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669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88744.X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铁路隧道的水沟盖板智能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调节系统包括智能调控模块、多个水沟盖板以及多个风速传感器,该水沟盖板上设有开孔调节装置,该开孔调节装置包括开口、转轴、驱动器以及扇叶,该转轴可转动地贯穿于该盖板和该开口,该扇叶的尺寸与该开口尺寸相适配,该扇叶固定于该转轴上,相邻两块水沟盖板的转轴沿轴向固定,该驱动器与该水沟盖板一端的转轴连接,该智能调控模块连接于多个风速传感器和该驱动器。本发明实现了对水沟盖板开孔率的动态调整,以适应不同列车通过条件下的压力变化,减少水沟盖板的震动和抬升,保障列车安全和隧道结构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5740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02452.1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隧道车致压力波精细化发生装置,所述正负压发生模块用于产生模拟高铁列车通过隧道时所产生的正压力波和负压力波;所述中心控制模块与正负压发生模块连接,中心控制模块用于产生与隧道现场瞬态压力波频率相同的压力波,并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程序控制压力波的产生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所述压力波输出模块与中心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将产生的正压力波和负压力波输出至目标试验模型。本发明具备自动化程度高、适应性强、实用性广的特点,能够根据不同隧道结构和工况进行精确模拟,为隧道设计和列车运行安全提供科学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1631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23076.8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3B5/00 , E03B3/10 , E03B3/16 , E03B3/18 , E03B3/24 , E04D13/18 , H02J7/35 , E03B3/02 , E03B3/32 , F21S11/00 , F21V8/00 , F03B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低泵房对市电需求、能源消耗以及运营成本的岸边节能型地下水取水泵房,涉及地下水取水泵房技术领域。一种岸边节能型地下水取水泵房,所述取水泵房本体的内腔形成与河道连通的补水腔,所述补水腔还设有浮台;所述水轮发电机安装在所述浮台上,所述补水腔内设有取水管井,所述补水腔内还设有补水通道,所述补水通道内设有过滤介质;所述取水管井内安装固定有取水内管,所述取水内管的上端插设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上端与所述水轮发电机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水轮发电机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支管与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通过第二支管连接在取水内管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二支管上分别设有通断控制阀。
-
公开(公告)号:CN11511475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596147.6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8
Abstract: 一种复杂艰险山区铁路线路平面智能设计方法,以实现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多目标因素条件下的线路平面智能设计,弥补艰险山区多目标线路设计在环保因素上的缺失,获得的线路平面方案更精优、效率更高,为线路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复杂艰险山区铁路线路平面智能设计综合指标,即综合风险分布栅格图层;利用平面智能搜索算法,基于综合风险分布栅格图层生成铁路线路平面走廊;将铁路线路平面主要技术标准作为约束条件,提取线路平面走廊中心线,建立铁路线路平面智能设计模型,利用智能算法实现线路平面拟合,输出最优线路平面设计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02750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631869.0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何海清 , 杜建军 , 张星宇 , 文章 , 邓军桥 , 胡建平 , 张红伟 , 苟智平 , 熊佳兴 , 黄建 , 李隆云 , 王宙 , 高鲲 , 罗伟元 , 刘佩斯 , 韩长生 , 陈勇 , 黄艳磊 , 高崇华 , 毕强 , 牛建青 , 任南杰 , 余浩伟
IPC: B61B1/00
Abstract: 一种既有铁路用地边界内增设铁路线构造及列车运行方法,在不改变既有铁路用地边界的前提,极大提高铁路线的运输能力和城市中心客站使用效率,克服征地拆迁量大和运输交叉干扰两个技术难题。既有第一铁路线、既有第二铁路线的既有铁路用地边界内,在既有第一铁路线、既有第二铁路线之下设置承担其荷载的新建框架结构,在新建框架结构内于既有第一铁路线下方设置新建第一铁路线,于既有第二铁路线下方设置新建第二铁路线;在该四条铁路线的并行段设置由地面线路所、地下线路所构成的双层线路所,地面线路所为设置于既有第一铁路线和既有第二铁路线之间的两组渡线,地下线路所为设置于新建第一铁路线和新建第二铁路线之间的两组渡线。
-
公开(公告)号:CN117904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53660.2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桥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线共通道铁路桥梁的交叉跨越结构,包括连通城市A和城市B的线路a、线路d,以及连通城市C和城市D的线路b、线路c,在四线共通道范围内所述线路a、线路d外包所述线路b、线路c,且在四线共通道范围内设置有双层门式墩,当下面线别与上面线别的线间距S小于独立设置圆端形桥墩时的线间距要求St时,所述双层门式墩的两轨面高差需满足ha>h1+h2+h3+h4条件,h1为接触网影响高度,h2为上盖梁结构高度,h3为轨面至梁底距离,h4为上面线别简支梁支承垫石组合高度。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率,优化铁路总体投资,提升铁路工程的美观性及有利于工程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7828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60759.0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道路边坡设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提取初始放坡起点;以所述初始放坡起点为起点,将上一级的放坡终点作为本级的放坡起点,通过逐级放坡的方式生成边坡线;根据所述边坡线生成基于BIM的道路边坡模型。本发明通过逐级分段放坡的方式生成边坡线,每一级的边坡线上的边坡点高程不会相差过大,最终由所述边坡线所得的道路边坡模型不会出现平台陡降、错台等扭曲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83117.2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工程及信息化领域,特别是一种改进的地质剖面中地层区域精确识别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地质剖面图绘制过程中,若地层区域为简单沉积地层,通过封闭多边形区域之间的布尔运算实现地层区域的准确求解;若地层区域为特殊地层,得到像素点构成的地层近似边界线以及地层区域之后,将所述地层近似边界线和地层区域进行放大,获取地层近似边界线和地层区域之间的空白间隙;确定空白间隙区域里面的像素点所属的地层区域,从而得到精确的地层边界线;所述精确的地层边界线用于在有限元分析中的网格划分。实现地层区域的准确求解,满足高精度计算的数据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2659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67820.8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区桥梁的防落梁装置及其设计方法,防落梁装置包含钢套筒,所述钢套筒位于梁体的至少一侧,所述钢套筒与对应侧的支座垫石具有间距,所述钢套筒和梁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含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二者之间的杆体,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所述钢套筒内,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梁体;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截面尺寸均大于所述杆体的截面尺寸,和/或,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弹性模量均大于所述杆体的弹性模量。本装置在地震作用下,截面小的部位或弹模小的部位率先发生塑性变形进行耗能,以减小地震力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以局部塑性变形来达到耗能作用,减小地震对桥梁的破坏,便于震后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6411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294426.1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6/0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新型双层板桁结合刚构桥受压区板桁连接构造,横桥向相邻下弦杆之间连接有下弦横梁,下弦横梁靠近0#块混凝土设有下层钢底板,下层钢底板连接下弦杆和下弦横梁的底部,下层钢底板上沿纵桥向间隔设有下弦次横梁,下弦横梁远离0#块混凝土设有过渡传力板,过渡传力板连接下弦杆和下弦横梁的底部,过渡传力板上沿横桥向间隔设有纵向加劲肋,过渡传力板上沿纵桥向间隔设有横向加劲肋,下弦杆内侧和下层钢底板顶面分别设有剪力钉,下层钢底板上浇筑设有下层混凝土板,下层混凝土板连接0#块混凝土,下层混凝土板与下弦横梁之间的空隙中设有填充层。本发明将下弦杆大部分受力通过下层混凝土板传递给0#块混凝土,改善了传力均匀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