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0667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0982725.X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车辆。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多个客观属性信息集合和多个主观属性信息集合;由每个客观属性信息集合依次与各个主观属性信息集合构成信息集合,得到候选属性信息集合,并从多个候选属性信息集合中确定具有相关性的集合,得到目标属性信息集合;根据每个目标属性信息集合确定每个客观属性的客观属性指标区间;从多个客观属性信息集合获取每类车辆在各个客观属性下的测试信息,得到目标测试信息集合,并根据目标测试信息集合和客观属性指标区间确定车辆的测试结果。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车辆性能测试方法与车辆的部分性能不适配,导致对车辆的性能的测试效果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0163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372886.7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7/018 , B60G21/0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主动稳定杆系统的舒适性控制方法,综合转向输入控制与路面输入控制来计算前后抗侧倾力矩分配,侧倾天棚控制在车身和惯性基准之间的侧倾方向上安装虚拟天棚阻尼器,隔离车身侧倾运动,采用道路输入算法来减少由道路激励引起的瞬时侧倾运动,并且通常使用转向输入算法来控制由转向引起的稳态侧倾角。本发明用于主动稳定杆系统的舒适性控制方法,采用侧倾天棚阻尼控制方法,针对车辆在侧倾摆动时产生侧倾角速度引起的头部甩头的行驶舒适性研究,结合天棚控制理论开发了侧倾天棚阻尼控制原理,通过主动横向稳定杆输入辅助侧倾力矩,减小因路面激励输入引起的车辆侧倾角速度,降低车辆驾乘人员的颠簸感和头部晃动,增强乘坐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689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97622.2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雪车赛道obj文件的雪车赛道典型特征提取方法,包括:赛道原始数据的导入和预处理: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导入原始雪车赛道obj格式文件,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对图形进行处理;赛道数据格式转换:将处理后的图形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导出成赛道文件;赛道典型特征曲线生成:将导出的赛道文件导入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赛道典型特征曲线数据提取:在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通过等分和坐标提取命令,获取并导出赛道特征曲线数据至表格中,完成赛道特征曲线数据提取。本发明可以提取体现赛道特征的中心线和截面坐标数据,可为雪车赛道分析及虚拟训练系统开发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同时大幅度节省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00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42181.6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21/13 , B60C23/04 , B60R16/023 , B60Q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爆胎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车辆。车辆爆胎控制系统包括:检测系统,检测系统至少包括胎压传感器,每一车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胎压传感器;喷气系统,喷气系统包括多个喷气机,喷气机设置于车辆的底盘上,喷气机与车轮相邻地设置,每一车轮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气机;控制器,控制器与检测系统、喷气系统电性连接;其中,控制器至少用于控制喷气机沿车身高度方向喷气,以使车辆底盘处于预设高度。本申请通过喷气机控制垂向力平衡来避免出现车身侧倾,达到了保持车辆行驶平稳性的目的,解决了爆胎汽车发生轮胎脱圈、轮毂接地从而引起的翻车问题,进一步提升车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25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86268.9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6/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目标驾驶模式的状态,其中,目标驾驶模式用于控制车辆在预设转弯参数下进行转弯操作;响应于目标驾驶模式的状态为启动状态,对车辆的当前重心位置进行调节;响应于车辆的当前重心位置已调节至车辆的目标重心位置,至少控制车辆中的制动设备调节车辆的转弯参数,其中,目标重心位置为基于车辆的姿态信息确定;按照调节后的转弯参数,控制车辆进行转弯操作。本发明解决了车辆低速转弯时的灵活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259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65912.7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6/00 , B62D137/00 , B62D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用于至少表示车辆所处的行驶状态;基于状态信息,确定车辆的目标驾驶模式的状态,其中,目标驾驶模式用于控制车辆在预设转弯参数下进行转弯操作;响应于目标驾驶模式的状态为启动状态,至少控制车辆中的转向控制设备移动车辆的转向中心;基于移动后的转向中心,确定车辆的转弯参数;按照转弯参数,控制车辆进行转弯操作。本发明解决了车辆低速转弯时的灵活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066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982725.X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车辆。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多个客观属性信息集合和多个主观属性信息集合;由每个客观属性信息集合依次与各个主观属性信息集合构成信息集合,得到候选属性信息集合,并从多个候选属性信息集合中确定具有相关性的集合,得到目标属性信息集合;根据每个目标属性信息集合确定每个客观属性的客观属性指标区间;从多个客观属性信息集合获取每类车辆在各个客观属性下的测试信息,得到目标测试信息集合,并根据目标测试信息集合和客观属性指标区间确定车辆的测试结果。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车辆性能测试方法与车辆的部分性能不适配,导致对车辆的性能的测试效果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665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41512.0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7/015 , B60G17/018 , B60G21/05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主动稳定杆的车辆综合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驾驶员意图和路面的平整度;根据驾驶员意图以及路面的平整度判断确定车辆所处的工况;据设定的工况确定对应的稳定性、舒适性、敏捷性或通过性的控制算法;根据确定的控制算法对应主动稳定杆执行机构输出需求扭矩。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设计综合算法架构,前期通过车辆状况及需求选择对应的主动稳定杆进入对应模式。正常车辆行驶条件下,将通过加权方式,将稳定性、敏捷性、舒适性等算法集成,作用于设定的九种工况。从而可根据上述算法改善车辆在行驶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10074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1910391831.9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行驶平顺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液阻悬置的整车平顺性优化系统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包含液阻悬置的整车平顺性优化力学模型;2、在力学模型基础上,计算悬架振动固有频率,结合悬置参数化特性方程,推导整车平顺性优化目标方程;3、通过仿真及实际样件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调整液阻悬置的关键结构参数,实现满足目标方程的最优解。本发明通过将包含液阻悬置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作为有阻尼吸振器使用,实现了液阻悬置与车辆悬架的联合设计;建立了包含液阻悬置与车身的数学模型,实现以车身振动加速度为优化目标的液阻悬置的结构参数化设计;在相同的外部输入下降低了车身峰值加速度,改善了整车乘坐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10074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391831.9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行驶平顺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液阻悬置的整车平顺性优化系统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包含液阻悬置的整车平顺性优化力学模型;2、在力学模型基础上,计算悬架振动固有频率,结合悬置参数化特性方程,推导整车平顺性优化目标方程;3、通过仿真及实际样件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调整液阻悬置的关键结构参数,实现满足目标方程的最优解。本发明通过将包含液阻悬置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作为有阻尼吸振器使用,实现了液阻悬置与车辆悬架的联合设计;建立了包含液阻悬置与车身的数学模型,实现以车身振动加速度为优化目标的液阻悬置的结构参数化设计;在相同的外部输入下降低了车身峰值加速度,改善了整车乘坐舒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