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5341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471758.1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2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45 , F16H48/19 , F16H48/22 , F16H57/037 , F16H57/0424 , F16H57/0441 , F16H57/0457 , F16H57/0461 , F16H57/0473 , F16H57/0483 , F16D2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通过提高从离合器室向齿轮室的机油的回流性能,可避免齿轮室内的油面过度下降,从而可防止因为从机油滤清器的吸入口吸入含有空气的机油而导致的曝气的产生。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齿轮室(15),收纳有配置在将动力传递至驱动轮的旋转轴(4)上的齿轮(2、3);离合器室(16或17),在旋转轴(4)的轴向上与齿轮室(15)邻接而配置,收容有用于使从旋转轴(4)向驱动轮传递的动力断开或连接的离合器(5R或5L);及连通孔(34a或35a),使离合器室(16或17)与齿轮室(15)连通;并且在离合器室(16或17)内的与离合器(5R或5L)的外周面相对向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连通孔(34a或35a)的方向的倾斜面(51a或52a)。
-
公开(公告)号:CN105764734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480064220.9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吉村孝広
IPC: B60K17/344 , B60K23/08 , F16D11/10 , F16D4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23/08 , B60K17/02 , B60K17/344 , B60K17/348 , B60K2023/043 , F16D11/00 , F16D11/10 , F16D13/52 , F16D27/04 , F16D41/185 , F16H48/19
Abstract: 圆筒形的内齿圈(68)在所述圆筒形的内齿圈的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外部齿(68a)和支持部(68c)。输出轴(60)延伸穿过圆筒形的内齿圈,并被支撑为与该圆筒形的内齿圈同心地旋转。断开机构配置为基于可动接合构件的移动位置将所述圆筒形的内齿圈的内周与输出轴的外周连接或断开。作动器(72)如此布置,使第一外部齿位于支持部与作动器之间。作动器配置为在连接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可动接合构件。圆筒形的内齿圈联接至输出轴从而在连接位置中不能相对旋转。在断开位置中,允许圆筒形的内齿圈与输出轴之间的相对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3671815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310485837.5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伊顿公司
Inventor: C·W·克里格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锁止式差速器,其包括可旋转的壳体和支承在壳体中的差速器机构。差速器机构包括一对离合器部件,其中每个离合器部件具有向内朝向的面。各个面包括相对于彼此以间隔开的关系设置的槽。横向销接纳在槽内并操作性地连接成与壳体一起旋转。离合器部件可在壳体内沿轴向移动以使得它们可与联接到一对车桥半轴的相应离合器部件接合。多个弹簧仅向离合器部件施加预载荷,其中在离合器部件和横向销之间维持接触,其中的一个弹簧只向离合器部件施加预载荷以将离合器部件朝横向销偏压。
-
公开(公告)号:CN102958737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180031707.3
申请日:2011-07-05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铃木伸一
IPC: B60K17/344 , B60K23/04 , B60K23/08 , B60W30/045 , F16H48/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00 , B60K17/344 , B60K23/04 , B60K23/0808 , B60W10/16 , B60W30/045 , B60W2720/28 , B60W2720/403 , B60W2720/406 , F16H48/19 , F16H61/66259 , F16H2048/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转向的切回操作时的操纵性的车辆的左右轮驱动力分配控制装置。车辆的左右轮驱动力分配控制装置将车轮驱动力在控制下向左右驱动轮分配输出,其构成为,具备基于驾驶者的过渡的转弯响应请求运算左右驱动力差的过渡控制量的左右驱动力差过渡控制量运算装置,使由该装置运算出的左右驱动力差的过渡控制量以转向的切回时比切入时小的方式辅助所述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958734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80031994.8
申请日:2011-07-05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铃木伸一
IPC: B60K17/3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00 , B60K17/344 , B60K23/04 , B60K2023/043 , B60W2720/14 , F16H48/19 , F16H2048/205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左右轮驱动力分配控制装置,在过渡控制运算部(33b),通过左右驱动力差过渡控制增益运算部(45)求出在目标横摆率变化速度低的区域、即低速操舵区域小于1的左右驱动力差过渡控制增益(α),通过左右驱动力差过渡控制运算值计算部(43)算出的左右后轮驱动力差过渡控制运算值(ddΔTcLR)乘以左右驱动力差过渡控制增益(α),求出左右后轮驱动力差过渡控制量(dΔTcLR),使其辅助左右轮(左右后轮)驱动力分配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713356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80061205.0
申请日:2010-12-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1/02 , F16D21/06 , F16D25/082 , F16D25/10 , F16D2021/0661 , F16D2021/0692 , F16H48/19 , F16H48/32 , F16H2200/2071
Abstract: 左右离合器活塞(55、63)的推压力施加于将输入轴(20)的驱动力分配给左右输出轴(23、24)的左右离合器(29、30)的共同的离合器外组件(42)的左右盘部(42b、42d),由于所述左右离合器活塞(55、63)的推压力以从离合器外组件(42)的凸部(42a)经由推力轴承(53、52、48;41、27)而最终被传递到侧壳(12)的方式被支撑,因此左右离合器(29、30)能够无障碍地接合。即使由于离合器活塞(55、63)的推压力而使离合器外组件(42)的左右盘部(42b、42d)弯曲,也可利用在它们之间形成的间隙(α)而使其中的一个离合器(29、30)的推压力不会传递到另一个离合器(29、30),从而可防止左右离合器(29、30)的动作彼此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6104081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580013673.3
申请日:2015-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19 , F16D9/06 , F16D25/0638 , F16H35/10 , F16H48/145 , F16H48/147 , F16H48/22 , F16H2035/103 , F16H2048/343
Abstract: 在车辆用动力传递机构中,离合器装置(5)的作为输入侧旋转部件的离合器引导件(51)的套筒部(55)包括:与作为输入轴的中心轴(4)的一端的小径部(4c)花键结合的花键部(55a)以及从该花键部进一步沿轴向延伸并与该中心轴(4)的中径部(4c)的外周接触的承插部(55b)。在中心轴(4)的与承插部(55b)对应的中径部(4c)上,通过形成作为转矩过载保护器而发挥功能的切口(9),当中心轴(4)在上述切口(9)处切断的情况下,切断的轴(4)的中径部(4c)留在上述承插部(55b)内,因此,确保了定心,离合器的旋转轴心不会偏移,确保了稳定的自行驶。
-
公开(公告)号:CN10379686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44366.8
申请日:2012-09-12
Applicant: 格特拉格传动机构和齿轮工厂赫尔曼·哈根迈尔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Inventor: 汉斯-彼得·莫斯曼 , 克劳斯-迪特尔·沃尔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00 , B60K6/387 , B60K6/442 , B60K6/48 , B60K6/547 , B60K17/02 , B60K2006/4808 , F16H3/006 , F16H37/065 , F16H48/19 , F16H2200/0052 , Y02T10/6221 , Y02T10/6234 , Y02T10/626 , Y10T74/19074
Abstract: 用于机动车(11)的动力传动系(10),所述动力传动系具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具有驱动发动机(12;70);有级变速器(16),所述有级变速器具有变速器输入部(14)和第一子变速器(18)和第二子变速器(20);和功率分支装置(31),所述功率分支装置将驱动功率分配到所驱动的车桥(22)的第一和第二驱动轴(24,R;26,L)上。在此,驱动发动机(12;70)直接地与变速器输入部(14)连接,其中两个驱动轴(24,R;26,L)中的每一个分配有第一和第二摩擦离合器(32,34;36,38),其中第一摩擦离合器(32,34)将相应的驱动轴(24,R;26,L)与第一子变速器(18)连接,并且其中第二摩擦离合器(36,38)将相应的驱动轴(24,R;26,L)与第二子变速器(20)连接,使得第一摩擦离合器(32,34)和第二摩擦离合器(36,38)形成功率分支装置(31)。
-
公开(公告)号:CN10404444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086801.4
申请日:2014-03-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庭田健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0638 , F16D25/12 , F16D2300/18 , F16H48/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其能够以简单结构提高检测活塞室内的油压的油压传感器的配置自由度并实现系统的小型化,同时能够利用油压传感器进行正确的油压检测。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具有:油压传感器(40),其用于检测活塞室(42)内的油压;安装孔(44),其设置在活塞外壳(41)的背面(41b),用于安装油压传感器;工作油导入室(45),其在活塞外壳的内表面(41a)中与安装孔连通;气泡分离室(46),其设置在活塞外壳的内表面,用于分离积存在工作油导入室内的气泡;以及气泡排出槽(47),其与气泡分离室连续地配置,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构成为,使滞留在工作油导入室内的气泡从气泡分离室向气泡排出槽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747976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280032693.1
申请日:2012-04-30
Applicant: 捷豹路虎有限公司
IPC: B60K23/08 , B60K17/35 , B60K17/346 , F16D21/08 , F16H4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02 , B60K17/165 , B60K17/3462 , B60K17/35 , B60K17/3515 , B60K23/0808 , B60K2023/0858 , F16D21/08 , F16H48/19 , F16H48/22 , F16H48/3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辆,这种车辆包括:原动机装置;至少第一组一个或更多个车轮和第二组一个或更多个车轮;以及动力传动系,动力传动系将原动机装置连接至第一组一个或更多个车轮和第二组一个或更多个车轮,使得:当动力传动系处于第一运行模式时,第一组一个或更多个车轮由原动机装置驱动;以及,当动力传动系处于第二运行模式时,第二组一个或更多个车轮可以附加地由原动机装置驱动,动力传动系包括辅助动力传动系,辅助动力传动系包括辅助传动轴和位于辅助传动轴与第二组一个或更多个车轮之间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能够操作成当动力传动系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转换时将第二组一个或更多个车轮连接至辅助传动轴,传动装置具有输入部、输出部、以及在输入部与输出部之间串联地联接的第一可释放扭矩传输装置和第二可释放扭矩传输装置,第一可释放扭矩传输装置具有输入部和输出部,第一可释放扭矩传输装置能够操作成允许相应部分之间的滑移,从而调节从输入部传输至输出部的扭矩的量,第二可释放扭矩传输装置也具有输入部和输出部,第二可释放扭矩传输装置能够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操作,在第一状态下,输入部与输出部隔离,在第二状态下,输入部与输出部直接联接,使得施加到输入部的扭矩基本上直接传输至输出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