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7873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63509.0
申请日:2024-08-05
申请人: 河北大学
IPC分类号: C08J9/28 , C08L5/08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B01J13/02 ,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0/08 , G01N30/14 , G01N33/48 , G01N33/493 , G01N33/02 , G01D21/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亲水表面分子印迹壳聚糖微球、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亲水表面分子印迹壳聚糖微球具有大量亲水官能团,其是以葡萄糖衍生的绿色多孔碳球为基底,以壳聚糖为亲水功能单体,在室温下通过壳聚糖自聚合在绿色多孔碳球表面制备亲水表面分子印迹壳聚糖微球。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廉,能耗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友好。所得亲水表面分子印迹壳聚糖微球吸附容量大、水相识别能力强、萃取效率高,可以作为吸附剂应用于复杂样品基质中对痕量组分的特异性萃取分离富集,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疾病早期诊断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92561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54000.X
申请日:2024-08-02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快速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K54微胶囊制备方法,特别涉及通过融化分散冷凝法对K54进行封装,实现延长环氧树脂操作时间,并且不影响环氧树脂与K54固化速度的目的。该方法通过选择能够在50‑100℃中低温条件下释放K54的壁材,制备出微胶囊。所制备的微胶囊能够在环氧树脂中稳定存在,并且不会引发环氧树脂的提前固化。然而,当微胶囊受热时,能够迅速释放K54,从而使环氧树脂在短时间内快速固化。此外,该制备技术具有合成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和成本较低的优点。通过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微胶囊的制备效率,还扩展了其在各种工业应用中的适用性。该技术的优化使得微胶囊在中低温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0565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110081209.5
申请日:2021-01-2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8F212/08 , C08F212/36 , C08F212/14 , C08F220/14 , C08F222/02 , C08F220/06 , C08F220/34 , C08F230/06 , C08F212/32 , B01J13/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交换聚合物微球及合成方法。该微球具有微米尺寸,内部由疏水聚合物构成,具有实心致密的结构;外部由带电的亲水聚合物构成,具有纳米多孔的结构。通过改变疏水聚合物、带电亲水聚合物的种类,可实现对微球的化学成分及表面形貌的调控。该微球具有均一的尺寸与形貌,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规模化,具有广泛的工业化应用价值。具有微纳分级异质结构的离子交换聚合物微球在各种分子、离子、颗粒的吸附、分离上具有重大价值,有望应用于药物纯化、食品检测、环境治理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9042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81585.3
申请日:2024-07-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含有立构复合晶的聚乳酸微球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微量注射泵、注射器、液滴尺寸调节管和蒸发皿、玻璃基板、油相进样针、水相进样针、双通道注射管、方管;方管和液滴尺寸调节管端部连通,且两者均固定在玻璃基板上;蒸发皿放置在液滴尺寸调节管的下方;双通道注射管由双通道毛细管拉制,端部打磨为锥形结构,居中插入方管内,水相进样针插入方管中,并固定在方管与双通道注射管的交接处;两个油相进样针分别插入并固定在双通道注射管的两个通道内;液滴尺寸调节管为带有弯折的聚四氟乙烯微管。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乳酸微球大小可控、粒径均一,呈单分散性,且具有更高的熔点、模量及更好的耐水解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727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707683.8
申请日:2024-09-20
申请人: 南昌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甾醇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变性淀粉为壁材成功将植物甾醇酯封装在微米量级的胶囊中,通过喷雾干燥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颗粒,扩大了植物甾醇酯的应用范围。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甾醇酯粉末能够替代吐司中的黄油,得到一种含油量低、感官性状好、且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的吐司,满足人们的健康饮食需求;本发明提供的吐司适用于低脂饮食人群且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85299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66590.X
申请日:2024-07-01
申请人: 四川童燊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易启洪
IPC分类号: C09J1/00 , C09J11/04 , C09J11/06 , C09J11/08 , C09D5/34 , B01J13/02 , E04F13/02 , E04B1/62 , E04B1/66
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菌防霉的背水万能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一种抗菌防霉的背水万能胶,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硅酸盐水泥20~40份、沸石粉10~30份、水性二氧化硅10~30份、抗菌防霉活性成分2~10份、渗透结晶1~5份、润滑剂1~5份和减水剂1~5份。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抗菌防霉背水万能胶具有良好的粘结强度、抗裂性能以及耐水性能;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抗菌防霉背水万能胶具备优异的长效抗菌防霉性能,其大肠杆菌抑菌率能够达到99.90%,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能够达到99.78%,耐霉菌性等级能够达到0级,抗霉菌率能够达到99.59%。
-
公开(公告)号:CN11885162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61188.2
申请日:2024-06-28
申请人: 青岛理工大学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微胶囊制备与自修复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微胶囊包括:芯材料和包封芯材料的囊壁,芯材料为混凝土裂缝修复剂,囊壁由疏水性二氧化硅与乙基纤维素交联聚合制得;囊壁的厚度在3‑5μm范围内;微胶囊的直径在50‑300μm范围内。疏水性二氧化硅与乙基纤维素两者交联聚合得到致密的三维结构的囊壁,提高微胶囊的强度。所得微胶囊兼具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性能,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及储存稳定性,且力学性能良好,机械性能可控,外观规则呈球形,对混凝土裂缝敏感。将其应用于混凝土裂缝修复时,所得微胶囊具有高的触发效率和自修复效率,能够减小混凝土构件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88516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85010.X
申请日:2024-08-08
申请人: 南京腾恒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4B24/24 , C07D301/12 , C07D303/42 , C07C67/26 , C07C69/67 , C08F283/06 , C08F220/06 , C04B24/08 , C04B28/04 , B01J13/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添加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及其制备的高强度混凝土。一种混凝土添加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改性聚羧酸减水剂15‑30份,十二烷基磺酸钠5‑10份,复合阻锈剂1‑10份,水50‑60份。一种高强度混凝土,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20‑30份、粗骨料100‑120份、细骨料60‑65份、粉煤灰10‑15份、水15‑25份、混凝土添加剂1‑10份。
-
公开(公告)号:CN1188469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47270.X
申请日:2024-09-26
申请人: 中科智健(成都)亚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01F35/221 , B01F27/806 , B01J19/18 , B01J13/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微囊体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溶性微囊体制备装置,包括水浴锅,水浴锅上设置有保温盖,水浴锅外侧通过固定架一连接有夹持架,夹持架上端连接有支撑板,夹持架内滑动连接有升降块,升降块外侧连接有烧杯架,烧杯架上设置有制备烧杯,水浴锅一侧设置电机座,电机座上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转轮和直拨片,转轮外侧连接有斜拨片和凸轮。本发明利用转轮与斜拨片、直拨片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升降块在两种高度下进行切换,实现了将制备烧杯放入水浴锅内的操作,通过精确控制旋转电机的旋转角度与旋转时间,从而精确控制制备烧杯的水浴加热时间,严格限定了微囊体的加工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88316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0439160.5
申请日:2023-04-23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催化裂化催化剂制备NaY/高岭土复合微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废催化剂与碱混合研磨,然后与高岭土混合,打浆,喷雾,制成喷雾微球;S2,喷雾微球焙烧后,与水、碱液、硅源、导向剂混合,晶化,得到NaY/高岭土复合微球。本发明通过废催化剂混合研磨,随后与高岭土混合打浆制备喷雾微球,经进一步原位晶化得到NaY/高岭土复合微球。废催化剂与碱进行研磨处理,在对废催化剂细化的同时,还可对废催化剂中的硅铝源进行更好的活化,提高其反应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