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食用包装薄膜的成型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838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494926.6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叶云月 张良 陈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食用包装薄膜的成型装置,包括外框,外框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外框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双辊扁压机构,双辊扁压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加料机构;外框内一侧设置有初热处理机构;外框内且位于初热处理机构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至少三个整形辊,整形辊的上部设置有补热机构,而整形辊的下部设置有冷却机构。在加料机构、双辊扁压机构和初热处理机构的共同配合下,多糖分子因初步加热而均匀抱团,其韧性和强度得到提高,使得初步加热后的膜化浆料不易因整形辊表面的凸起出现延长断裂,能够在生产可食用包装膜过程中,有效避免膜化产品出现破损。

    一种高吸油率多孔淀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710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39263.4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吸油率多孔淀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溶胀预处理结合双酶法共作用制备多孔淀粉,处理简单,产品安全性高。本发明对溶胀温度控制在糊化起始温度上下5℃,选择不同温度点,进行短时间溶胀处理,所得多孔淀粉吸油率提升1.3‑1.7倍;本发明采取将从麦芽三糖酶、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中复合使用,优选最佳反应条件、添加比例,并且证明只有在固定添加顺序下,才能使多孔淀粉获得更好的吸油性能。

    一种高抗回生能力淀粉组分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124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38462.9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现有技术一般将淀粉酶加入到淀粉糊中,控制酶添加量或者酶解时间,以达到抑制淀粉回生的目的;或者通过添加食用胶、β‑环糊精和抗氧化剂抑制回生;改变淀粉制品加工方式以抑制淀粉回生。而淀粉酶直接酶解,存在易过度水解丧失感官品质;食用胶等回生抑制剂,成本较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抗回生淀粉组分的制备方法,使用麦芽三糖酶制备高抗回生淀粉组分,同时制备方法相对简单,能够解决传统方法操作程序复杂、成本高昂、不易控制等问题,形成的新型改性淀粉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操作方便,成本低,效果好。

    一种高阻隔性天然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789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59192.0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隔性天然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制备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天然材料、磁性蒙拓土、塑化剂、水按比例置于高速混合机内初步共混,形成初混物;所述天然材料为甲壳素、纤维素、淀粉、蛋白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二、将初混物加入成型机内,在机头模具处施加外部磁场进行诱导定向,制备得到高阻隔性天然包装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高阻隔性天然包装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了磁性蒙拓土及施加了外部磁场进行诱导定向,改变了壳聚糖和淀粉片材的内在结构,使其有更高的阻隔性能。

    一种微囊淀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60954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72549.3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控制淀粉糊化程度形成有别于多孔淀粉的淀粉颗粒态包埋基质的方法,可规避现有大部分物理及化学法实现淀粉包埋所需装备或者条件复杂、易形成污染以及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淀粉颗粒在受热糊化进程中,通过外在控制,可以保留淀粉基本颗粒形态,构建的中空的一种微囊结构,实现活性物质的有效包埋。通过微囊淀粉与活性物在一定配比下的配合使用,达到高吸附率高保留率的效果,提高目标物的储存稳定性,具有绿色、安全且加工成本低等特点。

    一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基可食性避光包埋壁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7678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21873.0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基可食性避光包埋壁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钠盐在制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基可食性避光包埋壁材中的应用。该方法以HPMC、钠盐、增塑剂、凝胶剂、水为原料,制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基可食性避光包埋壁材。HPMC/钠盐在20-70℃之间均可形成均匀白膜,可克服HPMC/二氧化钛白膜易诱导与其接触的成分发生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缺陷及HPMC/钙盐膜材白色形成的温度依赖性缺陷,有效保护活性成分不受光解作用影响,并减少制备过程中能源浪费的问题。而且钠盐的引入并未显著影响HPMC膜材的机械性能,表明HPMC/钠盐白色避光膜材不仅制备简单,而且应用性能良好。

    一种高吸油率多孔淀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710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11239263.4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吸油率多孔淀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溶胀预处理结合双酶法共作用制备多孔淀粉,处理简单,产品安全性高。本发明对溶胀温度控制在糊化起始温度上下5℃,选择不同温度点,进行短时间溶胀处理,所得多孔淀粉吸油率提升1.3‑1.7倍;本发明采取将从麦芽三糖酶、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中复合使用,优选最佳反应条件、添加比例,并且证明只有在固定添加顺序下,才能使多孔淀粉获得更好的吸油性能。

    一种食品级纳米淀粉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0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11824.8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级纳米淀粉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乳化剂技术领域。其方法在于通过调控玉米醇溶蛋白浓度和操作温度,利用绿色疏水改性、纳米沉淀以及自组装方法得到三种不同形貌的淀粉复合纳米乳化剂,包括虫状、不规则状和球状淀粉复合纳米乳化剂,粒径大小范围为直径120‑150nm,虫状长度约为500nm,其中不规则状纳米淀粉复合乳化剂接触角为91.6°,乳化效果最佳,可代替化学疏水改性纳米颗粒或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来制备高稳定的皮克林乳液。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绿色环保、成本低、乳化剂粒径小及乳化性好等特点,解决了化学改性导致的有毒和污染等问题,可用于制备乳液递送载体以及微胶囊壁材等,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白首乌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1896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813699.7

    申请日:2017-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首乌米线,包含以下重量比的组分:白首乌5%-20%,可食用多糖0.2-1%,玉米淀粉39.5-64.7%,早籼米30-40%,该白首乌米线经磨浆、混合、蒸煮、挤压成型、冷却、复蒸、干燥共计共计7个工艺步骤制得,将新鲜白首乌与早籼米磨浆后进行混合,再添加可食用多糖进行改味,并同时加入玉米淀粉增稠增韧,随后进行蒸煮、挤压成型、复蒸、干燥制得白首乌米线,不仅口感好,而且,具有白首乌的保健功能,有效促进白首乌健康产业的发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