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网络控制律高效自主学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46653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411917060.X

    申请日:2024-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网络控制律高效自主学习方法。针对在运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复杂飞行器控制律自学习的过程中,超参数设定高度依赖于人工经验进而造成设计难度大,且不一定对于任务最优的问题,本发明引入图像识别领域网络架构搜索思想,提出基于神经网络架构轻量化搜索策略的飞行器控制律自学习方法。该方法在将神经网络架构设计问题转化为图拓扑生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图拓扑生成算法、基于权重共享的深度强化学习参数轻量化训练与评估机制,以及基于策略梯度的图拓扑生成器参数学习算法,实现了深度强化学习训练算法中神经网络架构超参数的自动优化,进而完成了控制律的自学习。

    一种多总线实时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049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39945.4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总线实时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针对具有实时性要求的工况,通过系统时钟的计时功能定时触发CPCI总线的中断功能,进入中断服务后,CPCI总线分别与多种总线,比如1553B总线,CAN总线或并行总线进行数据交互,传输,处理,至此完成一个定时周期内的数据交互,每个定时周期反复进行上述过程,便可以实现多总线之间数据的实时性交互传输,满足了多种总线间数据交互传输的实时性需求。

    一种基于X射线源大气吸收效应的自主导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8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74709.X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X射线源大气吸收效应的自主导航方法,属于飞行器自主导航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在掩星观测状态下切点高度与X射线大气透过率的关系模型,再通过计算当前时刻的X射线大气透过率,得到对应的切点高度,结合预测的当前时刻飞行器速度和位置信息,通过卡尔曼滤波进行信息融合,实现飞行器自主导航。本发明利用X射线脉冲星导航探测器探测包括脉冲星和直流量X射线星在内的强流量X射线源,弥补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中强源数量不足的缺陷,扩充了导航源数量,提高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精度和实时性。

    一种多总线实时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04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111639945.4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总线实时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针对具有实时性要求的工况,通过系统时钟的计时功能定时触发CPCI总线的中断功能,进入中断服务后,CPCI总线分别与多种总线,比如1553B总线,CAN总线或并行总线进行数据交互,传输,处理,至此完成一个定时周期内的数据交互,每个定时周期反复进行上述过程,便可以实现多总线之间数据的实时性交互传输,满足了多种总线间数据交互传输的实时性需求。

    一种数据采集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5085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32454.5

    申请日:2017-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控制器、桥片和输出接口;桥片的一端通过局部总线与数据采集控制器连接,另一端通过CPCI总线与输出接口连接;数据采集控制器使用EnDat协议将控制指令发送给光电码盘传感器,接收并存储由光电码盘传感器输入的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处理后传输给桥片;桥片实现局部总线数据和CPCI总线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将接收到的控制指令发送给数据采集控制器,将数字信号发送给输出接口;输出接口将数字信号发送给处理装置,从处理装置接收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桥片。应用本发明可自动采集和处理光电码盘传感器的数字信号,实现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中的伺服机构摆角信息的数字信号的实时采集和处理。

    一种便携式仿真测试硬件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09103289U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21783652.7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仿真测试硬件平台,包括壳体等;液晶显示屏嵌装在上翻盖内,上翻盖通过转轴安装在壳体上,壳体上表面安装笔记本键盘、触控板,壳体内安装机笼、总线背板、服务器电源、KVM切换器,机笼内安插单板计算机A、单板计算机B,两块单板计算机从壳体安装有液晶显示屏的一侧插装,连接到总线背板的系统槽上;壳体两侧开有散热孔,散热风扇组安装在开有散热孔的壳体侧面;液晶显示屏、笔记本键盘、触控板与KVM切换器连接,KVM切换器分别与单板计算机A、单板计算机B连接。本实用新型功能模块高度集成,紧凑便携、硬件接口扩展灵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