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箱及工程车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3551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66055.6

    申请日:2019-08-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货箱及一种工程车辆,货箱包括底板、前板、后板及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底板、前板和后板围设构成顶端开口的腔体,部分侧板沿折弯线朝向腔体内部弯折或弯曲;其中,侧板包括靠近前板的第一侧壁、靠近后板的第二侧壁和与底板相连接的底侧壁,折弯线的起点位于第一侧壁或底侧壁上,折弯线的终点位于第二侧壁上,起点与底板所在平面的距离为L1,终点与底板所在平面的距离为L2,且满足L1<L2。本发明通过令部分侧板沿折弯线朝向腔体的内部弯折或弯曲,提升侧板的承载能力,当货箱满载时,该种结构可以有效改善货箱受力情况,提高货箱对装载物料的抗冲击性能,降低了货箱形变故障。

    机动车辆及向机动车辆的发动机提供进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6963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380006001.0

    申请日:2013-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3/02 B60K13/06 B60R13/06 B60R13/0846 F02M35/161

    Abstract: 一种机动车辆,包括:车身;容置发动机的发动机舱;活动地联接至车身并且布置成为发动机舱(105)提供封闭构件的发动机盖(110),发动机盖能在打开与闭合状态之间运动以允许接近发动机舱(105);和具有孔口的发动机进气管(150),可通过该孔口将进气抽吸至发动机中。车辆设有第一(F1)和第二(F2)空气流动路径,由此可将空气供应至进气管(150)。第一流动路径包括设在车辆前部的接收冲击空气的空气入口孔(110IN、110IN')和空气入口孔后方的空气出口孔(110OUT、110OUT'),空气出口孔设成与进气管孔口(152、152')流体连通。第二流动路径(F2)由发动机盖的侧缘(110L)与车辆车身(120)之间的间隙(120G)提供,由此可将环境空气通过间隙(120G)抽吸至进气管(150)。

    一种前置发动机客车上的进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7444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88838.0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3/06 B60K13/02

    Abstract: 一种前置发动机客车上的进风系统,其进风途径依次为进风格栅、上段风道、前进风通道、后进风通道与空气滤清器,其中,上段风道由车门外板、车门内板、上进风单元夹成,前进风通道包括地板骨架及其上连接的前进风单元,后进风通道包括地板骨架及其上连接的后进风单元,前进风单元、后进风单元相互联通以构成一个通风的独立总成,不受进气格栅与空气滤清器相对位置的限制。因此,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发动机前置的客车,通用性极强,能充分利用现有车身的结构间隙,能降低安装难度与成本,而且能够增加车身内部座椅的布置空间,提高进入空气滤清器内空气的质量,利于安全、高效的排水。

    空气引导构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59791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380012375.3

    申请日:2013-02-27

    Inventor: 松原武秀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引导构造具备:保险杠面板(1),其在车辆前端部沿着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具有行驶风(A)能够流入的开口部(5);散热器(21),其设置在该保险杠面板(1)的后方;保险杠加强件(3),其设置在所述保险杠面板(1)和所述散热器(21)之间,并且沿着车宽方向形成有空气流通部(15);以及封闭空间部(31)。封闭空间部(31)与保险杠加强件(3)的所述空气流通部(15)连通,并且与发动机的进气管(71)的一次侧开口部(73)连通。

    具有改进的进气装置的机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4066963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80006001.0

    申请日:2013-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3/02 B60K13/06 B60R13/06 B60R13/0846 F02M35/161

    Abstract: 一种机动车辆,包括:车身;容置发动机的发动机舱;活动地联接至车身并且布置成为发动机舱(105)提供封闭构件的发动机盖(110),发动机盖能在打开与闭合状态之间运动以允许接近发动机舱(105);和具有孔口的发动机进气管(150),可通过该孔口将进气抽吸至发动机中。车辆设有第一(F1)和第二(F2)空气流动路径,由此可将空气供应至进气管(150)。第一流动路径包括设在车辆前部的接收冲击空气的空气入口孔(110IN、110IN')和空气入口孔后方的空气出口孔(110OUT、110OUT'),空气出口孔设成与进气管孔口(152、152')流体连通。第二流动路径(F2)由发动机盖的侧缘(110L)与车辆车身(120)之间的间隙(120G)提供,由此可将环境空气通过间隙(120G)抽吸至进气管(150)。

    开口调节装置的安装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370776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459675.8

    申请日:2013-09-27

    Inventor: 太田一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85 B60Y2306/01 Y02T10/88

    Abstract: 提供了开口调节装置的安装构造,防止碰撞时开口调节装置对车辆其它部位造成损伤。开口调节装置(100)的安装构造设置在从形成于保险杠面部(40)开口部O导入行驶风的行驶风导入管路上,由促动器(130)驱动的可动通气窗(120)实质地开闭行驶风导入管路,构成为开口调节装置的上部安装于保险杠横梁(50),保险杠横梁(50)与保险杠面部后表面对向配置且形成为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梁状,开口调节装置下部安装于车身构造部件(20)或从其向前方突出的负荷传递部件(60),开口调节装置上部和保险杠横梁由上部托架(140)连接,上部托架(140)具有随着开口调节装置相对于保险杠横梁的相对转动而断裂的薄弱部(144)。

    倾倒主体前壁加热通道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8553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080074317.3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一种用于倾倒主体(30)的前壁(37)的加热通道(380)包括设置在前壁(37)上的排气入口(381);设置在所述前壁(37)上的排气出口(388);以及通道主体(383),其从所述排气入口(381)连续地延伸到所述排气出口(388)。在前壁(37)的前视图中,通道主体(383)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水平延伸部分(384、385)和至少一个竖直延伸部分(386、387)。排气入口入口(381)可以被配置为用于接收从内燃机输出的排气,并且该排气出口(388)可以被配置为用于将所接收的排气输出到该加热通道(380)外部。

    货箱及工程车辆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35518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0766055.6

    申请日:2019-08-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货箱及一种工程车辆,货箱包括底板、前板、后板及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底板、前板和后板围设构成顶端开口的腔体,部分侧板沿折弯线朝向腔体内部弯折或弯曲;其中,侧板包括靠近前板的第一侧壁、靠近后板的第二侧壁和与底板相连接的底侧壁,折弯线的起点位于第一侧壁或底侧壁上,折弯线的终点位于第二侧壁上,起点与底板所在平面的距离为L1,终点与底板所在平面的距离为L2,且满足L1<L2。本发明通过令部分侧板沿折弯线朝向腔体的内部弯折或弯曲,提升侧板的承载能力,当货箱满载时,该种结构可以有效改善货箱受力情况,提高货箱对装载物料的抗冲击性能,降低了货箱形变故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