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电机冷却水道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870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16690.4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电机冷却水道,包括:水道入口、第一入流道、第一利水散热格栅流道、第一出流道、水道出口、第二入流道、第二利水散热格栅流道、第二出流道,通过对车用电机冷却水道的结构设置,优化电机两侧靠近定子绕组出线端与非出线端位置高温部分的散热问题,解决电机散热不均问题,解决电机流道中添加散热筋造成的涡流损耗大热利用率低的问题,可更换功率较小的冷却水泵,有利于降低成本,相同尺寸下可匹配更高性能的电机输出需求,增强电机端部的散热能力与整体散热的均匀性。

    一种双螺旋冷却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9810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86206.X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螺旋冷却结构,包括内水套及水套外壳,内水套的外侧面与水套外壳配合形成双螺旋冷却水道;水套外壳上设置有外壳进水口,与内水套的双螺旋凹槽的前端的内水套进水口相对应,在水套外壳上设置有外壳出水口,与内水套的双螺旋凹槽的末端内水套出水口相对应。本申请的双螺旋冷却结构方案,具有双通路结构,可以有效规避单通路方案的淤堵问题;即使其中双通路中一个通道发生了淤堵问题,冷却回路仍然具有一定的散热性能,可规避局部淤堵导致的电机短时温度过高的问题。

    纯电动车蠕行自适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280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886994.1

    申请日:2021-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车蠕行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判断车辆是否满足蠕行模式进入条件;在车辆满足蠕行模式进入条件时,确定车辆进入蠕行模式的方式;根据车辆进入蠕行模式的方式和/或路面条件,电机以转矩控制方式或转速控制方式对电机转矩进行调节。本发明的纯电动车蠕行自适应控制方法,根据车辆进入蠕行模式的方式以及路面条件,控制电机对电机转矩进行调节,无论车辆处于何种状态,电机都能自适应调节输出转矩,保证车辆平顺前行,控制电机在转矩控制方式和转速控制方式之间切换,解决车辆处于恶劣路面时,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控制不协调引起的车辆前窜后溜等不舒适问题,此时车辆自行识别恶劣工况,驾驶员只要握好方向盘,即可蠕行通过。

    纯电动汽车DCDC唤醒系统及唤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639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760699.1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DCDC唤醒系统及唤醒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DCDC变换器、低压蓄电池、高压蓄电池和若干低压负载,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DCDC变换器和所述高压蓄电池连接,所述高压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DCDC变换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的低压输出端与所述低压蓄电池的电源输入端和各所述低压负载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本发明的纯电动汽车DCDC唤醒系统及唤醒方法,能够使纯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及时响应整车唤醒工作指令,避免DCDC变换器长时间不工作而导致的低压蓄电池深度放电及整车动力中断的问题。

    纯电动汽车DCDC唤醒系统及唤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639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0760699.1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DCDC唤醒系统及唤醒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DCDC变换器、低压蓄电池、高压蓄电池和若干低压负载,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DCDC变换器和所述高压蓄电池连接,所述高压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DCDC变换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的低压输出端与所述低压蓄电池的电源输入端和各所述低压负载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本发明的纯电动汽车DCDC唤醒系统及唤醒方法,能够使纯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及时响应整车唤醒工作指令,避免DCDC变换器长时间不工作而导致的低压蓄电池深度放电及整车动力中断的问题。

    纯电动车蠕行自适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2801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886994.1

    申请日:2021-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车蠕行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判断车辆是否满足蠕行模式进入条件;在车辆满足蠕行模式进入条件时,确定车辆进入蠕行模式的方式;根据车辆进入蠕行模式的方式和/或路面条件,电机以转矩控制方式或转速控制方式对电机转矩进行调节。本发明的纯电动车蠕行自适应控制方法,根据车辆进入蠕行模式的方式以及路面条件,控制电机对电机转矩进行调节,无论车辆处于何种状态,电机都能自适应调节输出转矩,保证车辆平顺前行,控制电机在转矩控制方式和转速控制方式之间切换,解决车辆处于恶劣路面时,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控制不协调引起的车辆前窜后溜等不舒适问题,此时车辆自行识别恶劣工况,驾驶员只要握好方向盘,即可蠕行通过。

    电驱动系统的辅助加热控制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9553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1036402.8

    申请日:2022-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驱动系统的辅助加热控制方法,包括:判断是否需要电机辅助加热,若是则判断整车运行和充电枪插枪状态,并据此判断电驱动系统是否满足辅助加热条件,若满足则主动辅助加热;判断电驱动系统是否满足全负荷加热条件,若满足则全负荷加热;根据电机温度调整电机绕组的d轴电流,并增加IGBT开关频率;根据冷却液温度和IGBT温度,判断是否满足全负荷退出条件,若满足则一般加热;检测整车状态和电驱动状态,调整电机绕组的d轴电流;判断是否满足辅助加热退出条件,若满足则退出。本发明的电驱动系统的辅助加热控制方法,综合利用整车热量,将电驱动系统的废热传通过热泵空调搬运至电池,为电池加热,可节省零部件成本。

    一种油冷扁线电机散热环及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402438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21255.4

    申请日:2021-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冷扁线电机散热环及电机,油冷扁线电机散热环包括第一定位段、散热段和第二定位段,第一定位段、散热段和第二定位段沿着远离电机定子的方向顺次排布;第一定位段上设有与定子的扁铜线一一对应的定位槽,相邻定位槽之间的设有限位凸起;散热段上设有喷油孔,喷油孔沿着油冷扁线电机散热环的环向方向均匀分布;第二定位段上设有第一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凸起用于与电机壳体相配合。本发明的油冷扁线电机散热环可将扁线定子的出线端容纳在各定位槽内,从而保证润滑油与扁铜线表面的充分接触。而且,通过第一定位凸起的设置,可避免散热环出现径向移动的问题,达到保护电机的目的。

    一种电驱动系统及其热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7822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22697.0

    申请日:2021-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驱动系统及其热量控制方法,电驱动系统包括水冷通路和油冷通路;水冷通路包括顺次相连的电机控制器、水油换热器、水泵、散热器和电机控制器,且水冷通路中流通的冷却液为水冷液;油冷通路包括顺次相连的电机、减速器、油泵、水油换热器和电机,且油冷通路中流通的冷却液为润滑油。本发明的电驱动系统可采用油冷的方式冷却电机和减速器,采用水冷的方式冷却电机控制器和散热器,油冷和水冷结合有利于高效散热,且可有效减小电驱动系统的体积。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57229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77876.4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其包括转轴、转子,所述转子套装在所述转轴外;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冷却系统的出液管道相通的第一轴向孔、与所述第一轴向孔相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冷却系统的回液管道相通的第二轴向孔、与所述第二轴向孔相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转子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通的第一径向孔,所述转子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通的第二径向孔;所述转子内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径向孔与所述第二径向孔的冷却通道。本发明通过使冷却液在转子的第一径向孔、冷却通道、第二径向孔中不断地流过,对转子进行较好地冷却,使得转子能够获得较好地散热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