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8329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71792.4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站场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站场排水设施网络系统布设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铁路站场排水设施网络系统布设的初始资料;根据初始资料提取决策变量;根据决策变量确定工程造价目标函数;根据决策变量结合水动力模型确定排水效率目标函数;由规范确定约束条件;由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得到排水设施网络系统优化模型;将排水设施网络系统优化模型初始化,生成初始种群;使用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对初始种群进行差分进化操作,快速生成备选方案集;使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备选方案集中的方案进行迭代优化,输出全局最优方案。本发明能够快速智能协同布设一套优良的铁路站场排水设施网络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08292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0121475.X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铁无砟轨道的路基病害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检测车和设置在所检测车上的地震勘探仪与车载定位系统:检测车包括车本体和位于车本体一侧的震源组件、与震源组件同侧的第一接收传感器、不同侧的多个第二接收传感器;震源组件的接地耦合点位于轨道板外侧的底座板上,第一接收传感器、多个第二接收传感器均连接有对应的传感器脚轮,各传感器脚轮均在底座板表面运行;检测车根据车载定位系统确定的路线运行;地震勘探仪用于接收震源组件在预设震源点激发地震波时发出的同步信号,以及接收第一接收传感器、多个第二接收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并处理反馈。本发明旨在提升高铁无砟轨道的路基病害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044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86235.7
申请日:2025-03-31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铁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奉建军 , 刘志强 , 周斌 , 温晓凯 , 高红兵 , 杨龙强 , 裴涛涛 , 林元铖 , 肖薄 , 廖凯 , 郑波 , 史宪明 , 杜云超 , 周济兵 , 张雨青 , 陈鹏 , 林钰丰 , 杨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轨式隧道结构缺陷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隧道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实时获取隧道内的温度信息,基于温度信息计算预定时间间隔内的温差;实时获取隧道内的振动信息,振动信息包括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若温差或振动幅度或振动频率满足预设条件,则采集隧道内的图像信息,基于隧道内的图像信息,利用预先训练好的缺陷识别模型判断隧道结构是否存在缺陷;若存在,则确定缺陷所在的位置并测取缺陷特征参数;基于缺陷特征参数确定修复期限,在修复期限内去往缺陷所在的位置修复缺陷。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提高对隧道缺陷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以及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系统设备的资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901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96725.5
申请日:2025-04-01
Applicant: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铁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斌 , 奉建军 , 林元铖 , 温晓凯 , 刘志强 , 高军 , 高红兵 , 杨龙强 , 裴涛涛 , 杜云超 , 史宪明 , 郑波 , 欧小强 , 郭瑞 , 朱建林 , 刘凯 , 许召强 , 陈洋宏 , 曾荔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变形自动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隧道形变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当前隧道变形检测为了精简运算量容易忽略有意义特征点、忽略细节形变的问题,方案要点包括:获取多个区间的隧道点云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多个区间的隧道点云数据进行配准拼接,得到完整隧道点云数据;对完整隧道点云数据进行切片处理,得到多个切片点云数据;基于改进过滤算法对切片点云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对过滤处理后的切片点云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包含细节特征和整体特征的拟合断面;基于多个切片点云数据的拟合断面,分析隧道整体和细节的变形情况;通过过滤处理,精简运算量的同时保留有意义特征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607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60397.9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线形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智能监测技术领域,所述轨道线形监测方法包括:根据当前视场轨道图像对应的测点绝对坐标和目标视场轨道图像确定目标坐标系位置关系和目标测点坐标;根据校核基准点坐标对所述目标坐标系位置关系进行校核,得到坐标系校核结果;在所述坐标系校核结果为校核通过结果时,根据所述目标测点坐标确定轨道线形监测结果。通过图像识别设备采集反光标识的位置和基准点的位置,再计算得到每一个反光标识的相对坐标,再结合基准点的绝对坐标可以计算出钢轨测点的绝对坐标,最后通过同一时刻的钢轨坐标值拟合出轨道线形,以得到轨道线形监测结果,提高了轨道线形的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4318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608803.9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B61F9/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收缩伸展式主动防脱轨装置;涉及列车安全领域,包括气流罩,气流罩安装在列车底部,气流罩上转动连接有两机械臂,两机械臂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机械臂上设有用于夹持铁轨的夹持组件,两机械臂转动以驱使夹持组件靠近或远离两侧铁轨,气流罩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机械臂转动的驱动组件;本申请通过夹持组件、翻转组件和联动组件的设置,使列车在遇到可能脱轨的风险时,驱使机械臂转动,使内辊轮先抵接在铁轨内侧腹部上,随后在联动组件和翻转组件的作用下,翻转架翻转从而使外辊轮抵接在铁轨外侧腹部;从而使夹持组件能够有效的夹持铁轨,为列车抵抗横向和纵向的外力,加强了列车与铁轨的连接,降低了列车脱轨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52263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1359549.0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旋转滑块式模块钢结构节点及其施工方法,该节点包括上模块柱、下模块柱、水平连接板、剪切块、旋转滑块系统和旋转片;下模块柱顶部焊接有顶封板;剪切块焊接于顶封板上,剪切块上设圆形滑槽和锚固栓杆;旋转滑块系统包括旋转滑块和滑动销,旋转滑块穿过锚固栓杆置于剪切块上,滑动销安装在旋转滑块端部,且置于剪切块的圆形滑槽内;旋转片套在滑动销上;现场拼接时,将水平连接板、上模块柱底封板依次套在剪切块上,用转动扳手带动旋转片并牵动滑动销,旋转滑块在滑动销滑动牵引下旋转张开,实现对上模块柱底封板的嵌固。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旋转滑块式模块钢结构节点的施工方法。该节点连接间隙小,对施工空间要求小,现场拼接施工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3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27812.8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重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局部强约束区段的线路重构优化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S1:导入初始平面方案;S2:进行约束检测并生成强约束区段;S3:对初始平面方案进行优化;S4:采用强约束的震荡迭代法对一次重构的平面方案分别进行点线一致和约束条件的检测。本发明依据测点坐标,利用动态阈值法和MADS算法生成较优的既有铁路平面线位重构初始方案,并提出一种线路违约量化评估模型对两种不同性质的约束条件分别制定评估标准和方法,能够准确、全面地衡量其违约情况。通过“先难后易”的拟合策略实现平面线形重构,最后提出强约束震荡迭代方法对线形参数进行优化,确保了局部优化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2370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14868.3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省国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量子无损传感技术领域,方案包括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及无损检测装置,其中,无损检测装置包含荧光信号获取模块、电信号获取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以及信号判断模块;本发明将可产生宽场荧光信号的金刚石NV色心与宽场相机搭配进行传感探测,并配置了电信号获取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以及信号判断模块,通过归一的电信号进行缺陷位置的快速定位,并可自动切换工作模式,在缺陷位置确定好实现对该位置的二维成像,实现覆盖式的检测,可以获取更加准确的缺陷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5717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48181.6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设备用升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滚筒式清洁设备不便于对大坝外壁进行清扫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安装架,滑动设于安装架上用于安装清洁设备的连接机构,设于安装架上用于驱动连接机构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设于安装架内用于调整安装架与履带式移动车之间距离的两组距离调节机构;其中一组距离调节机构与履带式移动车相连接。本发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机构在安装架上进行滑动,从而带动清洁设备进行移动,从而便于清洁机构对大坝进行清扫,距离调节机构能够对安装架进行固定,同时通过距离调节机构能够调节安装架与履带式移动车之间的距离,以此避免清洁设备与履带式移动车产生干涉。
-
-
-
-
-
-
-
-
-