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机的冷却水套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655631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1149312.4

    申请日:2016-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机的冷却水套结构,其包括外水套筒、内水套筒、密封圈,内水套筒包括薄壁圆筒、相对设置在薄壁圆筒的两端的环形板;薄壁圆筒与环形板同轴设置;薄壁圆筒的内圆的直径与环形板的内圆的直径相同,薄壁圆筒的外圆的直径小于环形板的外圆的直径;环形板的外表面上设有与密封圈相配合的环形安装槽;薄壁圆筒的外壁面上设有与环形板的外圆的直径相同的环筋;环筋上具有环筋缺口,环筋缺口中设有与环筋垂直且两端分别与两环形板相连的轴向隔板;轴向隔板上远离薄壁圆筒的一侧与外水套筒的内壁相贴合;外水套筒上有交错设置在环筋的两侧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发明的冷却水套结构,其能够较好地防止电机出现烧毁。

    一种电机冷却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9603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552331.4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包括:定子壳体、上端盖和下端盖,定子壳体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定子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定子铁芯,定子铁芯上缠绕有定子绕组,定子绕组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一开口相对应,第二端部与第二开口相对应;第一冷却通道环绕定子绕组设置;上端盖封闭第一开口且内部设置有用于冷却第一端部的第二冷却通道;下端盖封闭第二开口且内部设置有用于冷却第二端部的第三冷却通道。本发明的冷却结构通过在定子绕组的端部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冷却通道,从而提高了定子绕组端部的冷却效率,解决了定子绕组端部散热条件差的问题,降低了定子绕组烧蚀的风险,提高电机寿命。

    混合动力汽车的旋变自学习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22075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0457346.2

    申请日:2018-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旋变自学习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过CAN总线的电机装置、发动机装置;以及与所述电机装置机械连接的离合器,所述整车控制器还与点火锁连接,当所述点火锁点火后,所述整车控制器启动所述发动机装置,控制所述离合器吸合,向所述电机装置发送自学习标志,以使所述电机装置进行旋变自学习。通过本发明,提高了电机旋变初始零位标定的效率。

    一种电机冷却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96039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0552331.4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包括:定子壳体、上端盖和下端盖,定子壳体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定子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定子铁芯,定子铁芯上缠绕有定子绕组,定子绕组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一开口相对应,第二端部与第二开口相对应;第一冷却通道环绕定子绕组设置;上端盖封闭第一开口且内部设置有用于冷却第一端部的第二冷却通道;下端盖封闭第二开口且内部设置有用于冷却第二端部的第三冷却通道。本发明的冷却结构通过在定子绕组的端部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冷却通道,从而提高了定子绕组端部的冷却效率,解决了定子绕组端部散热条件差的问题,降低了定子绕组烧蚀的风险,提高电机寿命。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模块总成的耐久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6127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611146185.2

    申请日:2016-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模块总成的耐久试验方法,包括:针对混合驱动模式,在最苛刻的工况下,获取第一工况参数;针对混合驱动模式,在非最苛刻的工况下,根据车速和油门踏板开度获取第二工况参数;针对混合驱动模式,在非最苛刻的工况下,根据加速度和油门踏板开度获取第三工况参数;针对纯电驱动模式,获取第四工况参数;将第一工况参数、第二工况参数、第三工况参数和第四工况参数进行组合,得到工况试验参数。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模块总成的耐久试验方法通过设置多种工况参数,再搭建台架,进行驱动模块总成的耐久试验,与现有技术中的道路试验相比,减少了试验周期,降低了成本。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模块总成的耐久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6127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46185.2

    申请日:2016-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7/007 G01M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模块总成的耐久试验方法,包括:针对混合驱动模式,在最苛刻的工况下,获取第一工况参数;针对混合驱动模式,在非最苛刻的工况下,根据车速和油门踏板开度获取第二工况参数;针对混合驱动模式,在非最苛刻的工况下,根据加速度和油门踏板开度获取第三工况参数;针对纯电驱动模式,获取第四工况参数;将第一工况参数、第二工况参数、第三工况参数和第四工况参数进行组合,得到工况试验参数。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模块总成的耐久试验方法通过设置多种工况参数,再搭建台架,进行驱动模块总成的耐久试验,与现有技术中的道路试验相比,减少了试验周期,降低了成本。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扭矩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09185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0679552.8

    申请日:2018-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扭矩控制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控制电机扭矩输出的Id/Iq表;根据所述Id/Iq表对电机输出的扭矩进行标定,以获取多组对应的电机的需求扭矩标定值T需和执行扭矩标定值T执,并根据扭矩精度标定公式:T执=aT需2+bT需+c,计算得到方程系数a、b和c的值;根据所述扭矩精度标定公式和电机的实际需求扭矩,获取电机的修正输出扭矩,并通过所述Id/Iq表获取所述修正输出扭矩对应的修正的Id和Iq;将所述Id和Iq作为电机输出扭矩的PI闭环控制参数,以修正电机输出的扭矩。本发明能提高电机输出扭矩精度,改善电动汽车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一种电机转子焊接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73013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10503643.6

    申请日:2018-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焊接辅助装置,包括第一工装和第二工装,所述第一工装的底部设有与电机转子的顶部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工装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电机转子的底部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工装设于所述第二工装的上方,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围成容置所述电机转子的空间;本发明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焊接过程中的电机转子进行定位,可以提高电机转子的定位牢靠程度,保证焊接精度。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检测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0703736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23860.5

    申请日:2017-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检测工装,包括工装主体和磁性探测单元,所述工装主体呈圆环状,所述工装主体从所述圆环内壁径向朝外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电机转子的极数匹配,所述磁性探测单元包括滑柱和支撑体,所述滑柱上凸设有磁性体,所述磁性体两侧的滑柱上均套设有弹簧,所述支撑体为两端开设有通孔的腔体结构,所述磁性体和所述弹簧均容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滑柱两端穿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支撑体外,所述磁性探测单元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本发明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检测工装可以方便快捷的检测转子总成的磁钢是否漏装和反装,保证永磁同步电机的品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