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79727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410808484.2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电磁性能的热轧生产方法,精轧在热连轧机上进行,粗轧后板坯厚度为35~40mm,经精轧至2.0~2.3mm,精轧总压下率为93~96%,对称轧制的总压下率为60~87%,后三架轧机采用不对称轧制,最后一架压下率要求大于15%,上、下工作辊的直径比为1:1.10~1:1.50,轧制时角速度相同,在不对称轧制后增加导板。
-
公开(公告)号:CN103276165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310227597.9
申请日:2013-06-0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炉节能操作方法,当通过调整材进行工艺过渡时,调整材正常执行工艺温度,但气体量要相应减少,通入6‑8m3/h气体量,达到高温区时,氢气比率由0.9降至0.3‑0.4;通入的调整材选用7‑8t调整材,降低煤气消耗;当炉内全部为调整材时调整转车时间为4小时,减少转车次数,降低电能消耗;降温时,当正品卷转出保温区后,全炉段降温;保温时要将二次冷却区的120m3煤气量降至零;接到升温指令后7.8‑8.2小时开始装炉。本发明的优点是:应用在无取向硅钢连续退火机组、取向硅钢中间退火、脱碳退火机组,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77987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08560.X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半工艺无取向电工钢的高效生产方法,包括铁水脱硫-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炉退火-累积平整-涂层-性能检验-包装,采用连铸方式将钢水铸成坯,热轧至1.0~3.0mm;酸洗后冷轧至0.3~0.7mm;冷轧后连续炉退火,采用N2+H2保护,N2:10~100%;其余为H2;均热段温度500~900℃,保温30~100s;累积平整在现有的平整工序的入口、出口增设开卷机和卷取机,选择相同规格、成分的两卷产品以临界变形1~10%的变形量累积平整,张力控制在1~10KN。
-
公开(公告)号:CN10577972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11811.X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善高硅无取向电工钢表面质量的热轧生产方法,连铸板坯厚200~230mm,加热温度控制在1000~1100℃,开轧温度950~1100℃,终轧温度860~950℃,卷曲温度≥680℃;其中热轧板粗轧过程中引入不对称轧制,粗轧总压下率为80~85%,每个道次的压下率为20~40%,最后两道次采用不对称轧制,上、下工作辊的直径比为:1:1.10~1:1.50,轧制时角速度相同,中间坯厚度35~45mm。
-
公开(公告)号:CN104726670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24665.2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短流程中薄板坯制备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冶炼→LF炉外精炼→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常化酸洗→冷轧→脱碳退火及涂MgO→高温退火→热拉伸平整及涂绝缘层→重卷包装;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1~0.1,Si2.5~3.5,Mn0.05~0.20,P0.005~0.02,S0.005~0.03,Als0.005~0.02,N0.006~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热轧后工序综合成材率提高5%以上,磁感B8提高到1.88T以上,铁损P1.7降低至1.20W/k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882288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60529.X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专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030%,Si:2.5%~3.0%,Mn:0.10%~0.5%,P:0.005%~0.20%,S≤0.0015%,N≤0.0040%,Als:0.140%~1.1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连铸、热轧、常化、冷轧、退火。本发明生产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矫顽力低,硬度高,无磁时效,强度高,抗打击能力强,同时该产品组织生产灵活,可与高牌号产品共线生产,且电磁性能优良,可广泛应用于制造电磁开关的铁芯材料,拓展电工钢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564930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010597098.5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工钢表面耐蚀性检测方法,通过在样品表面形成一个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环境,利用腐蚀剂中的鞣酸与铁氧化物反应生成黑色鞣酸铁,使腐蚀点可用肉眼准确观察;通过腐蚀过程中的观测和对腐蚀后样品的检测,得出反映电工钢表面耐腐蚀能力的特征参数,从而实现对样品表面耐腐蚀能力的评判。本发明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可同时对批量样品进行检测,腐蚀点易于观察,表征参数科学。通过在取向硅钢使用前,检测其表面耐蚀性,避免采用取向硅钢制作的产品因表面腐蚀而出现质量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2776345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110118794.8
申请日:2011-05-1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板带钢连续退火炉碳套辊结瘤的方法,对钢带表面清洗烘干后,在接触炉辊一面喷淋或涂敷温度50-100℃的饱和NaCl水溶液并烘干,按照常规工艺进行退火处理,使微小熔融液滴状的NaCl均匀填充在石墨碳套辊高温下产生的微小孔隙中;出炉后对钢带表面进行干刷或喷淋、刷洗及清理操作。NaCl不仅起到了润滑作用,减少钢带及碳套辊之间摩擦力,而且填充碳套辊表面的微小孔隙,起到预防和控制碳套辊表面结瘤的作用,从而可延长碳套辊更换周期一倍以上,极大减少钢带表面划伤及硌印缺陷,提高钢板的表面质量,减少磨辊次数,降低备件费用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成材率和机组作业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60048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010597079.2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普通取向硅钢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冶炼→连铸→热轧→酸洗→一次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表面处理及涂MgO→高温退火→涂绝缘层及热拉伸平整。通过提高中间退火温度、增加气氛露点等方式,使中间退火过程具备脱碳退火的部分功能,钢板在此时可完成脱碳。另外,由于增大了一次冷轧压下率,在退火时可形成细小的初次晶粒,增加高温退火时二次再结晶形核位置。高温退火升温过程中向钢中渗氮,使钢板中形成一批新的细小A1N,保证Goss晶粒形核时有足够的抑制力,使Goss取向二次晶粒发展完善,提高GO钢磁性能。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使成品取向硅钢磁感B8增加0.02T,铁损P1.7降低0.1W/kg,相当于提高取向硅钢的一个牌号,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276165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7597.9
申请日:2013-06-0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炉节能操作方法,当通过调整材进行工艺过渡时,调整材正常执行工艺温度,但气体量要相应减少,通入6-8m3/h气体量,达到高温区时,氢气比率由0.9降至0.3-0.4;通入的调整材选用7-8t调整材,降低煤气消耗;当炉内全部为调整材时调整转车时间为4小时,减少转车次数,降低电能消耗;降温时,当正品卷转出保温区后,全炉段降温;保温时要将二次冷却区的120m3煤气量降至零;接到升温指令后7.8-8.2小时开始装炉。本发明的优点是:应用在无取向硅钢连续退火机组、取向硅钢中间退火、脱碳退火机组,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