01074 , H01L2924/01075 , H01L2924/01082 , H01L2924/014 , H01L2924/12041 , H01L2924/1305 , H01L2924/13055 , H01L2924/13091 , H01L2924/19041 , H01L2924/19042 , H01L2924/30107 , Y02T10/6239 , Y02T10/6243 , H01L2924/00 , H01L2224/4509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半导体模组和具有半导体模组的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母线(40P)组成电源线,母线(40N)组成接地线。母线(40P、40N)通过绝缘构件沿绝缘衬底(50)的法向分层。这里,布置在上侧的母线(40P)由金属构件形成,布置在下侧的母线(40N)由形成在绝缘衬底(50)上的布线层形成。因为母线中的一个是固定到绝缘衬底(50)的布线层,所以可以确保母线的散热。因此,可以将母线制造为具有相对较小横截面积的布线层并且可以降低半导体模组沿法向的尺寸。通过将半导体模组安装在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上,可以降低当安装在车辆时的垂直方向尺寸并降低车辆的中心以提高行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47623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45620.6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38 , H01L23/427 , H01L23/62 , H01L23/642 , H01L24/29 , H01L24/32 , H01L25/074 , H01L25/16 , H01L2224/73253 , H01L2924/13055 , H01L2924/13091 , H01L2924/19041 , H01L2924/30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包括一对功率装置(12、14)以及N电极(16)和P电极(18),所述一对功率装置以输出电极(10)设置在所述一对功率装置之间的状态相层叠,所述N电极和P电极以所述一对功率装置设置在所述N电极和P电极之间的状态相层叠。输出电极(10)是各向异性的,使得在与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导热率大于在层叠方向上的导热率。另外,输出电极(10)从所述一对功率装置(12、14)相层叠的层叠区域沿正交方向延伸。N电极(16)和P电极(18)在保持对向位置关系的同时沿正交方向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1641787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880009472.6
申请日:2008-03-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L2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38 , H01L23/34 , H01L23/473 , H01L35/30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珀尔贴元件(51)配置成使形成吸热部的导电板(112A)与绝缘层(110)紧连、使形成散热部的导电板(112B)与绝缘层(114)紧连。珀尔贴元件(51)的一端连接于从电线(PL)分支出的分支线(BL),其另一端与电极板(108)电连接。于是,珀尔贴元件(51)从分支线(BL)接收流经功率晶体管(Q1)的电力的一部分并向电极板(108)输出。即,珀尔贴元件(51)利用流经功率晶体管(Q1)的电力的一部分来吸收由功率晶体管(Q1)产生的热量并向散热板(116)侧放热。
-
公开(公告)号:CN11063481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910534087.3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L23/367 , H01L23/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能力高且不易产生压力损失的冷却器。冷却器具有:框体,所述框体在内部具备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空间;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所述制冷剂空间分割成多个流路;及多个冷却片,多个所述冷却片配置在各流路内。所述分隔壁以各所述流路具有宽部和窄部的方式弯折。在各所述流路中,在制冷剂流动的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所述宽部和所述窄部。各所述宽部内的所述冷却片的数量比各所述窄部内的所述冷却片的数量多。
-
公开(公告)号:CN10761239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551949.4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变换装置。在电力变换装置的转换器电路中,调整部利用串联连接的第1电容元件和第2电容元件来分割被输入到半导体模块的电池的电压。并且,将上述第1电容元件和上述第2电容元件的中点与冷却器连接,由此,固定冷却器的电位。根据电力变换装置,能够使在引线框端子与冷却器之间的爬电表面产生的浪涌电压的波形成为具有负电压区域(施加偏移电压的区域)的波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